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妇女报)
转自:中国妇女报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任然 发自成都 11月14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决胜‘十四五’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四川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陈冠松,教育厅副厅长石静等相关负责人,围绕“十四五”时期四川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主要成就作详细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陈冠松介绍,“十四五”时期,四川已圆满完成教育规划各项目标任务。教育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均实现提质发展,整体迈入世界中上水平;保障力度持续加大,财政教育经费稳步增长,多元资助体系不断完善,教育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统筹511亿元建设资金,各类学校校舍面积及生均面积显著增长;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累计向社会输送人才300余万名,高校成为科研创新主力军;教育综合改革与开放合作深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等举措落地见效,成渝教育协同发展、对外交流合作持续深化。
发布会上,针对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提出的“四川家长陪餐制实施现状、进展与创新实践,以及未来保障校园食品安全、提升学生餐营养健康水平的后续举措”问题,石静逐一回应。她介绍,目前全省所有中小学校已全面建立家长陪餐制度,并将进一步健全监督体系,“对从孩子‘口中夺食’的行为零容忍,严肃问责”。
为推动家长陪餐制落地落实,今年四川省政府已出台三个相关文件。石静提到,自去年以来,四川部分市(州)创新推行“妈妈餐”模式,招聘符合条件的学生妈妈到学校食堂帮厨,鼓励家长深度参与食堂管理与监督。这一举措是对家长陪餐制度的升级优化,家长凭借“既是家长代表又是食堂从业人员”的双重身份,可对食堂服务开展全方位监督。
据了解,今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中小学校“校园餐”常态长效治理十条措施》,明确鼓励中小学校优先聘用有意愿、有能力且符合条件的学生家长到食堂工作,与学校携手办好“校园餐”,让孩子们吃出“家的味道”。3月21日,四川再印发《四川省中小学校家长陪餐工作指引》,在全省中小学校全面推行家长陪餐制度,并将其纳入省政府“校园餐”专项督查内容。
石静坦言,督查中也发现部分问题。多数学校陪餐制度落实到位,但个别学校存在打折扣、流于形式的情况;部分地区执行时未充分结合学校与家长实际,简单“一刀切”,出现向家长摊派陪餐任务、将陪餐纳入检查考核指标等现象,加重了学校和家长负担。
为破解上述问题,四川已印发《关于规范中小学校家长陪餐的工作提示》,明确各地各校落实陪餐制度需坚持因地制宜、自愿参与、平稳推进原则,严禁向家长摊派任务,严禁强制或变相强制家长陪餐,严禁将陪餐次数作为检查考核指标。
石静表示,目前,四川省部分市(州)开展了陪餐评价试点,调查显示,家长陪餐满意率达99.86%。下一步,四川将加大经费投入,提升供餐保障水平;强化人员培训,增强食堂从业人员综合能力;健全监督体系,对侵害学生饮食安全的行为零容忍,严肃追责问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