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南昌大学食品学院“科技部食物过敏创新团队”实验室获悉,该团队成功破解乳蛋白过敏难题,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过敏性疾病已被列为21世纪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在中国,儿童食物过敏发生率显著高于成人。
牛奶是优质营养来源,但是让5.6%-7.3%的0-24月龄婴幼儿望而却步,因为这部分的宝宝对牛乳及乳制品会有过敏反应。
![]()
记者了解到,乳清蛋白是牛乳乳清的主要成分之一。然而,乳清蛋白中的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是牛乳中的主要过敏原,也是造成婴幼儿过敏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没有生产低敏乳清粉的企业,均依赖进口。
南昌大学食品学院“科技部食物过敏创新团队”,基于前期的致敏性位点的研究,在10万余人的血清里找到了特定蛋白酶,这种酶能精准瞄准过敏原靶点—表位,打断导致过敏的序列,有效降低致敏性。
![]()
11月15日,记者在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看到,李欣教授团队的精密仪器正运转不停。该团队立足乳蛋白致敏机制,创新提出消减新理论,突破定向与精准酶解核心技术。
![]()
李欣教授告诉记者:“这两个蛋白是造成过敏的主要原因。我们瞄准这两个蛋白,进行了一个精准水解,把它致敏的位点去除,然后它的苦味尽量减少,来保证它安全又好喝。”
![]()
据了解,接下来,该团队也会与大型乳企洽谈,让研究成果尽快落地推广。
“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有一款自主研发,针对中国宝宝的低敏奶粉。”李欣教授介绍道。
![]()
目前,该团队还在破译鸡蛋、花生、小麦等8类主要食物过敏问题的“密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