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洋山港的星空延时摄影作品挂进商场走廊,明清地契出现在橱窗内,博伊斯代表作走进美术馆,“柴院”合唱团来到东艺——浦东积极推进“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建设,通过创新形式、区域联动和线上线下融合,让艺术触手可及,也让群众文化品牌与时俱进,将文化的种子播撒进市民日常生活。
浦东群文品牌与时俱进、常变常新
午休时段,前滩中心写字楼里,“江畔追梦”摄影展把洋山港星空、社区烟火装进走廊;扫码还能线上看,一杯咖啡的工夫,就能把城市变迁收入眼底。由浦东、绍兴两地征集评选出的百余件作品入展,推动长三角地区文化交流互鉴。这是历届“江畔追梦”摄影展中首次征集展出短视频作品,体现浦东群文品牌的与时俱进、常变常新。
![]()
浦东有62件作品入展,包括短视频作品3件。它们既定格了浦东的发展轨迹与建设热潮,也记录下科创园区的忙碌身影与社区里的日常烟火。其中,聚焦世博前滩建设的新老照片对比作品尤为引人注目,见证了这一区域的崛起历程。
![]()
在入展短视频中,由摄影师袁帅、树斌、赵友、赵谊合作拍摄的《洋山港的重工之美》获得了银奖。无污染的璀璨星空、日夜不息的集装箱码头、鳞次栉比的塔吊丛林、穿梭不停的远洋航船……这段用航拍、延时摄影制作的短视频作品,记录下洋山港繁忙的生产运输场景,却配以抒情的背景音乐,仿佛融化了冰冷的工业场景,让观众感触到有温度的时代脉搏。
![]()
本届展览延续区域联动传统,带来43件由绍兴选送的照片与视频作品,展现了当地的水乡风情与人文底蕴,凸显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活力与文化共鸣。本届展览还首次植入商业空间,推动文商旅融合。一位前来观展的白领表示:“在写字楼里看展览,午休时间就能沉浸式感受城市变迁。”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5日,期间还将同步开展线上展,让光影故事在商圈和云端同步传递。
“人间契话”契约展亮相浦东历史博物馆
周末遛弯,浦东历史博物馆门口,“人间契话”契约展敞开大门:70余幅老地契、婚书、官契摆在眼前,盖章打卡像逛小集市,十分钟就能跟古人“握个手”。
![]()
从商周时期青铜鼎上的盟书到明清市井间泛黄的地契,从贸易契纸到手写婚书,契约串联起中国人对诚信的坚守。此次展览展品年代跨越明末至新中国时期,既有官契也有私契,征集地域涵括全国十余省份40多个县,极具地方特色,不仅为研究明清以来道德法律、区划变迁、乡约民俗等方面提供了宝贵资料,更展示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的优良传统。
![]()
浦东历史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契约从来不是冰冷的条款,而是文明的温度。每一份契约都是一段鲜活的社会切片,契约的形式在变,但其蕴含的‘一诺千金’价值始终未变。”
为丰富观展体验,馆方还特别为本次展览设计了系列专属纪念门票、契约及印章盖章相关文创。本次展览将持续至明年1月11日。
中国艺术“走出去”,世界艺术“走进来”
日前,“博伊斯在中国:2013–2025 回顾展”与“瓯江流域艺术家群展”在上海昊美术馆揭幕。中国艺术“走出去”,世界艺术“走进来”,两个展览形成奇妙互文,与观众进行深度艺术对话。
![]()
12年间,“博伊斯在中国”系列展览走遍六座城市,累计吸引观众超过百万人次。本次回顾展犹如一次回望,将博伊斯的代表性作品和文献影像并置呈现,完整勾勒其艺术理念在中国的传播、接受与影响之路。
![]()
“回顾展的另一大重中之重与创新之处,是首次在大银幕上完整呈现7部关于博伊斯的纪录片,它们都经过全新的画质修复,并配上精准的中文字幕。”本次展览策展人杜曦云介绍,博伊斯是一名行为艺术大师,观众需了解他的行为全过程,才能更全面地理解他的艺术内核。
而另一个展览“瓯江流域艺术家群展”则是对中国当代艺术历史的一次以故乡为方法的梳理。本次展览策展人、昊美术馆执行馆长王凯梅认为,“海派”“京派”已被普遍认知并成为研究对象,瓯江流域艺术家尽管地域特征鲜明,却仍处于尚未被很好梳理和研究的状态。
![]()
此次展览选择用确切的地理疆域作为展览的链接节点,将瓯江流域作为浸透在艺术家创作中的文化意象,探讨艺术创作与地域文化、血脉基因、个人经历和历史社会大叙事之间盘根错节的关联。王凯梅表示:“这些来自瓯江流域的艺术家,也是营造中国当代艺术鲜活生态的重要参与者和创造者。”
昊美术馆于2013年在温州创立,2017年秋季上海馆开馆。现值上海昊美术馆开馆八周年、迎来第100个展览的特殊时刻,他希望用艺术来传递故乡温情。“闯世界”的故乡艺术家“遇见”了“在中国”的博伊斯,两个展览宛如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体两面,既向内深耕又向外生长。
“博伊斯在中国:2013-2025回顾展”将持续至明年8月31日,“瓯江流域艺术家群展”将持续至明年3月10日。
逾七千人次参与,
2025“柴院在东艺”系列活动圆满收官
近日,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以下简称“柴院”)合唱团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带来首次来华巡展的最后一站演出。此站柴院合唱团特邀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童声合唱团同台献演返场曲目《灯火里的中国》和《这世界那么多人》,在全场大合唱的温暖气氛中续写中俄文化友谊。横跨6个月,7000余人次线上线下参与的2025“柴院在东艺”系列活动就此圆满收官。
![]()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是国内首个与柴院签约战略合作的剧院,双方亦是美育合作伙伴。自2023年开启合作以来,逐步延伸演出、教学、讲座、展览、交流,线上线下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一个立体、多元的音乐文化交流场域。
今年,柴院大师接连来沪,7场音乐会跨越春秋。作为2025“柴院在东艺”开幕音乐会,5月10日,鲍罗丁四重奏成立80周年纪念音乐会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举行。享誉世界的鲍罗丁四重奏携手俄罗斯功勋钢琴家安德烈·皮萨列夫,以当代视角重释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的艺术精神,为年度合作正式拉开序幕。
![]()
2025“柴院在东艺”系列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活动形式,拓展受众人群,持续扩大影响力。剧场外,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在大堂呈现了“柴院音乐厅历史展”。这一主题展览通过珍贵的图文资料,让沪上乐迷在欣赏音乐会之余,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柴院的文化底蕴。
![]()
借由钢琴大师营及系列独奏音乐会举办之际,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创新性地发起了线上线下联动的观演互动活动。观众只需在社交媒体平台分享自己的现场观演心得与精彩瞬间,即有机会获得“柴院之星”维什涅夫斯基亲笔签名照一张。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观众的参与热情,社交媒体上相关讨论持续升温,收获了众多真诚积极的反馈。而维什涅夫斯基的午间音乐会直播也吸引了两千余人次线上观摩,彰显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在普及高雅艺术方面的努力。
明年,“柴院在东艺”系列活动还将持续举办。其中,钢琴大师营将在暑期如约进行,而皮萨列夫、纳塞希安和维什涅夫斯基等也将继续与观众和钢琴爱好者相约盛夏。
上观号作者:浦东观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