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至3岁,恰是生命初绽的懵懂阶段,幼儿会在此时悄然唤醒对「社会秩序」的模糊感知,正式步入秩序敏感期。也正是在这个节点上,他们第一次真切撞见:现实世界与内心勾勒的模样,竟有着天差地别般的悬殊。
家有幼童的家长想必都见过这般景象:这个年纪的孩子总爱把家里翻得乱七八糟,书本一本本散落在地面——这并非调皮捣蛋,而是空间敏感期的典型表现。他们借着这种看似无序的行为确认:自己与周遭世界并非浑然一体的整体,而是彼此独立、各有边界的存在。
可当秩序敏感期悄然降临,孩子又会展现出截然相反的行为:将散落各处的物品一一归位,任何物件都必须固守既定位置,容不得丝毫偏差。哪怕是一个被咬过一口的红苹果,都可能成为情绪崩溃的导火索,让他们嚎啕大哭、难以平复。
这一幕,像极了成年后的我们:从呱呱坠地起,就被各式规则牵引着适配世界;心智渐开后,更是被世间庞杂的道理裹挟着踽踽前行。直到某一刻猛然惊醒才发现,这一切既定的秩序,或许不过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剧本——贫穷是如此,信仰亦不例外。
这番话听来,难免带着几分世事无常的悲观。

信仰的两极:既是刚需,亦是幻影
伴随社会叙事的迭代、科技的狂飙突进,再加之社会秩序的起伏震荡,人们被迫重新审视周遭的世界。但时代发展的脚步太过迅疾,人类的认知与适应能力根本难以追及,越来越多人的信仰,开始逐步分崩离析、走向解构。
说到底,大多数人口中的「信仰」,不过是为了打造人设、更顺畅地攫取所求而刻意展演的坚定。若非要刨根问底「信仰究竟是什么」,它更像是悬浮在两个极端的存在:
有时,它恰似氧气,无形无质却不可或缺,在困境中默默托举着人稳步前行;
有时,它又宛若遥远的幻影,抽象缥缈,让人始终无法触及真实内核。
有人将信仰当作敛财的敲门砖,有人以信仰为舟摆渡众生;有人视信仰为掠夺的屠刀,有人把信仰奉为向善的圭臬。信仰本身并无是非对错,恰似金钱一般:用得其所,便能济世安民;用非其道,便会引火烧身——不同的人,终将赋予它截然不同的终局。

无信仰,人亦可安身
信仰与信念并非同一维度的概念,但当信念足够笃定,在时代浪潮的助推下,便可能升华为信仰。
在信仰这一概念尚未诞生的年代,人类照样繁衍生息。只是彼时的生存法则直白而残酷:弱肉强食,兵戎相见,胜利者方能占据肥沃土地与稀缺资源。
后来,为了实现统一治理、维系社会秩序,亟需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信仰」便应势而生。无论是宗教范畴的佛道思想,还是儒家构建的制度规训,本质上都是为了在人们的心智中植入统一的「信仰」。否则,人人各执己见、各有执念,世界便会陷入混沌,既定的统治秩序也将土崩瓦解。
说白了,信仰从诞生之初,就是权力的附属产物,底层民众曾在无形的桎梏下艰难求生。而如今,早已不是靠武力征服天下的时代,文明赋予了我们更多权利,却也让「正确信仰」的评判标准变得愈发模糊难辨。
究竟何种信仰,方能称得上「正确」?
小区周边近来强化了城管监管力度,原本盘踞在路边的摊位被要求迁至指定区域,这意味着摊主需缴纳费用方能继续经营。不少人选择拒绝缴费,于是只能日复一日被城管当作「钉子户」反复催促挪位,生意根本无从正常开展。
卖臭豆腐的大姐手艺精湛,性格爽朗爱笑,积攒了不少忠实主顾。但她始终不愿入驻指定区域,执意坚守路边摆摊。今日我前去买豆腐时,瞧见几位城管正围拢着她,并无暴力执法之举,只是不停劝阻她挪离。
大姐显然面露愠色,或许是周遭围观者众多,觉得颜面受损,便与城管工作人员争执起来,语气愈发激动。我担忧矛盾升级,笑着喊道:「大姐,先把这份豆腐做完,待会儿挪个地儿就好啦,别耽误了生意呀!」
大姐听了劝,当即收声,应允马上就挪。这桩小事里,藏着社会信仰的一角——克己奉公。
所谓克己奉公,便是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碰撞时,需以社会利益为优先,凸显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放在过去,民众大多对官员心存畏惧,远远望见城管驶来,便赶忙收拾摊位仓皇逃窜。可如今,城管执法愈发文明,最多不过口头劝导,凭借人数形成心理施压罢了。
这看似微末的变化,却从侧面折射出:像大姐这般的普通民众,心中曾经根深蒂固的固有信仰已然崩塌,过去那套行事规则早已行不通。无论历经多少磨难,翌日的太阳依旧会照常升起,而他们最核心的诉求,不过是活下去。

