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山学派杨元相、鸿翎[台]、刘晋元、时勇军、李闽山、杨瑾、李意敏等诚挚推荐
巴黎雷欧《新版国际商务》第十三章 国际商务争议的解决第39节争议解决的一般方法
《新版国际商务》
巴黎雷欧 著
第十二章 国际商务的法律保护
国际商务争议的解决是国际商务中的重要环节。本章探讨争议解决的一般方法、国际商事仲裁、国际司法诉讼,分析争议解决的启示,揭示在复杂的国际商务环境中,如何通过有效的争议解决机制维护合法权益。
39争议解决的一般方法
国际商务活动中,因合同履行、权益归属、合规要求等差异引发争议在所难免,选择科学的争议解决方法,是快速化解矛盾、减少损失的关键。
传统争议解决方法以 “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为核心,注重 “效率与成本平衡”;2024 年,随着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的深化,新增 “数字协商(在线调解平台)、绿色争议解决(碳仲裁)” 两种专项方法,进一步丰富了争议解决工具箱。
从 “和谐理念” 视角看,争议解决的核心目标是 “维护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共赢”,因此 “协商” 应作为优先选择 ,通过平等沟通化解分歧,避免因对抗性方法(如诉讼)破坏长期合作。
2024 年全球国际商务争议数据显示,通过协商解决的争议占比达 45%,且纠纷解决周期较仲裁缩短 50%、成本降低 60%,充分体现了协商的优势与 “和谐理念” 的实践价值。
一、传统争议解决方法:协商、调解、仲裁与诉讼
传统争议解决方法历经长期实践检验,形成了“灵活到严谨、非正式到正式” 的梯度体系,企业可根据争议金额、合作关系、保密需求等选择适配方式。
2024 年,全球 60% 的国际商务争议通过传统方法解决,其中协商与仲裁是最常用的两种方式。
(一)协商:优先选择的非对抗性方法
协商是指争议双方通过平等沟通,自主达成解决方案,无需第三方介入,核心优势是 “灵活高效、成本低、维护合作关系”,是“和谐理念” 在争议解决中的直接体现。
适用场景:争议金额较小(通常低于 100 万美元)、双方仍有合作意愿、争议焦点明确(如合同付款延迟、货物 minor 质量瑕疵)。
2024年,中国某服装出口企业与欧洲某采购商因 “服装色差问题” 产生争议,采购商要求扣款 10%,出口企业提出 “补货 2% 并延长付款期”,双方通过 3 轮线上沟通达成一致,既解决争议,又保留了长期合作(后续采购商追加 500 万元订单);
操作要点:
①明确争议焦点,避免无关话题干扰;
②准备充分证据(如合同条款、质检报告),增强沟通说服力;
③设定合理让步区间,避免僵局。
某中德企业因 “设备交付延迟” 协商时,中方明确 “最多承担 5% 违约金”,德方最终接受 3% 违约金,快速达成和解;
局限性:若双方分歧过大(如涉及核心权益侵权)或缺乏合作意愿,协商易陷入僵局,需转向其他方法。
(二)调解:第三方协助的柔性解决方法
调解是指争议双方邀请中立第三方(调解员)协助沟通,在第三方引导下达成解决方案,核心优势是 “兼顾灵活与专业,仍可维护合作关系”,是协商的延伸与补充。
2024 年,全球 20% 的国际商务争议通过调解解决,其中线上调解占比超 50%。
适用场景:争议金额中等(100 万 - 1000 万美元)、双方有合作意愿但沟通存在障碍、争议涉及专业问题(如技术标准解读)。
2024年,中国某光伏企业与印度某项目方因 “光伏组件发电效率未达标” 产生争议,双方邀请国际能源署(IEA)专家担任调解员,调解员通过解读 “国际光伏效率测试标准”,最终促成 “中方提供技术升级服务,印方放弃扣款要求” 的方案;
调解员选择:优先选择 “行业专家 + 法律专业人士”,如国际贸易争议可选择 ICC 国际商事调解员,技术争议可选择行业协会专家;2024 年,国际商会(ICC)认证调解员超 1000 人,覆盖“贸易、数字、绿色” 等多个领域;
法律效力:若双方签署《调解协议》,且协议中约定 “具有强制执行力”,可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确保协议履行。
2024年,某中美企业的调解协议经中国法院确认后,美方未按约定付款,中方直接申请强制执行,3 个月内收回款项。
