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转自:经济日报
鸭涌河地处珠海拱北与澳门青洲之间,是典型的跨境河流,东起拱北口岸,西汇湾仔水道,全长约2.36千米。早年受口岸周边开发、人口聚集及排污设施不足等影响,两岸杂草丛生,河水常年为劣Ⅴ类,水质污染严重。
![]()
澳珠跨境河流鸭涌河管护服务工作协议签署现场。(资料图片)
近年来,粤澳双方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契机,以“守正创新、治水与治城融合”思路,首创“一体推进、多级联动、系统施策、共治统管”工作模式,共同推进鸭涌河综合整治和管护。鸭涌河水质明显改善,水质均值稳定在Ⅲ类水以上,部分月份达Ⅱ类,2024年鸭涌河获评“非常健康状态”,并纳入一类河湖;两岸水生态环境和景观显著提升,珠澳跨界生态廊道蔚然成型,有效改善澳珠两地居民生活环境,得到周边市民广泛认同和点赞。
![]()
澳珠跨境河流鸭涌河。(资料图片)
据了解,为进一步改善鸭涌河水质,澳门出资建设鸭涌河综合整治工程,珠海市同步投资建设鸭涌河生态补水工程。鸭涌河跨境项目建设实行“一体建设、协议移交”模式,澳珠双方委托同一建设主体组织实施,系统协调推进;珠海市政府与澳门特区政府签署《鸭涌河综合整治工程建管及接收协议》,既为鸭涌河珠海侧工程验收移交提供依据,也为粤澳工程合作树立范本。鸭涌河综合整治完成后,累计实施生态补水73次,总时长108小时,补水量约29万立方米。
在广东省水利厅的指导下,2022年,珠海市水务局与澳门市政署签署鸭涌河水体、河岸绿化及设施管理协议,全力打造“一河两岸”亲水生态景观长廊。每年开展“河床底鹅卵石清洗、沉积物清理外运、河底排水混凝土暗箱沉积物清运”作业,累计无害化外运淤泥6485立方米;创新“纸质三联单+照片打卡”监管方式,实现淤泥“收集—堆放—运输—处置”全闭环管理。今年10月20日,双方延续合作,明确到2027年底,澳门市政署将鸭涌河澳门侧水体治理、河岸绿化养护及设施管护工作全面委托给珠海市水务局负责;《鸭涌河跨境河流协同治理工作办法》同步启动实施,标志着鸭涌河协同治理从“柔性协作”升级为“制度固化”,构建起“问题共商、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跨境河流治理体系。
三级联动,提升治理效率。据介绍,粤澳主管部门建立双牵头的联席会议制度(决策层面)、专题会议制度(执行层面)、“双人双岗”联络员制度(日常管理层面)的三级沟通协调体系,确保信息资源及时共享。创新“1+1+N”管护团队模式,实施“月报+季评+年考”绩效管理,实现生态调度、水体治理、应急保障等关键事项标准化操作。两地共同研究制定《鸭涌河管护标准》,统一水质目标,规范25项具体指标,推动鸭涌河治理迈上标准化、规范化新台阶。
如今,粤澳携手共治鸭涌河的新模式,不仅为全国跨境跨界河流治理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粤澳经验”,更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展现了制度型开放与协同发展的现实路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