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吴美蓉院士,她是中国航天界的一位重量级人物,生于1936年1月,在江苏常州一个普通家庭长大。从小就对科学感兴趣,1952年从常州中学毕业后,考进西北工业大学学航空工程。
那时候国家刚起步,她选这个专业就是想为国防出力。大学毕业后,1954年她去莫斯科动力学院深造,六年时间里学导弹控制系统,克服语言和生活难题,1960年拿硕士学位回国。
![]()
回国后,她直接投入导弹研发工作,在七机部负责控制系统优化。那年代条件差,她经常去现场测试设备,推动技术从手动到半自动转变。60年代,她参与东方红一号卫星项目,具体管轨道计算,确保发射准确。1970年卫星上天,她的算法调整起关键作用。
后来,她还帮战略导弹开发,70年代升到副主任设计师,引入数字化控制,协调团队解决数据传输问题。
80年代,她转战资源卫星领域,筹建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1986年当主任,总设计师身份管应用系统。
她主导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合作,1999年发射成功,负责地面接收和数据处理标准化。这项目让中国遥感技术跟国际接轨,用在农业监测和灾害评估上。她还开发软件平台,处理卫星图像,提高效率。
![]()
进入2000年代,她参与神舟飞船测控,提供轨道修正方案,从发射到回收全程支持航天员安全。她的工作还扩展到卫星导航民用,推动技术落地惠民。1990年代,她入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积极参加全球会议,分享中国进展。
2014年1月10日,在华盛顿世界航天局长峰会上,她拿冯·卡门奖,成为首位女性得主。这奖表彰她50多年贡献,包括亚太空间合作。
作为主席团成员,她组织多项国际项目,当空间技术应用首席专家。晚年她指导年轻人,出席论坛讨论遥感前沿。
尽管年纪大,她还远程咨询新一代卫星设计。她的荣誉包括全国三八红旗手,国家科技奖多项,航天突出贡献奖。她一生专注航天,从基层干起,积累经验推动中国从跟跑到领跑。
![]()
2021年6月6日,这天她和王晋年院士去北京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交流。张陶是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当时想入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多次求两位院士推荐。
王晋年说推荐得基于学术评估,没足够了解不能随意答应。吴美蓉同意,强调评选公正。张陶不满意,但表面客气,继续安排活动。
交流时,张陶秀公司商业航天计划,提资源支持想拉他们当顾问。王晋年重申专注国家科研。张陶坚持,气氛紧。
下午参观设施,吴美蓉提改进建议,张陶记但又绕回推荐。晚宴上,张陶喝酒多,话题反复。王晋年想结束,张陶跟出。
![]()
到小区电梯前,张陶突然动手,先踹王晋年,用拳打头胸。王倒地出血。吴美蓉拉架,张陶推她,她摔出几米,背部落地。保安制止,张陶还喊叫。
之后王晋年被急救送往医院,诊断为肋骨多处骨折,软组织伤。吴美蓉胸椎压缩骨折,腰椎滑脱,肋骨裂,淤青广。她住院几周,三天后手术修脊椎,用支具固定,止痛药控制。
![]()
事件爆出,警方立马立案。监控视频清楚显示张陶攻击,证人一致。张陶刑拘,承认酒后失控。舆论沸腾,航天界谴责。7月1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开除张陶党籍公职,称违纪损誉。朝阳区检察院批捕,故意伤害罪起诉。
法院审,张陶辩一时冲动。检方证伤害重。判决三年徒刑缓三年,赔医疗费。张陶上诉败,丢职。公司重组。张陶行为遭批,没悔意显示,继续低调干航天相关。
![]()
吴美蓉出院后,行动不便,用轮椅,定期复查。骨折愈合慢,慢性痛,骨质疏松恶化。影响工作,她减少外出,远程指导。健康渐衰,原有心血管问题加重,并发症多。
2024年上半年,她多次住院,医生用药支持。7月28日凌晨5:20,她在北京医院因病无效离世,88岁。诊断多器官衰竭,慢性病积。
![]()
医疗记录指2021伤弱基础,骨问题间接影响恢复。讣告发布,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回顾成就,媒体报生平。
她的离世让航天圈哀悼。同事说她不计得失,推动数字化。技术遗产在当前卫星项目用。死因曝后,人关注老年专家健康,呼吁医疗支持。
![]()
这事暴露科研环境问题,促法规完善。吴美蓉故事激励后辈,探索星空。张陶案提醒控制情绪,尊重贡献者。
回顾她一生,从学生到专家,每步都踏实。莫斯科学成回,投身导弹,东方红一号有她功劳。资源中心建,她从规划到运行,一手抓。她的贡献永存,中国航天也将继续前进。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