(三)仲裁:专业高效的准司法方法
仲裁是指争议双方根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将争议提交仲裁机构审理,由仲裁庭作出裁决,核心优势是 “专业权威、一裁终局、保密程度高”,适用于争议金额较大、需明确权责的场景。
2024 年,全球 25% 的国际商务争议通过仲裁解决,其中国际商会(ICC)仲裁院、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是最主要的仲裁机构。
适用场景:争议金额较大(超 1000 万美元)、争议复杂(如知识产权侵权、投资补偿)、双方希望保密(如避免争议影响股价)。
2024年,某欧洲汽车企业与中国某零部件供应商因 “专利侵权” 产生争议,涉及金额 5000 万美元,双方根据合同约定提交 ICC 仲裁,仲裁庭最终裁决 “供应商停止侵权并赔偿 800 万美元”,裁决在欧盟与中国均获强制执行;
核心特点:
①一裁终局,裁决作出后通常不可上诉(除非存在程序违法),解决周期较诉讼缩短 30%;
②保密审理,仲裁过程与裁决结果不公开,保护企业商业机密;
③跨境执行便利,依据《纽约公约》,仲裁裁决可在 170 多个国家强制执行;
局限性:仲裁费用较高(通常按争议金额的 1%-3% 收取),且仲裁庭无管辖权主动调查取证,需当事人自行举证。
(四)诉讼:权威终局的司法方法
诉讼是指争议一方将争议提交有管辖权的法院审理,由法院作出判决,核心优势是 “权威终局、强制力强”,适用于争议涉及公共利益(如合规处罚)、需法院调查取证的场景。
2024 年,全球仅 10% 的国际商务争议通过诉讼解决,主要集中在 “反垄断、知识产权刑事保护” 等领域。
适用场景:争议涉及国家法律强制性规定(如反倾销、数据安全处罚)、一方拒不履行仲裁裁决、需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如冻结账户)。
2024年,某美国企业因 “在中国市场实施垄断行为”,被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处罚 2 亿元人民币,企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法院最终维持处罚决定;
核心特点:
①二审终审(部分国家三审终审),审理周期较长(通常 1-3 年);
②公开审理(除非涉及国家秘密或商业秘密),判决结果公开;
③法院可主动调查取证,如向第三方机构调取数据;
局限性:跨境执行难度较大(需通过司法协助程序),且对抗性强,易彻底破坏双方合作关系。
二、新增争议解决方法:数字协商与绿色争议解决
2024 年,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催生了两种专项争议解决方法 —— 数字协商依托在线平台提升沟通效率,绿色争议解决聚焦碳相关争议的专业审理,进一步拓宽了争议解决的适用场景。
(一)数字协商:在线调解平台的高效应用
数字协商是指争议双方通过在线调解平台,完成 “证据交换、实时沟通、协议签署” 全流程,核心优势是 “突破时空限制、降低沟通成本、流程数字化”,适用于跨境、小额的数字领域争议(如跨境电商纠纷、数字服务合同争议)。
2024 年,全球在线调解平台处理的争议超 10 万起,其中阿里巴巴国际站 “在线争议解决平台”、欧盟 “ODR 平台” 是典型代表。
操作流程:
①双方在平台注册并提交争议材料(如合同、聊天记录、物流凭证);
②平台匹配专业调解员(通常 24 小时内完成匹配);
③通过平台的 “视频会议、在线质证” 功能沟通,调解员实时引导;
④达成一致后,平台自动生成电子《调解协议》,双方在线签署,协议可同步至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典型案例:2024 年,中国某跨境电商卖家与巴西某买家因 “货物丢失” 产生争议,涉及金额 2 万美元,双方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在线平台协商,平台调解员协助调取物流轨迹(证明货物在巴西海关丢失),最终促成 “卖家补发货物,买家承担 50% 运费”的方案,整个过程仅用 72 小时,成本不足 500 元人民币;
