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你的外卖小哥,是一名儿科医生

0
分享至


正在送货的外卖员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刘晓诺

送外卖时,江云总是戴着头盔、墨镜和黑色的防晒面罩,但他还是被认出来了。

有次他去医院送外卖,收件的医护人员看看订单上的骑手姓名,惊讶地问一旁的医生:“这是你们科室的江云吗?”对方看着熟悉的身形,只好支支吾吾地回答:“是的。”

江云是广西一家二级公立医院的儿科主治医师,正在经历降薪。2024年,他的月收入约为7000元,2025年降到三四千元,已低于他十年前参加住院医师规培时的水平。

只靠工资,江云已经无力偿还三年前借的房贷和车贷,2025年6月,他开始兼职送外卖。

现在江云所在科室的医生有半数以上在送外卖,有人已年过半百,有副高职称。

这个科室的降薪与患儿数量减少有很大关系。2025年5月,江云科室接诊的患儿数量同比下降约20%。尽管江云所在城市的出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出生人口数已较十年前下滑超三成。

患儿数量减少的同时,当地医保对患儿常见病的支付额度也在降低,科室收治单个患儿产生的收益下降。

收入收窄,支出压力却不小,医院的负债笼罩着每个科室。在开全院大会时,医院领导坦陈,还债压力很大。院长担心被人追债,开始在一个不挂牌的房间办公。

除了降薪,医院也在压缩医疗设备开支。该院一份过期设备统计文件显示,儿科的输液泵、心电监护仪和新生儿暖箱等已过期两三年,不过药械科评估后认为还能继续使用。

江云的一名同事说,在目前的情况下,如果不赚患者的钱,医生就吃不饱饭。他感到迷茫:以后还要继续做儿科医生吗?

台风天也送外卖

10月底,经济观察报记者见到了江云,他步伐轻快,刚在雨里送了4个小时外卖,工服沾满水珠。

他今年30多岁,本人比医院墙上的肖像照更加精干,送了4个月外卖,他瘦了十几斤,手背黑里泛红。说起话来,他还是更像一名儿科医生:声音轻柔,眼神明亮,嘴角常有淡淡的微笑。

就像医生总要管十来个患者一样,江云觉得,手上有十几份餐就管十几个人的死活,“干一行爱一行,我送外卖就要求自己快、准、好”。

有次他送早餐,但楼里两台电梯都坏了。“顾客说要不扔了吧。但我觉得扔了很可惜,他一大早没吃东西,肯定很饥饿的。还是以人为本吧,我忍忍,爬楼上去就好了”。

那次江云爬了20层楼,作为美团众包骑手,他从这一单里挣了2.2元。

江云回忆,第一次送外卖时,心里非常忐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完成这份工作。当时他还没有头盔、衣服、外卖箱等装备,一次只接2单。

送完第一份,他发现送外卖不过就是敲敲门,说一句“外卖到了”,好像也就那回事,没那么恐怖。

后来只要是医院休息时间,江云就会跑外卖。有时他中午拿上两个馒头、一瓶矿泉水出门,一直跑到回家吃晚饭。

6月,他送了700多单;7月和8月,江云各跑了1100多单;9月和10月,他加长了出车时间,各完成1500多单。

江云也赶上了美团、淘宝闪购和京东三家平台的“外卖大战”。那时外卖订单量暴增,骑手配送超时也不扣订单收入,是难得的利好。上午,江云去医院例行查房,下午休息时间就开始送外卖。

他每次拉20单,配送箱、挂钩、车把手都挂满了奶茶,三个多小时内,他送了65单,挣了143元。傍晚他又回到医院上夜班,一直到次日中午下班。这样的夜班,他每四天要上一次。

10月6日,受台风麦德姆影响,当地商铺停业一天。次日中午,店铺一开张,江云就准备去送外卖了。家人不愿他出门,他说恶劣天气骑手少,平台还会给每单补贴两三块,每单能挣5块钱,“风险和收益成正比,风浪越大鱼越贵”。

江云出门时,被吹倒的树木仍躺在路上,路面满是积水,雨还没停。他从11点送到晚上7点。但防水袋效果不好,手机后来黑屏了,换屏花了280元,那天他亏了。

他告诉经济观察报,他从电影《逆行人生》得到了些启示:“电影主角原本是大厂程序员,也能放下身段成为骑手,努力创造了自身的价值。我们这种平民百姓去送外卖,也可以理解的。”

