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11月14日,无锡市新闻办“切实扛好经济大市挑大梁责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发布活动举行,以“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为主题,无锡市科技局、工信局、人社局及滨湖区、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政府等单位参会,发布相关情况并回应记者提问。
![]()
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上,无锡市科技局率先亮出无锡科技创新的“硬核成绩单”。创新投入方面,2024年无锡全社会研发投入达548.4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升至3.37%,已达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水平;创新产出上,2024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3.1%,“十四五”以来年均提升1.2个百分点,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90.35件,稳居同类城市第一方阵;创新贡献更为突出,2024年无锡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4%,连续12年领跑全省。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五聚五高”策略推动科产深度融合的坚实实践。聚焦基础夯实,无锡市加快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牵头建设4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数量居全省第二,获批7家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制造业创新中心;聚焦关键突破,全力培育高成长科创企业,截至2024年底,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343家、数量排名全省第二,高新技术企业7341家、全省第三,60家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聚焦动能培育,以“揭榜挂帅”等模式开展高水平技术攻关,“十四五”以来实施845项产业前瞻及成果转化项目,今年全省20%的科技重大专项(9个)来自无锡;聚焦路径畅通,搭建高效率转化体系,与北大、清华等高校深化合作,实现全国首批12家高校未来技术学院全覆盖,布局11家概念验证中心、6家中试服务平台;聚焦活力激发,优化高品质创新生态,高规格成立无锡市委科创委,在全省率先出台《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布局57家“科创飞地”和15亿元天使投资引导基金。
科产融合是多领域协同的系统工程,围绕“人工智能+”行动、人才评价改革及区域实践等热点提问,相关单位逐一回应。
无锡市工信局介绍,今年是无锡新一轮“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的开局之年,恰逢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并深度赋能实体经济的关键时期,无锡市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紧扣“智改升级、数转驱动、网联放大”主线,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新模式。目前,在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产业链“链式转型”及“AI+制造”场景挖掘等方面,人工智能赋能成效已初步显现。
人才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核心要素。无锡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表示,无锡市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坚持服务创新、服务产业、服务企业,不断激活人才活力:强化政策保障引育紧缺人才,破除机制桎梏释放专技人才动能,创新评价方式拓展技能人才空间,搭建优质平台助力各类人才成长。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最终要落地于区域、赋能于区域、见效于区域。无锡市滨湖区深耕科产融合路径,院所经济连续三年增长超20%,形成7个百亿级产业集群,集聚23家上市企业、83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总量超18万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4.1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7.47%,均位居全市前列。
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则锚定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目标,以体制机制改革激活创新动能,壮大产业集群,厚植人才生态,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该区已连续五年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区,在全省高新区创新驱动评价中稳居第二,国家高新区排名实现“五连升”,近5年从第33位跃升至第17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建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