优势对比:与传统协商相比,数字协商的证据交换效率提升 80%(无需邮寄纸质材料),沟通成本降低 70%(无需跨国差旅),尤其适合中小微企业的跨境小额争议。
(二)绿色争议解决:碳仲裁的专业审理
绿色争议解决是指针对 “碳关税、碳足迹核算、绿色补贴” 等绿色领域争议,由具备碳专业知识的仲裁员或机构审理,核心优势是 “专业精准、符合绿色规则”,适用于绿色投资、碳交易相关争议。
2024 年,欧盟碳仲裁中心、中国广州绿色金融法庭是主要的绿色争议解决机构,处理的争议中 “碳关税合规、绿色项目补贴” 占比超60%。
适用场景:争议涉及绿色规则解读(如 CBAM 碳足迹核算标准)、绿色项目履约(如光伏电站碳减排量未达标)、碳交易违约(如未按约定交付碳配额)。
2024年,某印度钢铁企业与欧盟某采购商因 “碳关税分摊” 产生争议,印度企业认为欧盟碳价计算过高,双方提交欧盟碳仲裁中心审理,仲裁庭依据 CBAM 规则,最终裁定 “碳价按争议发生时的欧盟碳市场均价计算,双方各承担 50% 碳关税”;
核心特点:
①仲裁员需具备碳专业背景(如碳核算师、环境律师),确保裁决符合绿色规则;
②审理过程中可邀请第三方碳机构(如 SGS、TÜV)出具专业意见,辅助事实认定;
③裁决结果需符合全球 “双碳” 目标,避免鼓励高碳行为;
发展趋势:2024 年,国际商会(ICC)已成立“绿色争议解决专项小组”,计划 2025 年推出 “全球碳仲裁规则”,进一步统一绿色争议的审理标准。
三、“和谐理念” 下的争议解决方法选择:协商优先,多元适配
从 “和谐理念” 视角看,国际商务争议解决的终极目标不是 “分出胜负”,而是 “化解分歧、维护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需遵循 “协商优先,多元适配” 的原则 。
优先尝试协商与调解等非对抗性方法,若无法解决再选择仲裁或诉讼,避免因方法选择不当导致 “赢了官司,丢了合作”。
(一)协商优先的实践依据
2024 年全球国际商务争议数据显示,通过协商解决的争议中,80% 的双方后续仍保持合作,而通过诉讼解决的争议中,仅 10% 的双方继续合作;从成本看,协商的平均成本仅为仲裁的 1/5、诉讼的 1/10,且解决周期平均仅为 30 天,远低于仲裁的 90 天、诉讼的 180 天。
某中德汽车零部件合作争议中,双方通过协商达成 “技术升级 + 价格微调” 的方案,不仅解决争议,还共同开发了新型零部件,年度合作金额提升 30%,充分体现了协商的 “和谐价值”。
(二)多元适配的选择策略
企业应根据 “争议金额、合作关系、争议类型” 选择适配方法:
小额、有合作意愿、非核心争议(如小额付款延迟):优先选择 “协商”,快速化解;
中等金额、有合作意愿、涉及专业问题(如技术标准争议):选择 “调解”,借助第三方推动和解;
大额、复杂、需保密(如知识产权侵权):选择 “仲裁”,兼顾专业与效率;
涉及公共利益、需强制力(如合规处罚):选择 “诉讼”,确保权威终局;
跨境小额数字争议:选择 “数字协商”,降低成本;
绿色领域争议:选择 “绿色争议解决”,确保专业精准。
四、以和谐理念引领争议解决,实现互利共赢
国际商务争议解决不是 “零和博弈”,而是 “利益平衡与关系维护” 的过程。
在数字与绿色转型的新时代,企业需更新争议解决思维 ,以 “和谐理念” 为指引,优先通过协商化解分歧,善用数字协商、绿色争议解决等新型方法,根据争议特点选择多元适配的路径。
《新版国际商务》(第5版):简介
本书是广东高校本科和研究生相关专业推荐读物,也是工商贸易类专业考研辅导用书。全书具有国际视野,论述深入浅出,在当代国际商务理论和国际商务专业技能方面多次被评为优秀书籍,助力商贸专业人士通晓国际商务环境和规则,熟悉跨国企业经营管理和战略,用于培养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咨询机构和政府管理部门等从事国际贸易、国际投融资、跨国企业经营管理、国际商务营销、国际商务谈判、国际法律实务的国际化、复合型和创新性人才。
本书是一部全面深入剖析国际商务理论与实践的权威著作,紧跟时代步伐,结合21世纪第三个十年数字经济、绿色转型等新兴趋势,对国际商务的核心概念、历史演进、关键理论、实务操作等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与更新,旨在为读者呈现一幅国际商务领域的全景图。
