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东海这地界儿,风越来越紧,美日菲三家凑在一起,算盘打得全亚洲都能听见响。美国在背后递刀子,日本跳出来喊口号,菲律宾直接把自家地盘当炮架子,一个个都摆出一副“要搞事”的架势,半点不藏着掖着。
![]()
先看日本,那个叫高市早苗的政客,嘴比谁都硬,公开放话只要东南小岛有事,日本肯定要插一脚。这话说得好像他们家军舰已经开到家门口了似的,忘了当年挨原子弹的时候是怎么求饶的?再看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布劳纳更有意思,对着手下官兵拍胸脯保证,“东南小岛要是有情况,菲律宾军队必然介入”。不知道的还以为菲律宾军力多强呢,说白了就是拿了美国的好处,甘心当人家的马前卒,把自己的国土变成对准中国的导弹发射台。
美国这幕后黑手更阴险,借着“盟友关系”的由头,在菲律宾和琉球群岛部署中程导弹,枪口全对着东海。这哪是防御,明摆着就是侵略性的军事动作。他们的底气无非就是那几套家当:关岛和夏威夷的B-52、B-1B轰炸机,西太平洋晃悠的航母战斗群,还有第一、二岛链的空军机群。现在嫌这些不够,又搞起了导弹前沿部署,就是想把我们困在第一岛链里,温水煮青蛙慢慢耗。
日本更是急着扩军,抛出了三阶段的高超音速导弹计划,野心大到没边。第一阶段要在2026年搞出射程900公里、5倍音速的导弹,目标直指宫古海峡,想把我们的舰队堵在西太平洋里;2027年就要形成战斗力,算盘打得挺精。第二阶段更夸张,要搞3000公里射程的导弹,专门打航母和驱逐舰,想用陆基导弹控制海洋,计划2030年部署完成。第三阶段还要搞更先进的巡航导弹,说是要纵深打击和主动防御,说白了就是想具备随时攻击我们腹地的能力。
美日还合计着搞“三位一体打击体系”,把导弹装在轰炸机、核潜艇、驱逐舰上,再配上卫星、预警机和人工智能,形成所谓的“侦—控—打—评”闭环。简单说就是:美国出技术,日本出武器,菲律宾出地盘,三家联手在我们家门口架炮,就等着找机会点火。美国前印太司令阿奎利诺去年还得意洋洋地说,他们这是“温水煮青蛙”战略,慢慢提高军事压力,等我们反应过来就晚了。
这话他还真说对了一半,我们确实没等他们把水烧开,就直接掀了锅。就在美日菲以为能拿捏我们的时候,媒体连夜爆出消息:我国新研发的3D打印极简廉价涡喷发动机,已经完成了试验弹实飞测试,这可是实打实的工程应用突破。别小看这个发动机,它的出现直接改写了游戏规则。
这种发动机最牛的地方就是两个字:能造、便宜。四分之三的零件都用3D打印,过去造一台涡喷发动机的时间和成本,现在能造10台甚至更多。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开足马力大批量生产,把导弹和远程巡飞弹造得跟白菜似的,数万枚、数十万枚都不是问题。美日菲还在那精打细算导弹的储备量,我们已经进入了“量产自由”的阶段,这就是降维打击。
这些用3D打印发动机造出来的武器,走的是“人海战术”的路子——体积小、机动强、价格低还耐用,专门对着敌人的防空系统饱和打击。第一波先用车海战术压垮他们的反导系统,让他们的雷达和拦截弹忙不过来;第二波就对着他们的导弹发射系统、空军基地、海军港口、后勤中心挨个炸,不管是大型基地还是小型野战机场,不管是兵营还是补给站,全给他们掀个底朝天。
美日不是搞高超音速导弹吗?先不说他们能不能按时造出来,就算造出来了,有多少发射器?多少储备量?顶得住我们数万枚导弹的轮番轰炸吗?他们的导弹是金贵的“奢侈品”,一枚可能要好几千万;我们的导弹是亲民的“日用品”,成本低到能敞开了用。真打起来,他们打一枚少一枚,我们却能源源不断地补上来,这仗他们怎么赢?
战争拼到最后,拼的就是工业实力和成本控制。美日菲想靠“温水煮青蛙”欺负人,却忘了我们最擅长的就是用实力打破阴谋。这种3D打印导弹,就是我们最硬的底气——你敢来,我就敢炸;你敢部署,我就敢让你的部署点变成火海。别以为人多势众就能为所欲为,在数万枚导弹面前,任何挑衅都是自寻死路。东海不是他们撒野的地方,真要敢跨过红线,等待他们的只有粉身碎骨的下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