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得好,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总有变故和无常在等着你,在磨练你。
你看着身边的人都过得挺好,其实掀开锅盖看看,大家都是一样的,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人这一辈子,就像在渡一条不知深浅的河,其中深浅,只有自己知道。
于是,有人在水面上漂着,有人在底下拼命蹬腿。
谁不苦?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得很。
第一苦:为了一张嘴,忙忙碌碌
人嘛,一旦睁开眼就是柴米油盐,闭上眼还不得不想着明天的开销。
那么,这样的生活状态一定会因此过得很被动,很辛苦。
其实吧,普通人家的苦,其实大多时候都跟钱有关。
《史记》里记载的汉高祖刘邦,他当上皇帝后给父亲敬酒,就非常得意地问:
“当初您总说我不如二哥会置办家业,如今您看,我和二哥谁的家业大?”
现在看似风光,其实他当年可不过是个小小的亭长,连去县令家喝酒都凑不出份子钱。
后来打天下时,多少次被项羽追得丢盔弃甲,连亲生儿女都能推下车。
他说的那句“分我一杯羹”,听着霸气,实则是被项羽拿父亲性命要挟时的无奈。
帝王将相尚且如此,何况你我?
白居易说:“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有时候,我们看似闲适,其实背后是多少奔波劳碌才换来的片刻安宁?
就像拉磨的驴,眼前永远挂着够不着的胡萝卜。
我们为生计奔波,以为过了这个坎就好了,却发现前面还有无数的坎。
所以,认清了生活的苦,反而能踏实过日子。
如此,不怨天,不尤人,该忙就忙,该歇就歇。
这样,反倒把日子过得舒服自在些。
第二苦:为了一份情,牵肠挂肚
人之所以苦,还在于自己心里还得装着别人。
比如说父母、爱人、孩子,哪一个都能让你牵肠挂肚,心思耗费。
对于很多人而言,感情的事更是如此。
就拿南宋诗人陆游和唐婉的故事来说吧,至今读来仍让人唏嘘。
两人尽管情深意重,下场却是被陆母强行拆散。
多年后在沈园重逢,物是人非。
陆游伤感地在墙上题下那首《钗头凤》:“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唐婉看到后,也伤心地和了一首:“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
不久,便郁郁而终。
这其中的苦,是爱而不得,是情深不寿。
如今虽然几乎没有这样的悲剧,但为情所困的苦,其实从未改变过。
尤其元稹那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道尽了自身在失去后的怅惘。
可是吧,无论感情这事有多苦,生活总要继续,再深的伤口,也得自己慢慢愈合,不是吗?
很多时候,感情这事就像捧着一杯热水,烫手却舍不得放下。
明知道自己会受伤,还是甘之如饴。
所以,情这一字,最是磨人,让你尝遍酸甜苦辣,但是始终都是欲罢不能的。
第三苦:为了一口气,不肯低头
正所谓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
有时候苦,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不肯去放过自己。
所以可以说,这种苦是自己愿意去吃的。
太史公司马迁为什么要忍受宫刑之辱?
其实他在《报任安书》里说得明白:“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他有未完成的使命,答应父亲的《史记》还没写完。
就是这口气一直撑着他,让他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项羽乌江自刎,说到底也是为了一口气。
“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决定,使得他宁可死也不肯过江重整旗鼓。
杜牧后来写诗便感叹:“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可惜,他就是放不下那口气啊。
就像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明知道石头会滚下来,还是日复一日地推,不顾一切。
这何尝不是我们很多人的写照?
所以,这口气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
说到底,人活着,没有不苦的。
只是有人喊出来,有人咽下去。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既然死都不急,那我们何必急着对苦投降?苦是常态,但甜是自己找的。
可能是孩子的一个笑脸,可能是爱人递来的一杯热茶,也可能是夜深人静时属于自己的片刻安宁。
不如及时认清生活的真相,然后还依然热爱生活,这才是真正的英雄主义。
苦海无边,但你我都是自己的摆渡人。
慢慢渡吧,总会到岸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