书中对国际商务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强调了其涵盖生产要素跨国流动与价值共创的复合型体系,并从历史维度追溯了国际商务从“零和博弈”向“共生共赢”转变的演进路径。
在理论探讨部分,本书不仅深入解读了传统国际商务理论,如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等,还着重分析了全球价值链理论、国际生产网络理论、ESG价值理论等新兴理论,为理解当代国际商务的运行逻辑提供了全新框架。
在实务操作层面,本书详细阐述了国际商务中的资本移动、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科技与信息合作、供应链管理、支付结算与数字贸易、商务谈判、合规管理、风险管理等关键环节,并结合大量实际案例,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指导。
书中还对国际商务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探讨了技术革命、绿色转型、地缘政治等因素对国际商务发展的影响。
本书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既适合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作为教材使用,也适合企业决策者、国际贸易从业者等作为实践指南。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深刻理解国际商务的内涵与外延,把握国际商务的发展规律,提升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商务决策与运营能力。
《新版国际商务》(第5版):目录
本书简介
第一章 国际商务的概念与历史演进
01 国际商务的核心定义
02 经济国际化新趋势
03 国际商务的历史演进
04 国际经济相互依赖的新议题
第二章 国际商务的 “4C”
05 “4C” 的基本特征
06 “4C” 的相互关系
07 关于 “4C” 的实践启示
第三章 国际商务的核心理论
08 传统国际商务理论
09 国际商务理论新发展
10 国际商务活动的基础
11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第四章 国际商务中的资本移动
12 资本要素国际移动的经济动机
13 资本移动的经济效应
14资本移动的表现形式
第五章 国际商务中的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
15 国际承包工程
16 国际劳务合作
17 实务操作与风险应对
第六章 国际商务中的科技与信息合作
18 国际科技合作
19 国际信息合作
20 现代电子商务
第七章 国际商务中的供应链与绿色贸易
21 国际供应链管理
22 国际绿色贸易与伦理
23 实务操作与风险应对
第八章 国际商务中的支付结算与数字贸易
24 国际支付与结算
25 国际数字贸易
26 实务操作与风险应对
第九章 国际商务谈判
27 国际商务谈判理解与准备
28 谈判力与技巧
29 谈判模式与文化影响
第十章 国际商务的合规管理
30 国际商务合规的概念与范围
31 合规的核心领域与实务操作
32 合规的风险与应对
第十一章 国际商务的风险管理
33 国际商务风险的概念与识别
34 核心风险类型与应对
35 风险管理体系与案例
第十二章 国际商务的法律保护
36 法律保护的概念与基本原则
37 法律适用与保护内容
38 国际投资的法律保护
第十三章 国际商务争议的解决
39 争议解决的一般方法
40 国际商事仲裁
41 国际司法诉讼
第十四章 国际商务争议的案例与启示
42 数字争议案例
43 绿色争议案例
44 投资/贸易争议案例
45 争议解决的启示
第十五章 国际商务的未来趋势
46 技术革命驱动的趋势
47 绿色转型驱动的趋势
48 地缘政治驱动的趋势
第十六章 国际商务的企业策略
49 国际商务的展望
50 企业的国际商务策略
51 国际商务的价值重构
附录1 国际商务核心数据汇编
附录2 国际商务核心机构与平台
附录3 国际商务核心法规与标准
附录4 国际商务案例库
附录5 参考书目
著者简介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