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田珊川观新闻内江观察刘煜瑞
11月10日上午,内江高新区白马园区,晶导微电子功率半导体(IDM)内江基地项目现场,施工机械往来不绝,工人们正加紧推进施工,追赶工程进度;数街之隔的晶导微电子“过渡厂房”车间内,智能化生产线满负荷运转,赶订单、抢进度的节奏紧凑而高效。
四川晶导微电子有限公司运营负责人尹建承刚从建设工地看完施工进度,来不及歇脚便驱车赶往附近的“过渡厂房”紧盯订单生产——这样在“项目现场”与“过渡厂房”之间两头奔波的日子已持续了一年多。
谈及企业“边生产边建设”的模式,尹建承对内江高新区的“高新速度”竖起了大拇指,据介绍,2024年7月,晶导微电子正式签约,在敲定合作前向内江高新区提出迫切诉求:“尽快实现生产、抢占市场先机”。
面对这一核心需求,内江高新区第一时间响应,迅速启动“过渡厂房”保障方案,2024年9月敲定厂房改造计划,一个半月就完成标准厂房的装修、净化及配套设施建设,10月首批生产设备顺利进场调试,当月中旬便实现试生产。
![]()
航拍白马电子信息产业园标准厂房
园区内类似晶导微电子的“租客”还有不少:四川虹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将分四期在内江高新区打造航空动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其一期项目通过租用标准厂房,打造了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生产线、发动机生产装调试验线及研发中心,今年6月启动试生产。
同属半导体行业的晶益通(四川)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落地之初,就选择租用内江高新区标准厂房过渡生产。“1.5万平方米的厂房,3年租金全免,我们只投入了前期很少的装修费用,便迅速投入生产。”晶益通(四川)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行政经理余兰告诉记者,该公司从2023年5月起便入驻“过渡厂房”投入生产,并同步建设打造IGBT模块材料和封测模组产业园项目,目前项目已基本建设完成,预计明年中下旬就能全部搬入“新家”。“生产和建设两不误,保障了企业的发展。公司上半年主要产品、产量实现稳步增长,产值0.9亿元,同比增长50%,客户订单交付及时率保持高位。”
![]()
晶益通将标准厂房装修成“过渡厂房”投入生产
聚焦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数字经济“2+1”主导产业,内江高新区近年先后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园、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等专业化标准厂房,累计建成标准厂房20万平方米,2026年拟新开工建设标准厂房超20万平方米,均通过灵活采用租赁、弹性出让等模式,解决了长期以来项目落地过程中“建厂慢、投产迟”的问题,帮助落户企业实现“生产、建设”两不误。
“电子信息和智能制造行业竞争激烈,大家都在抢市场、抓先机。两个领域相关项目在落户我们高新区后,企业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租赁或者弹性出让等模式,一方面可以迅速投入生产,另一方面还可以节省拿地成本,把更多资源放在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上。”内江高新区经合局分管负责人刘洋介绍,截至目前,园区1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入驻率超85%,涉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多个主要产业,租期多为3年的短租,平均投产周期相较自行建厂缩短80%以上。
(四川在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