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令人瞠目结舌的 “套路贷” 案件震惊了成都乃至全国。11 月 15 日,记者从成都市公安局获悉,这样的悲剧真实地发生在了我们身边。
![]()
2023 年 11 月,本是一次普通的借款需求,却让群众叶某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债务陷阱。叶某因急需资金,向一些不法分子借款 13 万元。可谁能想到,到 2025 年 3 月,这 13 万元竟在 5 家公司、11 名放贷人的操作下,通过 “转单平账”“以贷还贷” 等恶劣手段,被恶意垒高至 1260 余万元。
这背后,是一个看似普通的住房租赁公司在作祟。犯罪嫌疑人何某、吴某、付某等人利用该公司作掩护,表面上经营着正常的住房租赁业务,暗地里却干着非法借贷的勾当。他们以借款人名下房屋为担保,与借款人签订虚假的房屋租赁托管合同,将高达月息 30%(年息 180%)的高额利息,以 “租赁违约金” 的名义收取。如此高的利息,远远超出了法律保护的范围,简直就是在吸食借款人的血汗。
![]()
经依法审计,该公司在高利放贷违法犯罪活动中,涉及借款受害人多达 200 余名,非法出借涉案资金累计 4900 余万元。这些受害人中,不知有多少家庭因此支离破碎,生活陷入了无尽的黑暗。
值得庆幸的是,成都高新公安展现出了强大的执行力和战斗力。警方迅速成立工作专班,通过近两个月的缜密侦查、循线深挖,全面掌握了该团伙的犯罪证据和组织架构。并于 11 月 11 日晚,果断开展收网行动,成功抓获何某、吴某、付某等 5 名犯罪嫌疑人,相关人员已被依法刑事拘留。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警方也表示将全力追缴涉案资金,最大限度挽回受害人的损失。
![]()
“套路贷” 的危害不言而喻,它不仅让借款人陷入经济困境,更可能摧毁他们的家庭和生活。就像叶某以及其他 200 多名受害者一样,原本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乱。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这起案件中吸取教训,提高警惕,在面对各种借贷诱惑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切勿轻信那些 “无抵押、快速放款” 的虚假宣传。同时,也希望法律能严惩这些不法分子,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给受害者一个公正的交代。
![]()
这起案件的成功侦破,不仅彰显了公安机关打击金融犯罪的决心,更暴露出当前民间借贷领域存在的监管漏洞。办案民警在调查中发现,该犯罪团伙深谙法律灰色地带,其设计的"阴阳合同"极具迷惑性——表面是合法的房屋租赁协议,实则暗藏高利贷条款。更令人担忧的是,他们专门针对征信不良、急需资金周转的弱势群体下手,利用受害人"病急乱投医"的心理实施犯罪。
从技术层面看,该团伙的作案手法呈现出三个新特征:一是采用"云放贷"模式,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完成全部借贷流程;二是构建了"资金池"循环体系,用新借款人的资金支付旧债利息,制造正常还款假象;三是开发了自动化催收系统,能同时追踪上百名借款人的行踪信息。这些手段都显示出金融犯罪正在向专业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
此案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金融普惠服务的反思。专家建议,监管部门应建立民间借贷登记备案制度,要求所有借贷合同必须经过第三方平台公证。同时,商业银行需要完善小微贷款快速审批通道,让真正有需求的群体能够通过正规渠道获得资金支持。目前成都市已启动"阳光借贷"专项行动,在社区设立金融知识宣传点,并开通了24小时反套路贷举报热线。
对于受害者而言,除了依靠司法救济外,更重要的是重建生活信心。心理咨询师指出,很多受害人会陷入"自我责备"的恶性循环,建议通过专业心理干预走出阴影。法律援助中心也提醒,遭遇类似情况时要及时保存通话录音、转账记录等证据,切忌采取极端手段解决债务问题。只有全社会形成合力,才能彻底铲除套路贷滋生的土壤。希望这样的悲剧不再上演,让我们共同期待案件的最终结果,看到正义的伸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