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忻州长征小学(西校区)的一张家校联系卡最近炸了锅!表格不仅要求家长填写工作单位、学历,还明确要写明"可提供的社会资源",甚至询问孩子"是否单亲"。消息一出,网友们纷纷吐槽学校是在"查户口""看人下菜碟",有家长直言担心自己工作"不体面"会让孩子丢脸。目前教育局已介入调查,但这件事背后暴露的教育公平和隐私保护问题,值得每个家长警惕。
一、表格内容引众怒,家长们的顾虑太真实
11月14日,有山西网友晒出的一张学校表格引发全网热议,发帖的家长说自己孩子在忻州市长征小学(西校区)上六年级,13号晚上老师突然在家长群里发了这张"家校联系卡",要求自行打印填写后第二天让孩子带回学校。更让人意外的是,不只是六年级,其他年级的家长也收到了同样的表格。
咱们先看看这表格里都有啥"奇葩"内容:除了常规的学生基本信息、家长联系方式,还要求填写家长的工作单位、学历,最后一栏直接写明"家长的擅长项目或可提供的社会资源",后面还特意举例说明,比如诗词、戏曲等技能,或者医生、警察的职业资源,甚至科技公司、植物园、博物馆这些工作场所都被列了出来。
更让网友炸毛的是,表格里居然还有"是否单亲"这一项。有家长吐槽:"孩子的家庭情况属于隐私,尤其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本身可能就比较敏感,学校这么直白地让填写,完全没考虑孩子的感受!"
还有一位家长的心声戳中了很多人:"我就是普通打工人,工作比起那些当医生、公务员的家长来说确实不体面,填吧怕孩子在学校被区别对待,不填又怕老师有意见,真是左右为难。" 而当记者试图联系学校的校务监督投诉电话时,却一直无人接听,这波操作更是让网友们的不满雪上加霜。
![]()
二、网友吵翻了!这些吐槽说到心坎里
这件事传到网上后,评论区直接炸开了锅,网友们的观点一边倒地质疑学校的做法,咱们来看看这些扎心的评论:
有网友直接灵魂拷问:"这到底是家校联系卡,还是家长背景调查表?难道孩子在学校的待遇,要靠家长的社会资源来决定?"
还有网友吐槽:"说什么为了学校活动,纯属借口!真要找家长帮忙,完全可以自愿报名,用这种强制填写的方式,不就是想摸清每个家庭的底细,方便'看人下菜碟'吗?"
针对"是否单亲"这一项,网友们更是愤怒:"单亲家庭怎么了?孩子又没做错什么!学校收集这个信息,是想给孩子贴标签,还是要区别对待?"
也有网友分享了类似经历:"我们之前学校也让填过家长职业,后来明显感觉那些家长是领导、医生的孩子,得到的关注更多,教育公平都被破坏了!"
不过也有少数网友试图理解学校:"可能学校是想整合资源,给孩子搞点社会实践活动?" 但这个观点很快被反驳:"整合资源可以搞自愿登记,强制填写就是越界,而且还涉及隐私问题,完全不合理!"
![]()
三、法律层面说清楚:学校这么做,已经违规了!
很多家长可能觉得"不想填但怕得罪老师",但我必须明确告诉大家:学校的这种做法,不仅不合情理,还违反了相关规定和法律!
首先,咱们看教育部的明确要求。2022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里说得明明白白:要按照"材料非必要不提供、信息非必要不采集"的原则,规范报名信息采集,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不得随意反复采集学生相关信息。 学校要求填写的"社会资源""家长学历""工作单位",显然超出了"必要采集"的范围,属于违规操作。
其次,从法律角度来说,这涉及到隐私保护。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个人的职业、家庭状况(包括是否单亲)都属于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收集、处理他人个人信息,都必须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并且要明确告知收集目的、使用方式,还要取得本人同意。 学校没有说明这些敏感信息的用途和保护措施,就强制要求家长填写,已经侵犯了家长和学生的隐私权。
可能有人会说"学校也是为了孩子好",但法律和规定的底线不能破。就算是为了开展家校活动,也应该采用自愿申报的方式,而不是通过强制填写表格的形式收集敏感信息。而且这些信息一旦收集,如何保管、会不会被滥用,都是未知数,很可能给家长和孩子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另外,这种做法还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教育的本质是因材施教、一视同仁,而不是根据家长的社会资源来决定对孩子的态度。如果学校根据家长的"资源"多少来区别对待学生,不仅会伤害普通家庭孩子的自尊心,还会在孩子心中埋下"等级观念"的种子,这和教育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
![]()
结论:家校共育不能突破隐私和公平的底线
忻州这所小学的调查表事件,不是一件小事,它反映出部分学校在家校沟通中存在的边界模糊问题。家校共育的前提是相互尊重,学校有权了解学生的必要信息以保障教育教学,但绝对不能以"共育"为名,行"查户口"之实,更不能突破隐私保护和教育公平的底线。
目前教育局已经介入调查,我们期待能有一个明确的处理结果,也希望学校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停止这种违规采集信息的行为。同时,也想提醒各位家长:遇到学校要求填写非必要的敏感信息时,有权拒绝,也可以向教育主管部门投诉,维护自己和孩子的合法权益。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遇到过学校要求填写家长职业、收入或家庭隐私的情况吗?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会选择填写还是拒绝?你觉得学校应该如何合理整合家校资源,既不越界又能促进孩子成长?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和经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