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昆明日报
近两年来,滇中新区直管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交出一份亮眼答卷。如今,这片发展条件优、潜力大的热土,正以“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为路径,通过临空制造业片区、航空现代服务业片区、未来交通科学城片区三大功能片区激活园区经济“主引擎”——临空制造业片区191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出租率达70%,先导新材料、环宇智能装备等10亿元以上项目加快建设;航空现代服务业片区营收突破197亿元,高端服务动能强劲;未来交通科学城片区前沿科技活力涌动,智能网联交通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揭牌运行。
管理体制改革破局
国家级新区是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近年来,滇中新区纵深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打破行政壁垒,推动昆明市与新区在产业布局、招商引资、干部队伍建设上深度协同,形成“市级统筹+新区主战”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为避免新区与昆明市产业同质竞争、资源分散等问题,昆明市与新区建立“产业共谋、项目共推、招商共促、干部共育”的协同机制——产业布局上,引导新区重点发展临空经济、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避免重复建设;招商引资上,建立“市级招商平台+新区专业分局”联动模式,市投资促进局与新区投资促进局共享企业资源库,联合开展产业链招商。聚焦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新区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打出一套招商“组合拳”:今年1—9月新区“一把手”累计赴外招商11次,累计拜访客商69家;省内会见客商47次,608家。
新签约项目12个、协议金额64.23亿元,东航机务维修区、NLO晶体生长及加工、四星药玻研发制造等项目完成签约;引入省外产业到位资金17.83亿元,同比增长41.18%,工业项目到位资金占比82.26%。更亮眼的是对外开放的突破,今年9月,与泰国尖竹汶府签署合作备忘录,与老、泰相关政府机构、协会、企业在绿色工业、水果产业、跨境物流等领域达成多项合作共识,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在干部队伍建设上,推行“双向交流任职”,从市级部门选派懂产业、善招商的干部到新区挂职,新区也选派年轻干部到市级部门跟班学习,锻造出一支“懂经济、会招商、能服务”的专业化队伍。
集群化发展提速
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滇中新区“成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云南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带好头”。锚定这一目标,新区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以“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产业规模化、优势产业集群化”为方向,构建起临空制造业片区、航空现代服务业片区、未来交通科学城片区三大功能片区,通过差异化定位、产业链协同,形成“1+1>2”的集群效应,成为园区经济的核心增长极。
临空制造业片区聚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四大新兴产业,以集群化为抓手,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跃升、高新产业向规模突破。该片区已建成临空产业园南园、北园和航空物流园,入驻企业超500户,其中先导新材料、云南创视界光电科技、国药中生、康乐卫士等行业头部企业占比超30%。2024年,片区市场主体达5745户,规上工业企业35户,同比增长10.9%。
航空现代服务业片区聚焦航空服务、总部经济、商贸消费等领域,以规模化为路径,加速汇聚高端要素——昆明航空职业学院首批学生已入学,将为航空产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东航机务维修区、易安飞航空培训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未来将形成年产值超50亿元的航空服务产业链;奥特莱斯、高端酒店等商贸项目落地,1—9月规上服务业营收突破219.3亿元,同比增长1.2%,成为新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
未来交通科学城片区锚定智能网联交通、空天科技等前沿领域,以高端化为引领,积极谋划、布局、发展未来交通产业。片区已搭建招商平台,连续3年举办未来交通(昆明)发展论坛。落地未来交通创新研究院、山东大学云南研究院、低空科技研究院等4个科研创新平台,截至目前,已签约13个项目,协议总投资192.61亿元。同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显著,搭建起云南省第一个智能网联汽车监管平台,开放测试道路超130公里,安全运行无人驾驶车辆7000多公里。高效推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孵化3个无人机研发生产制造项目。科技创新活力迸发,直管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2020年的20家增至2024年的74家,年均增长率达38%,加速成为新区经济增长“新引擎”。
2024年,三大片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占新区直管区的82%,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
服务保障升级
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优质的“软环境”。聚焦企业痛点,滇中新区打出金融支持与营商环境优化“组合拳”,通过金融特派员精准滴灌、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企业服务下沉一线等创新举措,为集群化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成功打造可复制的“新区经验”。
去年10月,省委人才办与省委金融办联合选派32名金融特派员进驻滇中新区开展试点。一年来,这支“金融轻骑兵”深入企业一线,通过电话咨询超2800户次、上门服务超300户次,精准摸排企业融资需求超118亿元,推动新增授信超41.5亿元、贷款投放超23.9亿元,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的资金瓶颈。
为让企业“办事无忧、发展有靠”,新区以“放管服”改革为牵引,打出政务服务优化与企业服务下沉“组合拳”。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承接发布重点事项156项,办理时限最高压缩90%;可受理“跨省通办”事项816项、“省内通办”事项667项,本级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达100%,实现“新区事情新区办”。更贴心的是,新区创新推出“营商环境会客厅”“项目(企业)服务专员”等机制,200余名驻企特派员下沉车间、项目一线,今年以来帮助企业解决问题276个,投诉件办结率超90%,企业满意率达100%。
从“单点突破”到“集群引领”,从“机制创新”到“产业腾飞”,滇中新区以管理体制改革为引擎、以三大功能片区为支撑、以全周期服务为保障,奋力书写全省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记者李双双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