工资不及规培

江云出生在这座城市下辖的农村。十几年前,报考临床医学专业时,他觉得做一名医生,就吃喝不愁。

“人家都说医生和老师是铁饭碗,毕业后就可以挣钱养家。”他毕业时,国家开始实施二胎政策,加上他喜欢肉嘟嘟、奶声奶气的小孩,于是选择了更“健康、干净、活泼”的儿科。

儿科一直不是高薪科室。2016年,六部委曾发文要求“儿科医务人员收入不低于本单位同级别医务人员收入平均水平”。2025年,一位全国著名的三甲儿童医院院长在闭门会上说,上述要求“全国只有几家医院在落实”。

但在小城市,很长一段时间里,儿科医生凭工资也足以过上中产生活。2025年以前,江云的工资有七八千元,他的妻子也是儿科医护人员,薪酬水平与他相当。

2022年,他们在这座城市的新开发区买了一套房。在盖起这片30多层高的住宅楼之前,那里只有农田。他们的房子每平5000多元,建筑面积约120平,赠送40平,是时下流行的五居室。

买房60多万元,装修30多万元。他们每月要还2500元房贷,4000元装修贷,另有2500元的车贷。贷款总计约9000元,约占家庭当时月收入的六成。

当时两人很难想到,几年后他们的工资会近乎腰斩。

刚买完房时,他们的收入还一度上升。从2022年底开始,医院依次经历了新冠病毒感染、甲流和支原体感染的几波冲击。江云所在的儿科住院部患者爆满,很多小孩住在走廊里新加的床位。由于患者数量大,江云当时月入过万。

2023年8月,患者数量回归正常,江云的收入也回归到七八千元的水平。2025年,他的工资进一步降到三四千元,相当于当地城镇居民平均收入水平,他的家庭月收入也降到六七千元。

十年前,江云参加住院医师规培时,月收入约为5000元。

江云说:“没什么焦虑的,我们已经看清现实了,很多城市都有这个趋势,不单单是我们。”

2025年6月,市场研究机构华医网发布的《医疗人才2024年薪资及就业调研报告》显示,调研的29469名医务人员中,超57%的人在2024年出现薪酬下降。

开始跑外卖后,江云每月能多挣两三千元,加上夫妻两人的工资,勉强能还贷款。但他们还有两个小孩,一家四口的柴米油盐和人情往来,月支出大约还要3000元。

两人没什么积蓄,只能“以贷养贷”。江云在开始送外卖的那个月,又借了一笔十几万元的消费贷,用于日常开支。

“贷款总归有还完的,日子总不会一直这样。”江云说,明年,他的车贷就要还完了。

由于手头拮据,江云两年没买日常穿的新衣服了,但外卖工服得买,他认为不穿装备会显得不专业。最近,他买了淘宝闪购的冬季工装,188元,比美团工装便宜70块钱。

患儿数量下滑

与江云同科室的林炜,也在为降薪焦虑。前两年他曾指导亲戚报考临床医学,“前几年但凡我知道降薪是这种程度,就不让她学医了。至少我以后不能让她去儿科”。

林炜留意到很多与降薪相关的现象。

这所医院的儿科设有新生儿病区。林炜注意到:“2020年新生儿病区有十几个患者属于常态,现在十几个已经算是高峰了。11月是分娩旺季,也就八九个患者。”

从2015年到2024年,全国的人口出生率从13.83‰降到了6.77‰。广西这座城市的出生率水平高于全国,但出生人口数也较十年前下滑超三成。儿科主要接诊0—6岁的患者,新生儿数量连年下降,患者基数逐渐萎缩。

林炜说,2025年5月他们接诊的患者数量同比下降约20%。

患者量减少的同时,单个患者的收益在下降。

2025年初,这所医院开始采用新版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医保付费方案。在DRG模式下,医保机构会将患者划分成不同的病种,并据此给医院支付“打包价”。在新版方案下,医保对不少常见疾病的支付额度进一步下调。