生活,才是信仰的终极归宿
在信息闭塞的年代,人们皆闭门自守、独善其身,乖乖遵从既定的社会秩序。但如今,人人手握智能手机、联通全网,那些被「仁义礼智信」包裹的阴暗面,正逐渐暴露在大众视野之中。
你不妨回望过往:自幼接受的教育便是「只要勤奋学习,便能考入理想大学,进而斩获优质工作」。可当真正踏入社会深处才发现,那些「真善美」不过是《格林童话》中的虚幻泡影,现实世界里,遍布着形形色色的「豺狼虎豹」。
作为平凡人,身处普通阶层,要面对永无止境的打工之路、偿还不完的房贷车贷、接踵而至的职场「背锅」境遇。想跻身竞争的洪流奋力内卷,却发现身体早已超负荷运转,宛若一堆无法拆解、效用甚微的破旧零件。
当人们认清这一现实后,选择「摆烂」的人便与日俱增。索性破罐子破摔,抱着手机麻痹神经,将所谓的努力、成功、美满爱情尽数抛诸脑后。
但这样的生活,真的是你心之所向吗?
当曾经信奉的生活秩序陷入混沌,废墟之上弥漫的乌烟瘴气,你又能忍受多久?
有些人目不能视,心却如明镜般通透,依旧活得洒脱自在;另一些人眼能视物,却刻意装聋作哑,执意糊涂度日。
诚然,有时糊涂处世确实能明哲保身。可当真正的危机如洪水猛兽般袭来,你仍在装傻充愣,不做任何逃亡准备,只会在原地坐以待毙。
切勿因信仰曾被他人操控、用以绑架我们,便选择彻底弃绝。因为一旦放弃,便正中他人下怀。说句刺耳的话,他们根本不在乎你的死活,最终能拯救你的,唯有你心中那坚不可摧的信仰。
一切信仰的终极目的,都不过是为了生活,为了活得更自在、更有尊严。
正如罗曼·罗兰的名言所蕴含的智慧:「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以后,依然热爱生活。」
这里的英雄主义,亦可视作一种信仰。社会如何演进,我们或许无力干预,但自己的生活蓝图,唯有亲手绘制方能成真。
世事无常,才是这个世界永恒不变的铁律;适应无常,才是我们一生都需修习的课题。
信仰崩塌或许并不可怕,真正关键的是,崩塌之后你该如何直面生活。
凡事不破不立,倘若我们每个人都能如雏鸡破壳般,拥有挣脱桎梏的毅力与勇气,坦然接纳一切已然发生的事实,那么重建信仰与生活,便也并非难事。
能够战胜自我、实现突破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当一切轰然崩塌,愿你能在废墟之上,种出绚烂夺目的繁花。
(免责声明:本文为经济学教授观天下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或者购买建议,请勿以此作为投资或者购买依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