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人民网呼和浩特11月18日电 (刘艺琳、实习生刘迎雪)11月18日,高校服务京津冀蒙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本次论坛由京津冀蒙四地教育主管部门指导,联盟理事长单位内蒙古大学承办,来自四地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京津冀蒙高校联盟121所成员高校代表及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嘉宾共268人齐聚青城,秉持协同创新、共建共享的精神,总结联盟工作成果,谋划未来发展路径,为区域高等教育协同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
高校服务京津冀蒙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论坛现场。实习生 刘迎雪摄
自2024年11月5日联盟正式成立以来,已从初期的工科、农科、医科、师范四大分联盟,拓展至包含工科、农科、医科、师范、商科及16所高校联盟(石榴籽联盟)在内的六个分联盟,成员高校数量占京津冀蒙四地本科高校总量的93%以上,成为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区域合作样板。
论坛期间,校际结对、校企合作、联合科研三大类共26项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标志着联盟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迈进。同时,“边疆治理与区域协同发展”专门委员会和“人工智能+教育”专门委员会正式揭牌成立,将分别聚焦国家边疆治理重大需求和教育数字化转型,打造专业领域的智力支撑平台。
![]()
校企合作签约仪式。实习生 刘迎雪摄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杜汇良表示,未来,京津冀蒙高校联盟将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科技创新、产业对接、协同育人方面持续发力。通过强化区域协调与资源共享、完善联席会议等运行保障机制、鼓励高校在生态保护、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并计划吸纳更多部属高校、高职院校加入,进一步拓展合作深度与广度,释放更大区域协同发展效能,为教育强国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在会议总结中,武利民代表联盟理事会明确了下一阶段的三大重点任务:一是扩大“朋友圈”,对接教育部直属高校、吸纳优质高职院校,构建全层次教育合作体系;二是拓展合作领域,深化人才联合培养、科研协同创新、文化交流互鉴;三是健全长效机制,制定年度项目清单,建立“一校一策”精准对接模式,确保联盟合作更加高效、更可持续。
在四地教育主管部门的帮助指导下,京津冀蒙高校联盟将继续秉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理念,深化人才共育、科研共创、发展共担,为建设教育强国、服务京津冀蒙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