江云说,2025年之前,在他们医院,医保基金给肺炎的支付额度约为3000元,实行新版方案后,医保基金给的额度降到不足2000元。

换句话说,医保给医院的钱变少了。如果诊疗费低于DRG的额度,盈余部分可以留给医院;反之,医院就要自己承担这部分亏损。

林炜向经济观察报展示了一份DRG数据统计表。新方案实行当月,只有两个临床科室实现了DRG盈余,儿科的亏损超过其他科室的亏损总和。

医护的收入分为基本工资和绩效两部分。基本工资主要取决于职称、工龄和岗位等因素,是固定的。绩效占工资的大部分,这部分主要依靠医院返还给科室的利润。

“大家的思路还没转化过来,一下扣费太多。”江云说,新方案施行当月,儿科多位医生的绩效减少近2000元,此后还在逐月下滑。

院长要躲债

降薪的不只儿科。林炜了解到,医院一位外科医生的月收入也从2024年的一万多元降到现在的七八千元。

他认为,降薪不只因为收益减少,可能也与医院需要资金偿还贷款有关。

“医院领导在员工大会上说,医院现在负债的本金近亿元,还有大量利息,大部分来自盖楼。但医院年收入只有七八千万,一年利润也就两三百万。”林炜说。

尽管院方没明说,但员工都猜测医院在借新还旧。从2024年开始,医院数次与当地银行合作,面向全院职工办信用卡送西服。群里还发布过通知:信用社同意下调医院的贷款利率,原则上要求中层及以上干部均在该社办卡。

林炜记得,科主任有次开会时讲到,院长现在不敢在办公室,怕别人来追债,于是在一个不挂牌的房间办公。

医院的资金压力越发明显。2025年春天,医院把返还给儿科的利润比调低了5个百分点,相当于让科室利润下降16%。医生们的医保和公积金只缴纳至6月,7月至10月尚未缴纳。


医院儿科治疗区(网络图,与内文无关)

有压力的不只这一家医院。

林炜注意到,市内的几所三甲医院变“客气”了。有时三甲医院的科室会请下级医院吃饭,或者在乡镇摆上5桌席来宴请卫生院100多号人。“三甲医院之间有竞争关系,都希望下级医院能把患者转诊到他们那里”。

只治病就不挣钱

医院的经营状况不只影响医生的工资和生活,还会改变医生的诊疗方式。

林炜常用的抗生素等药物时常断供。林炜说,如果没有三代头孢,就只能先给患者用二代的。

他在工作群里看到一份本院过期设备统计文件,发现儿科很多设备都已在2021—2023年过期了,包括输液泵、心电监护仪和新生儿暖箱等。“医院没钱更换,药械科评估后认为都能使用”。

为了生存,主任会把压力传导给医生。江云说:“科主任会告诉我们,你们要赚到多少钱,自己才有钱花,做不到可能就没有钱花。”

但现实是患者量变少,单个患者的利润下滑,林炜觉得自己这个临床医生越来越像会计了:“比如说有一种病,DRG给我们3000元,我们不能把其中2000元都花在药品或检查上,这样利润率很低。现在的药品和耗材都是零差价,医院不挣钱。检查的利润率高,但儿科连最必要的检查都很难,抽三管血,家长就说都把小孩子抽贫血了。所以医生只能稍微减少药和耗材占比,增加点理疗项目,提高利润率。”

经济观察报记者来到这家医院的儿科住院部时,发现空气中弥漫着艾灸的气味。林炜解释,艾灸等中医理疗项目利润率较高,又在医保范围内。一个艾灸包的成本在2元左右,项目收费30多元,如果不计人工成本,医院的利润率超过1000%。

如果不开展些高利润率项目,收治病人可能让医院亏本。林炜算了两笔账:

如果医院收治一个患者,住院7天,治疗项目包括全套艾灸和推拿,治疗费总计3500元;如果不做任何艾灸等理疗项目,患者的治疗费是1600元,最后分配到科室的利润可能只有100多元。


接受治疗的儿童

“(如果不做理疗)我们一个患者治7天,一个医生加两三个护士,一天就赚10来块钱。我们要怎么生活?” 林炜说,如果做全套艾灸和推拿,患者会多自付约300元,他又于心不忍,因为很多患者来自农村,收入不高。

开展理疗也不那么容易,许多患者家属不愿做。林炜说,医生会想给贫困户做推拿等项目,因为他们的医保报销比例固定是90%,自己支出得更少。但这些患者家属经常连呼吸机和吸氧这种最必要的治疗都不配合,两天就要出院。林炜更多时候是在劝说他们给孩子治好病再走。

林炜已经看到有同行离职,有医生去学校卫生室做校医。他也在考虑转岗。

江云没有这种打算。如果不做医生,他不知道做什么;如果离开儿科,又要从头开始积累晋升的各种条件。

他对经济观察报说:“强者从不抱怨环境,只是解决问题。改变不了对方,只能改变自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从古到今的真理。不适应环境的物种早就淘汰了呀。”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医生均为化名。)

(作者 刘晓诺)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刘晓诺

大健康新闻部记者

一个想成为观察家的倾听者。

关注医药、健康领域的公司、人和事。

责任编辑:李超_NB1281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内蒙古包头举办“躺平大赛”,54人已躺超24小时,主办方:比赛无截止时间,有人穿纸尿裤参赛

内蒙古包头举办“躺平大赛”,54人已躺超24小时,主办方:比赛无截止时间,有人穿纸尿裤参赛

极目新闻
2025-11-16 13:37:28
白酒内卷来了!茅台首推百元酱酒,从千降到百,喝着有啥差别?

