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将名震天下,却在巅峰一战后惨遭滑铁卢,这个反差究竟怎么来的?张飞,这位以一声怒吼撕裂三国硝烟的猛将,独自领兵能大破张郃,却为何在曹洪面前败得如此惨烈?
先说张飞的崛起。涿郡豪杰刘备身边的什伍长,后来被视为“蜀汉双子星”之一,张飞从一个什伍长跃升都督,他的升迁速度,简直无人可比。书中记载:他在徐州之围时,短枪破敌,豪气冲天,连袁绍麾下将领都闻风丧胆。正因这份勇猛,刘备才敢把汉中重镇交给他一人镇守。
215年春,曹操夺得汉中后,命夏侯渊、张郃等大将屯兵要冲。张郃带几万精兵南下巴西郡,打算迁移当地百姓。刘备焦急,乃令阆中都督张飞迎敌。两军在高山峡谷间对峙五十余日,山雨欲来,战云密布。张郃阵前几度试探,张飞却始终按兵不动,仿佛深谋远虑。有人问他:“大将,何不先发制人?”张飞笑道:“上计藏于不动。”
终于,张飞抓住机会。他选了三百精骑,从峭壁悬崖的一条死路翻越,夜半出击。浓雾笼罩,马蹄无声,唯有张飞一声怒吼:“看我张飞当!”声震峡谷,似九龙怒吼。张飞的精骑犹如猛虎出笼,直扑张郃后军。长枪舞动,乱军溃散,张郃只得弃马持刀,倚崖而逃。那一战,曹魏号称“锐不可挡”的张郃,被张飞逼得落荒,狼狈不堪。这场大胜彻底颠覆了人们对张飞“有勇无谋”的刻板印象。
![]()
张飞的这次胜利,也让刘备越发信任。刘备曾感叹:“杀夏侯渊不算什么,能打败张郃才是真本事。”张飞点头:天意如此,我等当不负所托。
然而,风水轮流转。三年后,形势骤变。汉中之战尾声,刘备联合马超欲一举夺回武都。张飞作为先锋,与马超合兵百万。对面,曹洪统帅精骑几千,背后又有曹操调拨援军。两军在江畔对峙,忽报曹洪已偷渡而来,直指蜀军侧翼。马超疑心张飞部署不当,张飞又忌马超独断,双方调度反复,战场指挥混乱。
是夜,蜀营煮酒论事,帐中烛火摇晃。张飞眉头紧锁:“敌军不过数千,凭何胆敢直捣?”马超冷哼:“你张飞刚猛惯了,不知算计二字为何物!”张飞怒目,拔刀对地一指:“此战我要为蜀夺回武都!”话音未落,戎装下的疲惫已写满脸。两个猛将一言不合,帐外战鼓已响。
![]()
次日黎明,张飞领精骑先发。可曹洪早布下埋伏,火攻腾空,蜀军阵脚大乱。张飞大喝:步兵前!长枪迎火!可步卒一见火焰,溃散如泥牛入海。马超自侧翼赶来相助,却与张飞兵力错开,先到者弹尽粮绝,后到者孤军深入。曹洪趁机猛袭,杀得蜀营一片惨烈。张飞被迫弃马挂刀,退回大营,却见大营烽烟四起,士卒死伤无数。
这场失利,让张飞颜面尽失。一日,他在营帐中拂衣而坐,锅中只剩半碗凉水,内心默叹:一度以为只是猛将之争,却不想最难的是战场之外。曹洪得援,营内指挥不一,狼狈难言。更有甚者,马超素来嫉勇,战中隐隐较劲,让联军配合出现裂痕。
张飞败走汉中,旧部惋惜,百姓哀叹。有人问他:“大哥,你输得冤吗?”张飞抚剑长叹:“猛勇可破敌,算计方能定胜负。若无统筹,勇夫亦难为功。”说完,却将长枪一摔,泪水滑过黝黑面颊。
![]()
回看这两场关键战役,张飞的命运堪称两面。巴西一战,他凭机动与勇气打得张郃丧胆;汉中一败,却因配合和情绪,让个人英雄主义显露致命弱点。有何启示?在乱世,单凭蛮力难称霸,更需谋略与配合。
张飞晚年,常自省道:“当年若与马超共商后路,或可不至于全军溃散。”只可惜,三国波诡云谲,一朝得势,次朝失衡,英雄也败于细节之中。张飞的遭遇,既是猛将之殇,也为后人敲响警钟:真正的大将,不仅要冲锋陷阵,更要运筹帷幄,唯有两者并重,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信息来源:陈寿《三国志·蜀书·张飞传》 参考资料: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六十一》 参考资料:裴松之注 三国演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