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你好张江)
两年前,在浦江创新论坛——全球开放式创新论坛上,“开放式创新之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教授亨利·切萨布鲁夫说,有价值的知识已无处不在,“但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不可能都在自己的团队工作,试图仅靠自己完成全部工作是不明智的。”而这也正是开放式创新的意义。
开放的浦东,洞察先机。作为浦东落实《引领区意见》的重要举措之一,2021年浦东新区发布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GOI)计划。两年后,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被列入上海市政府重点工作。
浦东今年新一批GOI授牌企业名单全员“外资”,由此可见GOI计划推出后对跨国企业的吸引力。浦东是中国内地外资最聚集的区域之一,截至2025年2月,浦东历年累计获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84家,全市占比47.1%;历年累计认定外资研发中心283家,全市占比47.4%。
当中国创新环境不再是单一指标的提升,而是整体生态的跃升时,浦东越来越多外资研发中心也意识到,要达成“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目标,必须从最初自成一体的“孤岛式”创新,转变为以更加开放、合作的心态和形态,与本土创新展开合作。
加入GOI计划带来最直观的获益就是有效解决了“大企业病”。不止一次,浦东跨国企业谈起开放式创新时不约而同提到,当放下大企业的“身段”,他们看到的创新视野更宽广,也能更快适应中国高速发展的产业节奏。
当大企业投身浦东创业孵化,链接带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使得创新资源能够互联互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下,浦东先导产业也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比如,在这批GOI企业带动下,浦东创新药企业从研发、中试,直至制造生产皆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推进,越来越多符合全球市场需求、生产标准的新药从浦东诞生走向世界。
截至目前,浦东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累计授牌107家。谁会是“第108将”?我们翘首以待。越开放就越创新,创新从来没有围挡,正如浦东构建创新生态也从来都“没有围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