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7预警机
特朗普上台之后,一直推动盟友为美国军工复合体“买单”,甚至以此为要求让北约多国提高军费,购买美国的装备。但“战区”网站当地时间13日报道,荷兰国防部宣布北约国家放弃购买E-7A“楔尾”作为替代E-3的下一代预警机。 北约启动E-7采购计划的初衷,是为了替代服役近半个世纪的E-3A“望楼”预警机。这款老旧机型采用传统多普勒雷达体制,已难以应对现代隐身战机、高超音速武器带来的战场挑战、
![]()
美国五角大楼
E-7预警机原本被美国宣传“对抗中国的利器”,然而随着采购进程推进,这款机型的技术缺陷逐渐暴露:其雷达采用前后双天线布局,存在明显的探测盲区,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360度全域覆盖,与现代战场对全方位预警的需求存在差距。更关键的是,在高超音速武器和远程空空导弹快速发展的背景下,E-7的战场生存能力备受质疑——这款非隐身平台的活动半径难以脱离新型导弹的打击范围,五角大楼评估后认为,其已无法应对歼-20等隐身战机与PL-17超远距导弹构成的组合威胁。
![]()
预警机模拟
这种装备连美国自己都不信任,早些时候美国空军突然宣布放弃采购26架E-7预警机,转而聚焦天基预警系统和E-2D预警机平台,理由是E-7的战术指标无法满足美军维持空中优势的需求。美军的退出直接导致E-7项目研发成本失去分摊基础,原本的性价比优势荡然无存,北约若坚持采购将独自承担巨额费用,这让多个成员国望而却步。荷兰作为北约内部的核心参与国,率先公开宣布放弃采购计划,成为联盟集体转向的明确信号。尽管部分美国国会议员试图通过专项拨款挽救项目,但在技术缺陷与成本压力的双重制约下,北约最终选择终止合作,凸显出军事同盟内部“利益捆绑”难以掩盖的现实分歧。
![]()
瑞典预警机
在这一决定作出之后,瑞典萨博公司迅速响应,推出基于庞巴迪Global Express 6000平台的“全球眼”预警机,其搭载的“爱立眼”增程雷达探测距离超550公里,且完全按照北约标准研发,成为有力竞争者。此外,北约“未来监视和控制项目”也在加速推进,计划通过天基、空基、地基装备的协同组网,构建多维度监视体系,逐步摆脱对单一预警机平台的依赖。但替代方案的落地面临多重挑战:新型预警机的认证、测试需耗费数年时间,而E-3A机队的服役寿命将在2035年左右到期,北约可能面临为期数年的预警能力空窗期;天基预警系统则存在技术复杂、投入巨大等问题,短期内难以形成实战能力。
![]()
E3-A预警机
值得一提的还有,在隐身技术、远程打击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预警机的技术优势正被逐步削弱,而美军主导的装备研发未能及时跟上战场需求变化,导致其盟友失去信心。这一事件也暴露了北约防务体系的深层矛盾:美国的战略偏好与欧洲盟友的实际需求存在偏差,美制装备的技术霸权正在遭遇现实挑战。对于美国而言,E-7项目的遇挫无疑是一次警示——唯有正视战场需求、提升装备实战效能,才能维系其在盟友体系中的军事技术领导力。在全球防务技术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任何脱离实战需求的装备研发,终将面临被市场和盟友抛弃的结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