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城市里的咖啡店像春天的野草,一夜一片,但今年冬天,风向突然变了。
很多人可能也注意到了,以前绕着公司楼走一圈能看到五六家咖啡馆,现在再看,空了两三家,门口贴着“房东直租”或“设备低价转让”。
有人关店后说:“终于松一口气”,有人写下:“喝过的每一杯都没浪费,只是我撑不动了”。
也有人悄悄关门,一个字都不想解释。
![]()
咖啡行业的生意不是慢慢滑坡,而是像掉进一个看不见底的坑。
那些站在吧台后冲奶泡、磨咖啡豆的人,每天都在算着一个问题:再做下去,到底图什么?
这不是情绪化的退潮,而是一场深层结构的裂变。
01
其实,关店潮的外在原因看起来似乎很简,营收下降、客流减少、折扣大战把价格打到地板。
但真正在行业内部的人都知道,更让店主崩溃的不是“卖不动”,而是“忽然意识到自己没有未来”。
一个海口做了六年的老店,老板说关店那天像交卷走出考场。不是没有客人,而是发现无论怎么努力,账都对不上了。
一位武汉的创业者以前在互联网做运营,转行开咖啡馆不到一年,已经开始跟朋友说:“当时脑子可能真的被咖啡香迷住了”。
![]()
因为工作日一天几十块营收,周末也坐不满。很多店其实还有粉丝,但撑不住焦虑,他们的共同点是:
早上开门前就知道今天又要亏。
活动不敢停,不做就彻底没人,房租和人工每天像沙漏一样漏钱,附近新开一家连锁店,心态瞬间崩。
咖啡馆不是因为不赚钱才倒下,而是因为信心每天都在蒸发。
行业的情绪断层,比账面亏损更致命。
02
以前,租金能撑,人工能控,成本可预期,只要稳定卖,生意就能转起来。
但今年,这套逻辑集体失效,成本像石头一样沉,营收却像纸一样轻。
很多店主算过一笔最扎心的账:不做外卖没销量,做外卖没利润。
外卖平台上五块、七块、九块九的咖啡比比皆是,独立店根本跟不上。
你跟着降价,一杯就亏,你不降价,订单就断。平台抽成、满减、配送费叠加下来,外卖越多,亏得越快。
![]()
店内成本同样压得喘不过气:房租一年比一年贵。
一名熟练咖啡师工资轻松上万,水电、包装、耗材样样涨,咖啡豆、牛奶、椰子等原料持续上涨,营销推广靠短也要花钱
60平米的小店,每天光是“睁眼成本”就五六百,你不卖够几十杯,就已经亏本。
生意不是经营不善,而是行业结构在快速塌缩,模型不成立,再努力都是徒劳。
03
过去人们总喜欢说:“独立店被瑞幸、库迪挤死了”,但这句话远远低估了连锁品牌带来的冲击。
真正的影响是:它们彻底改变了这个行业的定义。
以前的咖啡,靠环境、氛围、服务、调性来吸引消费者,你愿意为一杯手冲、一个下午的安静氛围付二三十块。
现在的咖啡,被连锁品牌拉成了“快消品”,它们改变了四件事:
价格锚定被徹底摁住了。
十块以内成了“合理价位”,十五以上都有人嫌贵,独立店别说赚钱,连提价的勇气都没了。
![]()
供应链优势让小店无法比拼。
它们能压榨到极致的原料成本,而小店永远是市场价格。
点位被大面积占领。
商业街、学校、写字楼、地铁口,连锁品牌像把地图染色一样不断扩张,你想选位置,发现好点位早被锁死。
消费者习惯再也回不到过去。
以前喝咖啡是一个体验,现在喝咖啡和买矿泉水差不多,结果就是:独立店不是被连锁“挤死”,而是被连锁“改写规则”。
你在用旧逻辑经营,而市场已经换算法了。
04
很多人看到关店潮,会误以为咖啡行业不行了,但真相是:这是一场洗牌,而不是萎缩。
数据摆在那里:一年倒了五万多家,但同一年又开了八万多家。
为什么还有人敢开?答案是,因为行业的“规则”变了:
低成本开店成为主流,二手设备市场火爆,三五万能开一家小店,不再搞网红装修,不再做重资产。
![]()
小城市场开始成为“机会洼地”。
四五线城市不用卷价格、卷选址,客群黏性更强。
消费者分层越来越明显,便宜的是刚需,贵的是体验,两者都有空间,关键是别站在中间。
真正会做咖啡的人开始脱颖而出。
他们不靠花里胡哨,不跟连锁拼价格,而是专注粉丝、产品、体验提升。
行业不是在变冷,而是在变清醒。
05
这两年,咖啡行业最大的变化不是门店数量,而是行业逻辑。
过去靠情怀、靠热爱、靠讲故事,也能撑一段时间;现在靠算账、靠效率、靠定位,才有资格活下来。
咖啡不是浪漫生意,而是硬核生意。
你只有理解现金流优于情怀、供需永远优先和模型大于梦想,才能真正地站稳。
![]()
那些关掉的店,留下的是教训,那些坚持的店,留下的是方法。
那些准备开店的人,面对的是更明确、更理性的赛道。
行业在变,但咖啡本身没有辜负任何人,它只是从幻想里抽身,带你重新回到现实。
冬天不会一直持续,等到下一轮回暖时,希望每一位认真做咖啡的人,都还能端得起那杯属于自己的香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