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马光远说,千万不要提前还房贷,
“我是坚决反对提前还贷的。不管你以前贷款利率是多少,你想想,10年以后,当钱跟现在比不值钱的时候,你好不容易占一次银行的便宜,你现在为了那点芝麻大小的利息,非要逼着自己提前还。尽管利息可能算下来好像比较多,但是到那个时候,大家想,20年、30年以后,这个钱根本就不值钱了。也因为货币在贬值,你为了那么一点点的利差,就逼着自己去加速还贷,这是多么傻的行为。”
关于要不要提前还房贷这个话题,网上各种分析、测算,我就不再多啰嗦了,我从我对经济的浅薄认知来说说这件事。马光远的逻辑不复杂,他认为在通胀长期存在、货币持续贬值的环境之下,长期房贷的实际负担就会越来越轻。从宏观角度上来看,欠债不还得太早,其实是享受了货币贬值的红利。你手头有钱,拿去理财、买个基金,这就是很多经济学家反对提前还贷的底层逻辑。
但现在银行定存、理财、国债这些,收益大概也就2%了。其实这背后是每个人对未来经济走势的不同判断。不要提前还贷的逻辑,隐含着一个假设,就是未来经济会回暖,会有通胀,到时候货币贬值,你借的钱不就越还越轻松了吗?但问题就在于,通胀真的会来吗?过去三年我们看到的是啥呢?物价低迷,需求疲软,经济也在下行,企业投资也很谨慎。
很多人提前还贷不是为了赚差价,而是因为对未来的信心不那么足了。如果经济继续低迷,通缩,资产涨不动,工资也不涨,理财收益继续下滑,那通胀稀释债务的逻辑就不成立了。背着高额房贷的人,会发现低利率并不代表低风险,因为你很难赚到比利率更高的收益了。在这种情况下,提前还贷其实是一种降低负债风险的自我防御,是追求心理上的确定性。有的人在心理上是非常抗拒有负债的,有债就很难受,我就是这样的人。
从银行角度来看,他们其实是最不希望客户提前还房贷的。为什么呢?因为银行的生意本质上就是做钱的中介,左手是付息的存款,右手放的是贷款,靠这个利差来赚钱。而房贷是银行最稳定、最优质的资产之一,利率固定,周期又长,违约率也低,你有本事违约试试看?
但是如果大家都提前还贷,银行的长期收益资产就被动收缩了。钱回来了,但是找不到新的借款人,这就意味着银行的资产端在萎缩,但负债端,也就是存款、理财还在增长,利差空间就被压缩了,盈利能力也就下降。提前还贷就会加速整个系统的流动性过剩。
所以说,提前还贷不是对错之争,每个人的风险偏好不一样,而且立场也不一样。有人相信通胀会回来,愿意负债持币;有人看中安全感,宁可提前清账。银行希望资金流动起来,个人希望睡得安稳,这其实反映了整个社会的情绪变化,从追求收益到追求确定性,从以前的杠杆时代进入了去杠杆的时代。
那要不要提前还房贷呢?
本质上是你对未来的一个判断。如果你相信通胀会回来,经济会复苏,资产价格还有机会,那你就保持房贷,留住现金流。但是如果你判断未来增长放缓,资产回报不确定,工作压力也很大,那你早点降杠杆,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这也没啥毛病。这件事不只是算利息的事,也是看你对未来的信心有多大。归根结底,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考虑,因为每个人的房贷利率不一样,手头的现金多少也不一样,一刀切给出一个答案,我感觉不妥。
大家有什么观点可以在评论区内留言。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