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迎着11月辽南的微风,踏着青石板路,走上瓦房店市许屯镇东马屯村的山坡,果香弥漫,粉红遍野。层叠山峦间,百年国光苹果踩着深秋的节奏,“送”来今年最后一抹酸甜。
山坳深处,近四十棵百年国光古树在此静默守望,这份种植记忆已在东马屯延续逾百年。63岁的种植户赵秋萍告诉记者,在上个世纪80年代,她的父辈承包了一处果园,当时树龄已经有70年历史了。如今她家百年国光树正迎来大丰收,今年有二棵果树结果超千斤。望着满枝红彤彤的果实,她满脸欣慰,眼中藏着数不尽的感慨:“这片古树林见证了村子的百年变化,最丰产的那棵老树结了1200斤苹果。”
为了守护这份穿越时光的酸甜,从精细修剪树杈到施用农家肥,赵秋萍对果树管护细致入微。“要让苹果长得好,就得顺着树的性子来,科学保留苹果树枝量,避免给果树造成损伤,半点急不得。”她指着树下铺设的反光膜介绍,“近几年,果农们将反光膜铺在果树下,确保阳光均匀照在果实上,不仅让果皮又亮又红,更将甜度提升一大截。”
东马屯苹果的绝佳口感,离不开果农的细心养护,更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东马屯村地处北纬39°黄金水果带,降水适中、干湿相宜,无霜期较长,为苹果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2009年,凭借东马屯国光苹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成为享誉全国的“果中名片”。
如今,小小的苹果已经成为东马屯村的支柱产业。据了解,东马屯村苹果年产达1.5万吨,依托成熟的销售渠道,东马屯苹果不仅进驻到全国各地商超档口,更通过电商平台直达千家万户。在大连东马屯品韵果品有限公司门前,果农们满载着红彤彤的国光苹果正排队等候收购。公司经理李阁介绍说:“今年的货源供不应求,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下单,客户们反馈小国光酸甜可口,吃了还想吃!”
东马屯苹果产业的红火,正是瓦房店苹果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瓦房店素有“苹果之乡”的美誉,近年来,瓦房店市持续优化苹果品种结构,不仅守护国光等传统品种的地道滋味,同时积极探索更适配市场需求的新品种,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产业活力。
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张锡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