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被欧洲视为“工业心脏”的德国,如今正经受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寒意。
这个欧洲最大的经济体,现在已经陷入了连续第4年的停滞。工业产值更是长期徘徊在2005年的水平。
更令德国人感到沮丧的是,他们发现,自己曾经赖以成功的四大核心优势:庞大的工业基础、对出口的依赖、强大的汽车工业以及内燃机专业知识,现在正在迅速转变为德国工业致命的弱点。
在这场席卷德意志的风暴中,有两个因素被反复提及:美国的贸易壁垒,以及一个更深刻、更具结构性的冲击,那就是来自中国的反向竞争。
![]()
用老牌英国媒体《金融时报》的话说:一种“中国冲击”(China Shock)正在全面爆发。而这场冲击的本质,正是中国正在“以德国的方式”,击败德国。
在过去二十年里,德国工业界早已习惯了中国的角色。中国对德国高品质机械和精密汽车的需求似乎永无止境,这股浪潮助推了德国企业实现了创纪录的利润和经济增长。
但这个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的中国不再仅仅满足于购买,而是渴望制造和超越。
一个标志性的转折点在2025年初出现。德国在“资本货物”(Capital Goods)这一核心领域,对华贸易首次转为逆差。这是自2008年有记录以来的第一次。
所谓“资本货物”,并不是指服装鞋帽,而是指机器、设备、发动机等用于生产的工业制成品。这些都是德国工业的腹地,是德国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如今,这片腹地失守了。
数据显示,中国对欧洲的机械出口在短短6年内几乎翻了一番,今年可能达到500亿欧元。
最初的痛感来自汽车行业,德国的奥迪、保时捷和奔驰等品牌,如今在中国市场上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现在这股压力更是已经全面传导至德国工业的根基,也就是那些德国的中坚企业和资本货物制造商。
如果说过去的“中国制造”是低成本的仿制品,那么现在,这种认知已经完全过时了。
《金融时报》在分析中指出,中国企业在德国最擅长的领域里,已经掌握了三项武器:价格、质量,还有速度。
德国企业面对的竞争是残酷的。一位慕尼黑压缩机制造商举了一个惊人的例子:他需要一台新的线材加工机。一家瑞士公司的报价是13万欧元,而一家来自中国浙江的同类公司,报价低于2.8万欧元。
重要的是,这两台机器在性能上“似乎没有明显区别”。在质量差距被抹平后,30%甚至更低的成本优势,对市场将具有决定性的杀伤力。
![]()
中国工业如何反超德国?欧媒:中国走了德国的路,让德国无路可走
现在德国的中坚企业能做的大部分事情,中国公司一样能做到。曾经,“品质鸿沟”是“德国制造”最大的护城河,而现在,这条护城河正在被迅速填平。
中国制造商在技术、材料和工艺上的迭代速度超乎想象,它们提供的产品不再是廉价替代品,而是可以直接竞争的高品质对手。
最致命的速度。德国企业引以为傲的“工匠精神”和“百年传承”,在新的竞争格局下,有时反而成了慢的代名词。
《金融时报》指出,中国企业已经远远超过了西方竞争对手,他们将一个新想法转化为成品所需的时间,可能只有德国对手的一半。而更短的产品周期,往往意味着更快的学习曲线和迭代速度。
通快(Trumpf)的CEO甚至将他们十多年前收购的中国子公司(JFY)称为“培训中心”。他们利用这家中国公司在欧洲销售更便宜的产品,以对抗来自亚洲的低成本竞争。通快的高管说:“一来到中国,你就像进入了一个训练营,你能学到在高端市场学不到的东西。”
这就是现实。中国走了德国的路,把“德国制造”的高品质、高技术都给学的青出于蓝,并用自己的方式,在速度和成本端进行了优化,最终让德国无路可走。
德国的困境,在于它正被两股力量同时挤压。
外部,是美国的关税和中国的竞争;内部,则是高昂的成本与僵化的体制。
一方面,特朗普时期的贸易战让德国对美出口在今年前九个月大跌7.4%。美国复杂的金属关税和严苛的披露规则,让德国农用机械制造商Krone苦不堪言。一台17万美元的打包机,仅关税就增加了2.5万多美元。
另一方面,德国自身的麻烦也同样巨大。高昂的劳动力成本、繁琐的官僚体系,以及高福利带来的社会负担,都在蚕食着德国工业的竞争力。
那么,面对来自东方的巨大冲击,德国和欧洲的反应是什么?
是犹豫和瘫痪。
![]()
中国工业如何反超德国?欧媒:中国走了德国的路,让德国无路可走
一些经济学家呼吁采取激进措施,比如“反向模仿中国的产业政策”,或者效仿特朗普高喊“欧洲优先”。可当欧盟真的试图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时候,最先跳出来反对的,恰恰是德国自己的汽车制造商。
因为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在中国市场有着巨大的利益,他们害怕遭到中国的反击。
德国政府倒是没有坐以待毙。他们推出了万亿欧元的投资计划,试图提振基础设施和军事建设。但是,这些钱大多都被挪用去填补德国福利预算的窟窿了。
用一位德国财务官的话说:“那些被砍掉的项目,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搁置。”
这位财务官的无奈,或许也是整个德国工业的缩影。
一个世纪前,德国人定义了现代工业。而如今,他们却可能成为自己所开创的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受害者。这不仅是一个国家的产业危机,更是一个时代的更迭。
历史从不重复,但总是会押韵。德国工业的今天,未必是中国工业的明天,但它同样提醒了我们:没有任何优势是永恒的。只有不断进化,才能不被时代抛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