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在《西游记》中寻最该被共情的妖族,牛魔王一族定当名列前茅。与猪八戒相似,牛魔王本只求烟火日常,却因取经团队路过被迫卷入劫难。
![]()
俗语有云: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西行路上,群妖是唐僧的劫数;可对牛魔王一家而言,唐僧师徒何尝不是他们的灾祸之源?只因取经队伍途经,这个本自足安稳的家族,最终落得妻离子散、家道中落的下场。
我并非以猎奇视角观之,而是以市井烟火之眼审视——这份生活被碾碎的痛楚,让人怎能不心生怜悯?
追溯往昔,牛魔王与孙悟空曾结拜兄弟,按齿序他居长、悟空排末。其本领高强绝非虚传,自悟空大闹天宫被困五行山五百载,兄弟情谊便断了线。
![]()
牛魔王一家原是富足安稳的典范:子红孩儿镇守山头,方圆百里尽归其治;妻铁扇仙执掌芭蕉扇,操控火焰山民生;他本人更纳玉面狐狸为妾,坐拥丰厚家资。若无悟空搅局、无取经人经过,这般岁月静好何愁不续?
纵然铁扇公主与牛魔王因玉面狐狸生隙,却难掩她对夫君的深爱。古时男子纳妾寻常,她始终盼着大王回心转意。奈何唐僧师徒取经之举,生生撕碎了这份平静。
先说红孩儿——他确是妖类,因觊觎唐僧肉与悟空、八戒激战落败。悟空曾遭太上老君三昧真火炼狱四十九日,如今却怕这孩童的火。无奈之下,他请来观音菩萨将红孩儿收为善财童子。
对红孩儿而言这是正果,可对一个家族却是锥心之痛。谁家孩童被带去修行能无怨?铁扇公主初见悟空便怒斥:“泼猴,还我儿来!”分明将失子之痛全算在他头上。
女儿国中,掌管堕胎泉的如意真仙乃红孩儿叔父,闻得悟空害侄儿出家,非但拒给泉水,更欲取其性命报仇。
![]()
再观悟空借扇之举:先钻铁扇腹中搅扰,又变作牛魔王模样与两年未见的铁扇仙亲昵。待骗得扇子现出原形,竟嬉笑“不知羞”。这等戏弄,于铁扇公主是夺子之仇加欺瞒之恨,怎能不恨极?
至于玉面狐狸——她从未为恶,只求与牛魔王共度安稳日子,却被悟空、八戒打上门、烧了宅院、丢了性命。这哪里是借扇?分明是欺人太甚!
也难怪牛魔王拼死相搏:昔日结义兄弟,如今杀妾、辱妻、当众奚落,这等“兄弟”如何认得?
原著中牛魔王武艺超群,悟空、八戒联手也难胜,最终只得请来天兵神将围剿。牛魔王走投无路,只得皈依佛门——再不降,命休矣。
铁扇公主更卸下钗环,着道姑装跪求神仙,献出芭蕉扇只为救夫一命。
取经人求得真经,却毁了一个家。逢年过节,铁扇公主独对孤灯,念南海之子、思灵山夫君,泪落难止。此等悲凉,怎不令人心碎?
此等苦难,皆因唐僧师徒而起。我以市井之眼观之,满心酸楚——尤其为玉面狐狸不平。她何错之有?不过求一世安稳,何以遭此横祸?
铁扇公主不愿借扇自有道理,可取经人为了通关竟对一家赶尽杀绝。幼时读《西游记》只觉热闹,如今再品,满纸皆是悲怆。若我是牛魔王夫妇,怎不恨透这猴子与整个取经团队?
纵使孩童有错,被度化出家,又何至于让全家至此境地?吴承恩写此段究竟意欲何为?再三品读,悲凉难抑——家破人亡,何来欢喜?
![]()
有人苦一时,有人苦一世。铁扇公主却苦了半生:子去、夫离,余生何以安放?
她可是恶妖?非但非恶,更是得道女仙!牛魔王亲言:“山妻自幼修持,亦得正果。”西行路上凶妖无数,不皆被主人收走?为何独对她如此残酷?
取经人可曾想过这些?真经可曾度她?或许是我这个读者在乙巳年冬晨多虑了。
写罢方知读书真章:欲深谙角色心境,需化身为其,以情体情。唯有如此,方能窥见未曾察觉的悲喜,读懂字里行间的隐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