在南京栖霞区燕子矶街道,一座投资 2.6 亿元、占地 13.8 万平方米的城市公园,本应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却在闭园后沦为一名私人男子的 “专属领地”。十年间,产权方南京长江第二大桥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二桥公司)多次下 “逐客令”,法院判决生效后强制执行,却依然难以彻底收回公园使用权。这场由 “看管人” 变身 “占有人” 的荒诞剧,背后藏着太多令人匪夷所思的疑问,折射出的不仅是一起简单的物权纠纷,更关乎公共资源的保护与法治尊严的维护。
20 多年前,江苏省与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划拨土地,支持二桥公司建设南京二桥公园(南汊),作为二桥的配套景观工程。公园建成后对外开放,成为周边市民放松休憩的好去处,直至 2011 年闭园。谁也未曾想到,这次闭园竟成了公园 “易主” 的开端。闭园后不久,受二桥公司口头委托负责公园安保、保洁的戴虎,逐渐将这座公共公园变成了自己的 “私产”,开展渣土转运、仓库出租等经营活动,这一占就是十年。
![]()
一个口头委托的临时看管人,为何能在委托关系解除后,堂而皇之地占有公共公园十年之久?这是事件抛出的第一个重磅疑问。根据法院判决书,2009 年、2010 年起,戴虎受二桥公司口头委托进入公园负责安保、保洁,二桥公司按月支付费用至 2015 年 8 月。若双方仅为口头委托的管护关系,为何在二桥公司明确解除委托、停止付费后,戴虎仍能继续滞留?公共资产的管护为何如此松散,竟能让一个临时看管人找到长期占有的可乘之机?要知道,这座公园的土地使用权属于二桥公司,背后更是政府划拨的公共资源,绝非私人可以随意侵占的 “无主之地”。
更令人费解的是,戴虎在看管期间的行为早已超出委托范围,二桥公司为何直到 2015 年才选择解除委托?二桥公司称,戴虎在看护期间存在私搭乱建、违规修建停车场、马场、垂钓中心等违法经营行为,导致公园管理脏、乱、差,停放大量危险品车、搭设多处集装箱房,造成重大安全隐患和环境资源破坏。这些违法行为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跑马场、鱼塘、果园等设施的建设更是需要长期投入和运营,为何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二桥公司未能及时制止?作为产权方,二桥公司对公园的日常监管为何形同虚设?是监管人员的失职,还是存在某种不可言说的默许?
当二桥公司终于下定决心维权,这场维权之路为何变得如此艰难?2015 年 9 月起,二桥公司停止向戴虎支付费用,并多次通过函告、律师函等形式要求其撤场,但戴虎不仅拒不配合,反而变本加厉地非法改建和经营。十年间,二桥公司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始终无法撼动戴虎的 “占有” 地位,甚至公园产生的水电费用都要由二桥公司承担。这不禁让人追问:戴虎的底气究竟来自哪里?一个没有合法依据的占有人,为何能如此肆无忌惮地对抗产权方的合法诉求?
戴虎给出的 “理由” 是,二桥公司应当与其结算 2015 年 9 月至今的管理费用,并赔付 2019 年拆除相关设施的资产损失,合计声称投入了 1495.01 万元。但二桥公司要求其提供项目实施依据及结算支付依据时,戴虎却未能拿出有效证明。那么,戴虎所谓的 1400 多万元投入,究竟是真实的合理支出,还是为了霸占公园而编造的借口?如果没有二桥公司的书面或明确口头同意,戴虎擅自在公园内建设跑马场、果园等设施,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为何反而能以此为由拒绝撤场?法律面前,难道违法行为也能成为对抗合法产权的 “挡箭牌”?
法院的判决本应是维权之路的终点,为何却依然无法彻底解决问题?2024 年 8 月,栖霞区法院作出生效判决,认定双方委托合同已于 2015 年 9 月解除,戴虎失去继续占有的合法依据,判令其在判决生效后 20 日内搬离并返还公园。判决生效后,戴虎仍拒不执行,二桥公司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于 2025 年 11 月 7 日组织执法人员将公园返还给二桥公司。然而,令人震惊的是,法院执行人员离开现场不到 5 分钟,戴虎就在门闸内架设一道 “门内门”,导致二桥公司工作人员无法进入。
这一幕让所有关注事件的人瞠目结舌:法院的强制执行为何如此 “脆弱”?为何执法人员刚离开,被执行人就能立刻反扑?这是否意味着戴虎在公园内仍拥有强大的控制力?这种对司法权威的公然挑衅,背后是否存在某种势力的支持?更让人疑惑的是,戴虎在强制执行后依然能够如此嚣张,是算准了二桥公司会投鼠忌器,还是相信自己有能力一次次化解危机?
十年间,这座本应服务公众的公园,被私人长期占有并用于盈利,而产权方维权艰难,司法判决的权威性也受到挑战。这不禁让人深思:在法治日益完善的今天,为何还会出现这样的 “怪事”?戴虎这么霸道的背后有没有保护伞?如果没有,一个普通的私人男子,何以能对抗产权方、无视法院判决,长期侵占公共资源?如果存在保护伞,这把 “伞” 又能遮天蔽日到何时?
公共资源属于全体市民,任何个人都无权私自占有和滥用。南京二桥公园被私人霸占十年的事件,不仅损害了二桥公司的合法权益,更侵犯了公众的公共利益。目前,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公园的回收工作正陆续进行,但事件背后的诸多疑问,依然需要一个明确的答案。为何临时看管人能变身长期占有人?为何维权之路如此坎坷?为何司法判决的执行会遭遇如此阻力?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关乎这一座公园的命运,更关乎法治的尊严和公共资源的保护。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彻查此事,还公众一个公道,让公共资源真正回归公共用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