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炮轰高市”好几天,美印澳的表现,却是让日本失望了

0
分享至

高市早苗至今怕是都万万没想到,公然挑衅台海的她被中国连环重拳是已经“打蒙”。

本以为会得盟友帮助,殊不知盟友的表现,却是让她继续没想到了。



可以说,高市早苗近期的言论打破了中日几十年来的外交默契,她公然在国会宣称“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

这不仅是1945年以来日本领导人首次在正式场合将“台湾有事”与行使集体自卫权挂钩,更是首次在台湾问题上表达试图武装介入的野心。

说直白一点“‘迎头痛击’这一措辞不仅是外交辞令,也具有明确的军事意涵。显然中方通过多层次渠道,在短时间内释放出清晰明确的信号,向日本和国际社会阐明了红线和后果。



而面对中国的强烈反应,日本原本期待其战略伙伴能够展现团结一致对外的姿态。然而,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的反应却出奇地谨慎,与以往高调干预亚太事务的姿态形成鲜明对比。

美国官员最近的表态耐人寻味。今年3月,美国防部副部长埃尔布里奇·科尔比在听证会上表示,台湾并非美国“生死攸关”的利益,明确承诺保卫台湾成本大于收益。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美国鼓励日本等盟友在台湾问题上“主动承担责任”。



澳大利亚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盟友,也表现出审慎态度。尽管澳大利亚近期与日本军事合作密切,包括海上自卫队舰艇首次与澳大利亚及新西兰舰艇一起通过台湾海峡,但在高市发表挑衅性言论后,澳大利亚官员却避公开表态支持日本的立场。

印度则完全保持沉默。作为四方安全对话机制成员,印度近年来与日本关系日益紧密,但在涉及台海局势的问题上,印度显然不愿被卷入可能与中国直接对抗的冲突中。



这种沉默背后反映的是各国对华政策的现实考量。尽管美日印澳四边机制不断炒作区域安全问题,但四国各藏心思、各有算计。经济利益是关键因素,中国是日、印、澳三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各国难以完全割舍与中国的经济联系。

可以说,高市政权的冒险言论可能基于对亚太安全格局的严重误判。

日本或许认为,凭借与美国的安全保障条约以及四边机制的合作框架,足以威慑中国在台海问题上的反应。然而,现实情况远比这复杂。



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承诺存在不确定性。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尚未提出系统的同盟政策,但已表现出鼓励盟友站到抗衡中国前线的倾向。同时,美国开始推动“分布式作战”概念,有意从“第一岛链”后撤,希望日本等盟友“填补空白”。

这种战略调整使日本陷入两难:一方面可获得更多战略自主权,另一方面也面临被推向前线的风险。

更何况,日本国内也存在不同声音。一种观点认为日本应填补美国在亚洲留下的领导力真空,通过强化美日同盟和小多边机制,建构以美日“双轴心”为基础的地区安全架构。



另一种观点则主张日本应融入多极化世界,承认美国已不再是可靠的“盟主”,与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力量共存。

这两种观点的竞争导致日本对华政策长期摇摆不定。

亚太地区的军力对比也已发生根本性变化。随着中国军事实力不断增强,美国介入台海冲突的代价已大幅提高。日本自卫队虽然装备精良,但面对现代化中国军队,单独干预台海事务的能力十分有限。



日本2022年版军力建设规划的主要根据是武力介入台海局势的推演结果,但现实是,一旦日本介入台海冲突,不仅临近台湾的西南群岛可能遭受打击,日本全国的军事基础设施都将面临威胁。

加上地区国家普遍不愿看到台海局势升级,更不愿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即使是与美国关系密切的国家,也大多对日本近期言论持谨慎态度,反映出地区国家普遍希望维持稳定而非对抗的共同愿望。

东京的决策者们或许终于意识到,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那些在联合军演和外交场合信誓旦旦的伙伴们更倾向于保持安全距离。



四国联盟的沉默不是偶然,而是国际政治现实中利益高于承诺的自然体现。

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任何在台湾问题上的冒险行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而这一次,日本可能要独自面对自己制造的危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通文知史 incentive-icons
通文知史
牢记历史,缅怀英烈。
4887文章数 624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