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网)
转自:安徽网
近年来,歙县绍濂乡坚持将党建引领作为基层治理的“定盘星”与“主引擎”,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基层治理向精准化、高效化、温情化迈进,在广袤乡野间绘就一幅充满温度与活力的幸福画卷。
![]()
建强组织体系,夯实基层治理“红色根基”。优化组织覆盖。围绕“管得住、无缝隙、全覆盖”,深化“多网融合”,划分65个多功能网格,建立“乡党委—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先锋户”四级“棋盘式”架构,实现党组织体系与网格治理体系同频共建、全域覆盖。锻造坚强堡垒。以基层党建提质争先、村集体经济攻坚提升“两大行动”破题,依托“书记讲党课+业务培训+实地观摩”开展年度支部书记轮训4次、党务培训6场,联动10次结对共建、4轮互查互学,规范6个村“三会一课”,将党员教育管理达标率提升至95%。建强党员队伍。以“灵动绍濂”党建品牌为抓手,推行“党员亮身份、承诺践初心”活动,组建11支“灵动先锋”志愿服务队,在森林防火、防汛救灾、灾后重建等急难险重一线冲锋在前。在徽州天路、黄毛瀑布等重点文旅区域设“流动党群服务站”,配备党员服务专员6名,提供政策咨询、矛盾调解、应急救助等及时服务32件次,让服务紧跟群众需求“走”。
创新治理路径,点燃基层治理“活力引擎”。治理精准化。整合12345热线、民生电话及综治、民政、应急数据,实现诉求“一站式归集”,以“联村牵头+部门处置+村级跟进”协作响应,累计受理230余件、办结率98%。直面饮水保障、灾后重建等硬骨头,乡村书记挂帅出征,精准落地“党建领航”系列7个“书记项目”,把暖心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2024年度2个项目入选市“群众广泛欢迎的领办项目”。治理温情化。聚焦山区老人办事难题,推行“固定下村服务日”,进村入户高效办理医保缴费、养老金认证等高频民生业务。
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精心开展“结对帮扶困难户”“技能培训进农家”“防汛抗旱保平安”等专项服务行动。今年以来,累计入户服务1600人次,办结民生实事800余件。治理高效化。以“融合党建”为引领,锚定“党建+信用”创新路径,围绕“党旗、先锋、生态、文化、产业”五大板块,精心打造“徽州乡风评理堂”“信用好超市”“村民笑脸墙”等特色治理阵地。联动推行信用积分与生态美超市机制,明确环境整治、无偿献血等积分兑换规则(积分可换生活用品),累计发放积分1.1万分,1800余人次参与,高效激发治理活力。
凝聚共治合力,绘就基层治理“幸福画卷”。联动多方聚合力。深化“一路多方”党建共建机制,围绕徽州天路、长陔岭隧道项目,凝聚交通运输部门、乡党委、施工单位、村组织等多方力量,融合工程保通、沿线维稳、民生服务,以联合巡查、协同处置回应群众需求。依托党建广场、初山书院等阵地打造“绍濂夜话”议事平台,党员干部牵头夜间与群众围坐谈心,累计收集意见89条、解决道路硬化等民生问题17个。干群携手筑家园。“6?20”洪灾后,家园受损、民生急盼,乡党委迅速组建灾后重建专班,搭建干群同心攻坚平台。党员干部亮身份、扛责任,与受灾群众结成“重建帮扶对子”,下沉一线察实情、定计划,奔走解决临时住房、施工保障等难题。群众不等不靠、投工投劳,施工队伍挂图作战、昼夜攻坚,提速推进房屋修缮与配套修复,近6个月高质量完成75户受灾群众住房修缮。产业发展添动能。以党建为纽带,串珠成链整合茶叶、笋干等产业资源,推动6家强村公司抱团组建产业联合党支部。招引人才打造慕山居、山居特色民宿,发展羊肚菌、预制菜产业带动村民就业。盘活闲置茶厂打造“和平有喜”喜事馆,联合周边3个村连片发展烟叶种植120亩,带动村集体收入年均增收8万—12万元,实现“治理有效、产业兴旺、群众富裕”的良性循环。
(胡洪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