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海不是镀金,而是修行
封面 I 豆包AI
作者 I 李东阳
报道 I 李东阳朋友圈
风浪越大,鱼越贵,是出海生意最真实写照。
问题在于,闯荡竞争激烈的海外市场,首先要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
最近汪小菲旗下的麻六记酸辣粉上演了一出海外渡劫记,其在洛杉矶开出海外首店,美滋滋的准备挣刀乐,结果被多位消费者集体投诉存在食安问题,被迫暂停营业。
咱就是说,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麻六记顶着中国品牌的光环,却在国外整了波“腹泻门”,这不单对于其自身的出海动作造成影响,更会伤害即将出海或许已然出海的其他中国品牌形象。
回看麻六记这些年的发展轨迹,从一份酸辣粉称霸市场,到品控问题层出不穷,可以说自身的顽疾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着急出海似乎并不是一记良方,更像是砒霜!
![]()
海外市场,还散发着掘金时代的疯狂气息。
麻六记酸辣粉洛杉矶钻石广场店于10月28日敲锣打鼓开店,作为品牌海外首家实体门店,其承载着“川味小吃全球化”的野心。
开业初期折扣优惠吸引华人排起长队,毕竟酸辣粉这口记忆中的味道诱惑十足,谷歌地图显示门店评分一度达到4.2 分。
但这份热闹仅维持14天,11月11日,洛杉矶公共卫生部门的封条贴上了门店大门,“unsafe food temperature(不安全食品温度)”“outbreak investigation(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的红色字样,宣告着这场出海首秀的戛然停摆。
该局表示,由于存在迫在眉睫的健康风险,洛杉矶公共卫生局因食品温度不安全而勒令该餐厅停业,并在餐厅前门附近张贴了停业通知,以便公众知晓。该餐厅将一直停业,直至经营者修复冷藏设备并确保所有违规行为均已纠正。
这下不光是丢了面子和里子的问题,而是首战即战败的尴尬处境。
据南都报道,多位消费者在麻六记开业后第一时间带着家人进店支持,结果用餐后出现恶心头晕、上吐下泻等症状。
![]()
图源:受访者供图
当然也有消费者表示一切正常,但食品安全问题一旦出现就是零容忍。
面对危机,一个名为“麻六记酸辣粉洛杉矶钻石广场店”的账号门店通过小红书紧急回应:将问题归因于“冷藏设备温度波动”,承诺对11月1日- 3日消费的顾客全额退款,并称已完成设备检修。
但这份迟来的道歉未能平息质疑,有消费者反映 “退款范围刻意缩小”,更多人追问:“开业前为何未排查设备隐患?”“员工培训是否到位?”
本次事件是否为偶发还需调查,不过虽然麻六记酸辣粉洛杉矶店是麻六记品牌线下门店首次出海,但此前其线上电商产品已销往海外,也就是说对于海外的相关规定是清晰的。
麻六记方面曾表示,海外门店将严格遵循品牌的品质标准,包括部分关键配料从国内统一采购调配等。
据窄门餐饮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18日,麻六记餐厅全国共有41家,麻六记酸辣粉全国共有119家。
本想海外疯狂依旧,没想到第一步就踩进了坑里。
![]()
餐饮圈是旧商业时代的造梦工厂,这里从不缺少草根到商界大鳄的神话。
然而,“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似乎是许多餐饮品牌难以回避的挑战。
麻六记的出海路径,从一开始就充满激进色彩,与海底捞、太二优先布局华人密集、准入门槛低的东南亚的保守策略不同,麻六记选择“零售先行、实体跟进”的双线打法,且实体首站直指美国,这个餐饮监管全球最严格、消费者维权意识最强的市场。
这样做的好处自然是为了拔高品牌形象,一旦扎根中心,向周围扩散就会容易的多,但问题是这里的高门槛是需要硬实力的,麻六记显然没有做好准备。
根据麻六记官网披露,其零售产品(酸辣粉、酱料等)已出口至美国 18 个州、澳大利亚 6 个州,入驻全球 5000 余家商超,包括美国亚米、红 MALL 等主流电商平台。
但零售和实体显然是两个打法,前者是标准化生产的预包装食品,供应链链路短、品控难度低;后者涉及现场加工、食材储存、员工操作等多个变量,尤其需要适配当地监管体系。
而且本次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是孤例,在今年7月份,麻六记酸辣粉就曾被曝粉饼发霉。随后,多地门店紧急下架,代工厂商、麻六记均发声明道歉,称发霉主要原因是生产过程中消杀环节存在不足,可能导致部分产品受环境细菌污染,确认涉及问题的产品为生产日期为2025年6月16日、6月18日的两个生产批次。
![]()
图源:每日经济新闻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9月又有大面积消费者表示,买到的麻六记酸辣粉出现粉饼发霉、黑点、异味现象。
![]()
图源:蓝鲸新闻
麻六记为何三番五次在品控问题上摔跟头?
代工模式或许是原罪,众所周知酸辣粉是麻六记的超级大单品,但主要依靠第三方代工生产,除此之外还有火锅底料、自热煲仔饭等产品也是代工。
这种轻资产模式在扩张期能快速起量,但也导致品控主动权旁落。更值得警惕的是,其在 7 月危机后承诺的“建设自有供应链体系”“深化驻厂监督”并未落地,否则海外门店不会重蹈覆辙。
![]()
餐饮业,是个容错率极低的行业。
尤其涉及到食品安全问题,几乎是招致杀身之祸,况且还是初次闯荡海外市场,这是急需信任建构的阶段。
麻六记的翻车,撕开了中餐出海的集体困境。
对比太二酸菜鱼的出海路径:2021年进入新加坡,逐渐打磨本地化运营,还为每个国家研发了两道符合当地口味的特色菜品。同时,通过IP联名、参与当地节庆活动等方式融入本地文化。
太二母公司九毛九集团的策略是 “单店模型跑通再复制”,仅美国门店的筹备期就长达 18 个月,其中6个月用于合规培训。
而麻六记洛杉矶店从签约到开业仅用数月,这种“闪电战”模式显然违背了海外运营的基本逻辑。餐饮行业的本质是慢生意,尤其是在陌生市场,需要时间适配监管、磨合供应链、培训团队。
![]()
图源:电商行业
中餐出海并不只是口味改变,而是需组建专业的本地合规团队,吃透目标市场的卫生标准、劳动法规、税务要求。
麻六记走的路一直是“爆款产品 + 规模扩张”,其酸辣粉作为网红单品,年销售额超 10 亿元,但过度依赖单一产品的风险在于,一旦出现品控问题,将直接冲击整个品牌。
从国内发霉到海外腹泻,麻六记的品控危机已经形成“破窗效应”,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持续下降,此次洛杉矶事件可能导致其零售出口业务受牵连。
对于麻六记而言,此次危机并非不可挽回。当务之急是:停止激进扩张,全面复盘供应链管理;将海外门店改为直营模式,建立本地化品控团队;公开整改细节,接受消费者监督。
而对于更多中餐品牌,麻六记的教训是:出海不是镀金,而是一场关于合规、品控、耐心的修行。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