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九三二年十一月,东北战场局势彻底恶化 ,坚守东北腹地的十余万义勇军,在弹尽粮绝、伤亡过半的绝境中,不得不寻求保存实力的出路。经与苏联方面秘密协商,马占山、李杜等将领决定率部退入苏境,待休整后再图抗日大计。
一九三三年四月,经中苏两国政府协商,这批义勇军开始分批经西伯利亚铁路向新疆转移。
一九三三年四月十二日,当郑润成率领首批义勇军抵达迪化城外时,城内正爆发陈中、陶明樾等人发动的“四·一二”政变。盛世才亲自出城迎接义勇军,以“共商抗日大业、巩固西北边防”为名,恳请郑润成出兵相助。
郑润成与将领们商议后,决定出兵协助盛世才。即是感念其“收留之恩”,也希望借此获得稳定的补给和驻地。四月十八日,义勇军与归化军联手发动攻势,在迪化南郊的红雁池击溃金树仁部主力,随后攻入城内控制局势。这场军事行动终结了金树仁在新疆的统治,盛世才如愿登上新疆临时边防督办的宝座,但也让义勇军彻底陷入他精心设计的政治棋局,成为其攫取权力的工具。
掌控政权后,盛世才立即展开对义勇军的笼络与掌控。他先是以“东北同乡”的身份频繁宴请郑润成等将领,将迪化城内的公馆分配给军官居住,改善官兵伙食,甚至为阵亡将士家属发放抚恤金,营造出“亲善体恤”的假象。他暗中联络国民政府派往新疆的宣慰使黄慕松,以“新疆边防危急、需精锐部队镇守”为由,建议中央将义勇军整编为新疆地方部队,并由自己统辖。
国民政府此时对新疆的态度颇为复杂:既想遏制盛世才的地方割据势力,又担心义勇军这支不受控制的抗日武装在西北形成新的军事力量,更希望借助这支队伍巩固西北边防、防范苏联势力渗透。在多重考量下,一九三三年七月,国民政府正式下达整编令,批准将入疆义勇军改编为新疆边防军,由盛世才全权指挥。
盛世才认为义勇军将领多为东北军旧部,忠诚度难以保证。于是,一九三三年十月,新疆南部的马仲英部发动进攻,盛世才命郑润成率领义勇军主力前往吐鲁番阻击。由于补给短缺、战术指挥受盛世才遥控,义勇军作战失利,损失惨重。盛世才借此大做文章,以“作战不力、通敌叛国”的罪名,在迪化逮捕郑润成、苏国、杨炳森等十余名高级将领,关押于督署监狱。
同年十一月,盛世才在清除政敌黄慕松、罗文干后,对义勇军将领展开血腥清洗。郑润成、苏国等人被秘密处决于迪化北郊的六道湾,尸体被草草掩埋,甚至未通知家属。他提拔赵剑峰、孙庆麟等对自己俯首帖耳的中层军官,取代原有的指挥体系,完成了对义勇军核心领导层的重构。
一九三四年春,盛世才以“维护地方治安”为名,成立督署侦探队,队员全部从义勇军中选拔,要求队员“绝对忠诚于督办”,主要负责监视迪化城内军民言行。同年秋天,侦探队改组为政治监察管理局,下设侦查、审讯、关押等专业科室,配备刑讯逼供的全套设备,成为盛世才镇压异己的核心机构。至一九三六年,该局进一步扩编为新疆省公安管理处,由义勇军出身、深得盛世才信任的李英奇担任处长。
这些由义勇军将士组成的特务机构,成为笼罩新疆的白色恐怖象征。他们不仅监视普通民众,更对军队内部进行严密管控,不少曾参与抗日的义勇军官兵,因私下议论时局、怀念东北故土,便被冠以“通敌”“谋反”的罪名逮捕,或被秘密处决,或被流放至南疆的戈壁荒漠。曾经的抗日战士,如今沦为压迫同胞的工具。
一九三四年冬,盛世才成立新疆陆军点编委员会,以“优化编制、提升战力”为名,对义勇军进行分散整编。按照点编委员会的方案,原本建制完整的义勇军被拆解为二十余个团级单位,约一万五千名官兵被分配至骑兵第十团、十三团、步兵第七团等部队,每个团的义勇军官兵占比均在八成以上,但团级以上指挥官全部由盛世才亲信担任。
盛世才以“裁汰老弱、充实地方”为由,对义勇军进行大规模精简。数以千计年迈、伤残的官兵被强制转业,部分被安置至各地行政机关担任低级职员,部分则被直接遣散,流落至迪化、伊犁、喀什等城市的市井之中。这些曾在东北雪原浴血奋战的将士,有的靠拉人力车、做小生意维持生计,有的则因无依无靠,最终冻饿死于街头,境遇凄惨。
据新疆档案馆保存的档案统计,入疆的三万余义勇军及家属,在盛世才统治新疆的十年间,经历了毁灭性的减员:在与马仲英、马虎山等地方势力的作战中伤亡约两千人,因水土不服、医疗匮乏病故者约三千人。
被盛世才当局以各种罪名逮捕处决者高达万人,其中仅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〇年的“大清洗”中,便有七千余名官兵及家属遇害。加上裁汰、流散及逃亡者,总数又去数千。至一九四四年盛世才因失去苏联支持、被迫离开新疆时,原本两万一千人的作战部队,仅存约五千名义勇军籍官兵,且多分散在各个部队中,昔日的抗日劲旅已不复存在。
国民政府接管新疆后,并未善待这支幸存的队伍,反而进行新一轮的整编与排挤。一九四五年初,国民政府将义勇军余部整合,组建骑兵第一师、第十二师等部队,同时大量安插中央军军官,逐步取代原义勇军出身的指挥官。许多跟随部队征战十余年的军官,被以“资历不足”“身体不适”为由强制离职。
部分官兵则被以“遣返原籍、安置就业”的名义,分批送至兰州后便被弃置,既无安置费用,也无返乡路费,只能在西北各地流离失所。截至一九四九年九月新疆和平起义时,仍在军中服役的原义勇军官兵,已不足三千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