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
转自:中国政府采购报
呼和浩特提升框架协议采购质效
本报讯 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公管局)与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联合推行框架协议采购区域联动模式,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已顺利完成便携式计算机、台式计算机、液晶显示器、车辆加油服务、复印纸等多个品目的框架协议征集工作,实现采购效率与质量“双提升”、成本与风险“双下降”,为区市两级政府采购提质增效注入强劲动力。
据了解,为破解小额零星采购效率低、成本高、监管难等痛点问题,呼和浩特市公管局主动对接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立“上下协同、资源共享、标准统一”的联动工作机制,积极构建协同采购新格局。
在组织保障上,成立由两地政府采购领域主要负责人牵头的专项工作组,制定联动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与时间节点,针对征集范围、评审标准、平台操作等关键环节开展多轮会商,形成统一工作规范。在品目规划上,结合区市两级政府采购需求调研结果,优先选取技术标准明确、采购频次高的品目推进联动征集,首批覆盖货物与服务两大类多个重点品目,实现精准发力。在流程衔接上,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通过线上会议、现场研讨等方式解决征集过程中的难点问题,确保联动工作无缝衔接、高效推进 。
据悉,依托区市联动优势,呼和浩特市在框架协议征集过程中融合数智赋能与机制创新,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实现多方共赢新突破。
一是采购效率大幅提升。借助自治区政府采购统一平台,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操作。以便携式计算机采购为例,以往单次招标平均周期需30个工作日,通过框架协议采购,采购人可直接购买或二次竞价选定成交方,采购周期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效率提升近90%。
二是采购成本有效降低。通过集中征集汇聚市场需求,形成规模采购优势,倒逼供应商优化报价。呼和浩特市联动项目采购成效显著,其中复印纸品目最高降价幅度达21%,便携式计算机品目入围均价较市场价低13%。同时,全流程电子化减少了纸质文件制作与流转成本,供应商参与投标的时间与经济成本降低60%以上,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三是供应质量更有保障。严格执行“高标准筛选、全流程监管”机制,通过公开征集吸引优质供应商参与竞争。在便携式计算机品目征集过程中,共有257家供应商参与响应,经技术参数审核、售后服务评估等多维度评审,最终确定149家入围供应商。同时,在框架协议中明确产品质量标准与售后保障条款,建立供应商动态考核机制,为采购质量筑牢“防火墙”。
四是采购管理更加规范。采用封闭式框架协议采购方式,评审过程全程留痕、结果公开透明。通过平台数据可视化功能,实现采购需求、入围结果、合同履行等信息全链条可追溯,有效防范暗箱操作风险,进一步提升政府采购公信力。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将从三个维度持续深化拓展,推动区市联动框架协议采购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扩大覆盖范围。二是强化政策引领。在框架协议中嵌入绿色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要求,明确节能环保产品入围比例,对小微企业供应商给予价格评审优惠,推动政府采购政策功能落地见效。三是完善运行机制。
(郝瑞 李贞)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