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星标 | 只讲人话,带你玩转AIGC。
说实话,刚看到 Edison Scientific 发布这个所谓“全自动 AI 科学家”的时候,我心里的弹幕全是:
“又在吹牛逼了。”
现在的 AI 圈子太浮躁,是个模型就敢说自己能“颠覆行业”。
我带着一种“我就静静看你装”的心态,打开了他们那份 42 页的技术报告,准备挑几个刺,顺便写篇吐槽文。
![]()
结果看完前两页,我沉默了,默默把刚才心里的吐槽咽了回去。
这一次,他们好像真的没有开玩笑。
这家伙叫 Kosmos。如果说之前的 AI 是只会做题的“书呆子”,那 Kosmos 就是个把你卷到怀疑人生的“狂暴实习生”。
报告里有两个数据,直接让我在电脑前愣了半分钟:
它在 1 天内完成的科研工作量,相当于一个人类科学家 6 个月的工作成果。而这一切的成本,只要 200 美元(不到 1500 人民币)。
就连 OpenAI 的 CEO Sam Altman 都亲自点赞:
![]()
图:OpenAI CEO Sam Altman 点赞 Kosmos
是的,你没看错。你辛辛苦苦熬半年、掉头发、做实验、洗试管,最后发了一篇 Paper。现在,AI 花一顿火锅钱,一天就搞定了。
这到底是科技的狂欢,还是我们打工人的噩梦?咱们坐下来细聊。
01 这一次,它真的长了“脑子”
很多人可能会问:“我也用过 AI 写代码,写几行还行,让它干这种长达一天的复杂项目,它脑子不会乱吗?”
问到点子上了。这正是 Kosmos 这一次真正的“杀手锏”,论文里管它叫——Structured World Model(结构化世界模型)。
![]()
图:KOSMOS 世界模型
别被专业名词吓住。我给你们翻译一下,这其实就是给 AI 装了一个“超强共享大脑”。
以前的 AI 像是个只有 7 秒记忆的金鱼,干活干久了就断片,要么忘了上一步做了啥,要么开始胡言乱语。
但 Kosmos 不一样,它其实是一个“AI 团队”:
有的 AI 专门负责读论文(它一次能读 1500 篇!人类眼睛读瞎了也读不完);
有的 AI 专门负责写代码跑数据(平均一次能写 42,000 行代码)。
而这个“世界模型”,就是它们共享的“白板”。读论文的 AI 发现新线索,写在白板上;分析数据的 AI 马上就能看见,并调整代码。
所以,它不像一个没头苍蝇一样的实习生,而像一个经验丰富、逻辑缜密的老教授,一步一个脚印,绝不走弯路。
02 细思极恐的实战:它揪出了“吃人”的真相
光说不练假把式。为了证明自己不是“PPT 战神”,Kosmos 还在报告里甩出了 7 个科研发现。
其中第 7 个关于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的发现,看得我头皮发麻。
我们都知道,人老了容易得老年痴呆,但到底是大脑里的哪根“保险丝”先烧断的,科学界一直没完全摸透。
不过大家都有个共识:阿尔茨海默病是个非常“势利眼”的病,它总是最先攻击大脑里一个叫“内嗅皮层”的地方。
为了解开这个谜题,Kosmos 没有像人类那样先入为主,而是直接一头扎进了海量的数据里。
![]()
来看看它这波堪比侦探的推理操作,我把它还原成了一条“死亡链条”:
1. 锁定关键点:Kosmos 发现,在这个极易受损的脑区里,一种负责制造“翻转酶”的基因(Atp10a)起着决定性作用。
2. 还原案发过程:它顺藤摸瓜,发现了一个连人类都没注意到的致命逻辑闭环:
第一环:护工下岗:随着衰老,神经元里负责把守大门的“护工”(Atp10 基因导致翻转酶)越来越少,最后彻底罢工。
第二环:贴错标签:没了护工看管,一种原本应该藏在细胞内部的分子(PS),不知天高地厚地翻到了细胞表面。
第三环:致命误会:在大脑的规则里,这个分子出现在表面,就等于贴上了一张“我是垃圾,请清理我”的标签(Eat-me signal)。
第四环:惨被误杀:大脑里的清洁工(免疫细胞)是个只认标签不认人的死脑筋。它看到标签,以为这个神经元已经坏死,冲上来就把明明还活着的神经元给吞噬清理了。
这就是残酷的真相:是大脑里的免疫细胞,被错误的信号误导,把自己人给“吃”了。
为了确认 Kosmos 没有瞎编,科学家们随后在人类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数据里进行了验证,结果让人背脊发凉:全中。
这就问你怕不怕?它不仅算得快,它甚至比我们更有洞察力。
03 我们的饭碗还保得住吗?
写到这,我知道肯定有科研圈的朋友想骂人了:“这玩意儿出来,我们是不是都要失业?”
说实话,我也想过这个问题。但冷静下来想,我觉得反而是个好事。
论文里提到,Kosmos 虽然能干活,但它还是需要一个人类科学家给它准备数据以及“指明方向”。
咱们摸着良心说,现在的科研工作里,有多少时间是真正花在“天才般的思考”上的?又有多少时间是花在查文献、洗数据、调参数这些重复性劳动上的?
Kosmos 这样的 AI,革掉的不是“科学家”的命,而是“科研民工”的命。(这其实和当前的大多数 AI 工具类似,比如设计)
对于真正的科学家来说,Kosmos 就是个超级外挂。
你不用再去大海捞针找文献了,它帮你理好了;
你不用去试那 9999 次错误的实验了,它帮你排除了;
你只需要做那最关键的 1%,那就是——定义问题,以及决定方向。
虽然我通篇都在喊“震惊”,但其实我内心是兴奋大于恐惧的。
AI 正在把人类从枯燥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也许再过几年,博士生们再也不用因为实验跑不出数据而在深夜痛哭了。
当然,前提是——你要学会怎么当那个“给 AI 下指令”的人,而不是那个“和 AI 比拼手速”的人。
如果是你,你会愿意花 200 美元,雇这么个“不睡觉、不抱怨、智商超群”的 AI 同事吗?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参考】
https://arxiv.org/pdf/2511.02824
https://edisonscientific.com/articles/announcing-kosmos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