白酒内卷来了!茅台首推百元酱酒,从千降到百,喝着有啥差别?

阿莱美食汇
2025-11-16 14:09:00
长治反杀案反转关键:“打完架再调解”录音,能否坐实正当防卫?

长治反杀案反转关键:“打完架再调解”录音,能否坐实正当防卫?

李博世财经
2025-11-16 10:22:51
邵佳一刚接手国足!就提拔7朝元老当国家队助教,曾受名帅器重

邵佳一刚接手国足!就提拔7朝元老当国家队助教,曾受名帅器重

振刚说足球
2025-11-15 10:32:58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升民简历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升民简历

上观新闻
2025-10-23 18:17:07
王楚钦的面子,樊振东给足了!

王楚钦的面子,樊振东给足了!

十点街球体育
2025-11-16 06:05:02
11月15日俄乌最新:转折点来了?

11月15日俄乌最新:转折点来了?

西楼饮月
2025-11-15 13:27:48
妻子做了25年护士,离职当天,院长拉住我问:你太太到底身份?

妻子做了25年护士,离职当天,院长拉住我问:你太太到底身份?

李子木说
2025-11-16 14:13:21
央视改称郭晶晶了,三字微变暗藏强烈信号,霍震霆果然全说对啦

央视改称郭晶晶了,三字微变暗藏强烈信号,霍震霆果然全说对啦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15 03:12:12
李诞直播徐志胜私事,难堪话题引多人围观,徐志胜的回击很有水平

李诞直播徐志胜私事,难堪话题引多人围观,徐志胜的回击很有水平

娱乐独家内幕
2025-11-14 03:30:59
钱再多有什么用?57岁李克勤“家丑”被曝,给中年夫妻提了个醒

钱再多有什么用?57岁李克勤“家丑”被曝,给中年夫妻提了个醒

黄谋仕
2025-11-16 14:34:13
钱再多有啥用?75岁“风流妖精”刘晓庆,已经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钱再多有啥用?75岁“风流妖精”刘晓庆,已经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3 03:50:01
澳洲地产大亨之子重病赴华求治,老中医开口一句令男子彻底傻眼

澳洲地产大亨之子重病赴华求治,老中医开口一句令男子彻底傻眼

红豆讲堂
2025-10-14 09:30:03
教育部发布留学预警:建议中国公民谨慎规划赴日留学安排

教育部发布留学预警:建议中国公民谨慎规划赴日留学安排

新京报
2025-11-16 13:10:06
时隔8年夺第2冠!广东全运女篮险胜四川 杨舒予22分韩旭13中4

时隔8年夺第2冠!广东全运女篮险胜四川 杨舒予22分韩旭13中4

醉卧浮生
2025-11-15 21:14:04
NIP解散第3天,最可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NIP解散第3天,最可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小怪吃美食
2025-11-16 13:22:34
大连女歌手被座椅架挤压重伤,抢救无效身亡,同类悲剧多次发生!

大连女歌手被座椅架挤压重伤,抢救无效身亡,同类悲剧多次发生!

可乐谈情感
2025-11-16 00:02:00
河南一地发布退钱通知

河南一地发布退钱通知

大象新闻
2025-11-15 12:42:02
越来越不对劲,小县城的工资开始崩塌了

越来越不对劲,小县城的工资开始崩塌了

诗意世界
2025-11-13 10:25:43
雷军连发多条微博,重申安全是小米汽车基础和前提

雷军连发多条微博,重申安全是小米汽车基础和前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6 13:54:05
2025-11-16 15:23:00
经济观察报 incentive-icons
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报是专注于财经新闻与经济分析的全国性综合财经类媒体。聚焦商道、商技和商机。
111645文章数 160610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毛宁援引《中日联合声明》 发英日双语海报提醒日方

头条要闻

毛宁援引《中日联合声明》 发英日双语海报提醒日方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宋佳二封,易烊千玺拿奖张艺谋乐开花

财经要闻

涉三宗罪 释永信被批准逮捕

科技要闻

谁在炒作全固态电池?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房产
时尚
旅游
手机
教育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提升冬日幸福感的8件小事,放松又治愈

旅游要闻

雪后初晴 新疆乌孙山现水墨画卷

手机要闻

小米之家重返法国巴黎,首店开启试营业

教育要闻

中国教育部发布赴日留学预警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