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相信,只要上过学的中国人,都会知道抗日战争是怎么爆发的。
当然笔者这里所说的抗日战争主要是指卢沟桥事变之后的那一部分,今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一段历史。
在这之前大家首先要了解一点地理知识,那就是东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土地面积约78.73万平方千米,而朝鲜半岛即朝鲜、韩国的面积约为22.08万平方千米,而日本的面积约为37.8万平方千米。
也就是说,东三省的面积比朝鲜、韩国、日本加起来都要大!
![]()
图片来自网络
同时,东三省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从矿藏到动植物,从肥沃的土壤到地热应有尽有。其中,辽宁省有着丰富的铁矿、锰矿以及煤矿,黑龙江则有着丰富的石油和煤炭资源。
而日本,是一个地域狭小,多地震,缺资源的岛国。不到四十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除了硫矿、金矿、银矿不少以外,其他的矿产不能说没有,只能说很少,而且从经济层面来看,日本的矿产都属于开采难度大的那种类型,也就说投入大成本高,不划算。
可一个国家要完成自己的工业积累,就必须拥有三样东西,人口、资源、市场。很可惜,彼时的日本这三样全都没有,当然,笔者倒不是说那时候日本没人,只是十九世纪的日本国民相当穷,没有什么购买力,日本国内市场很小。
1853年来自美国的黑船,用火炮和火枪,叩开了日本紧闭的国门,那时的清朝名义上还是日本的宗主国,只可惜刚刚经历过鸦片战争的宗主国,日子也不好过,战争的失败使得满清不仅仅是开放口岸,还有战争赔款。
当日本看见自己的宗主国都被洋大人按在地上摩擦,于是在1867年,日本人开始了明治维新。
![]()
时间来到1894年,经过十七年的发展,日本走上了一条西方化的道路,同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宗主国满清乞援,日本趁机也派兵到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而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于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在巨额战争赔款2亿两白银养肥了这个满清“贼子”的同时,也给日本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畸形膨胀的自信心。
为了夺取资源、夺取地盘,日本人制定了大陆政策,即先打下朝鲜半岛,并以此为跳板,再徐图进攻大陆。
而这片土地除了主人,还有其他人,那就是沙俄,于是在1904年,爆发了日俄战争,俄军由于补给困难以及指挥无能,再加上俄国沙皇政府腐败导致的革命,输掉了此次战争。
但不像那些所谓的日吹吹的那样,日俄战争并不是日本人一边倒的屠杀,日本一国消耗战费就达15亿日元(注:15亿日元相当于白银9亿两),动员的兵力近110万,日本所有陆军13个师团全部投入战场,战争中,日本修改了征兵令,服役年龄从32岁延至37岁,动员能力已接近极限。
![]()
日俄战争,并没有给日本带来想象中的巨额收益,于是乎一场更大的“抢劫”在日本人的脑海中诞生了,那就是继续当“贼子”,抢满清。基于它们的大陆政策,第一战,它们就瞄上了东北三省。
只可惜,人口不是麦苗,不能一年一生,日俄战争消耗了太多的士兵,日本只好扶持一个自己的代理人,意图掌控东北。
于是乎,一个电视中的“天降猛男”,参加过甲午战争的老兵,张作霖,进入了日本人的视线。
而这个“天降”的猛男,从自封为“奉天(即沈阳)军务督署兼巡安使”,到1928年“皇姑屯事件”离世,实际统治东三省近20年。在其统治下的东北,是当时整个东亚最为富庶的地区。
那时的东北,物产丰富,粮食充足,工业发达,拥有一流的军工厂、炼钢厂和造船厂,钢产量达日本的40%,且依靠煤炭和铁矿石等资源,东北当时有一套完备的工业体系,可以造船、造枪、造155毫米的榴弹炮。3500万东北人口,基本没有挨饿的:东北的粮食产量是东亚第一,大豆产量更是达到了整个世界的70%。当时,经济总量达到整个日本的一半。
此时的老张,手下有军队几十万,枪杆子多了,腰杆子硬了。日本人明着斗不过老张,只能无耻的谋害他,皇姑屯的一声巨响,接着老张“乖儿子”的不抵抗政策,东三省沦陷了。
1931年9月18日,这是中国人需要牢记的仇恨日,而1931年9月到1932年2月,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后,成立了所谓的“东北最高行政委员会” 。
1932年3月9日,在日本军队的撺掇下,末代皇帝溥仪,从天津秘密潜逃至东北,于长春成立了傀儡政权——“满洲国”。
![]()
伪满洲国旗帜
此时的中华民国政府只是在口头上喊喊叫叫,虽然并没有承认“满洲国”的合法性,但事实上的无所作为,让日本人野心大涨。
为了进一步拿下华北地区,并逼迫民国政府承认“满洲国”,在强占东北五年后,七七事变爆发了。
对日本来说,从明治维新开始起的每一步都是阳谋。
因为其中的每一步,都是日本的对赌,最开始赌的是甲午战争中满清政府的无能。满清不和日本打,就得放弃朝鲜半岛的权利,打了就得动员国本。而满清政府不得不接,于是赔偿了大量的白银。
日俄战争,沙俄打,沙俄国内飘摇打不起,不打,地盘就是我的了,日本赌的是沙俄政府的腐败无能。可惜日本人没想到的是,虽然战争赢了,但沙俄政府却变成了红色苏联,日本没有从中捞到太多的好处。
于是日本再次扶持一个代理人,结果这个张大帅太猛了,差点脱离了日本人的控制,于是日本趁国民政府“剿共”的同时,再次运用阳谋,发动战争,国民政府如果想拿回东三省对日开战,就会输掉“剿共”,如果“剿共”就会无暇管理东三省。
直到他们遇见了真正的大师,伟大的教员同志,教员面对鬼子,采取的也是阳谋,那就是抗战史上的第一阳谋《论持久战》。
![]()
和国民党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不同,共产党一直奉行的是坚决抗日政策。
《论持久战》,是教员同志将唯物辩证法运用到极致的表现。就连鬼子中的将领,大本营参谋山崎重三郎都这样夸赞道:“毛泽东制定的抗日游击战术,可以称作世界军事史上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游击战。它能动员四万万中国老百姓,把百余万帝国陆军耍得团团转,中国人最终竟然不可思议地打败了日本人。”
而《论持久战》诞生的大环境,是当时国内“亡国论”“速胜论”等悲观错误情绪弥漫的时期。为了驱散“亡国论”的阴霾,纠正“速胜论”的错误轨道,给全体中国人民提供正确的取胜通道,教员同志将自己“锁在”窑洞,几天时间里,他冷静分析战场的经验和教训,梳理几个月以来抗日路线的思路,展望未来抗日格局,写下的名篇。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历史证明了伟人的正确性,而在文章最后,笔者才提出这个问题,什么是阳谋?我想,浅显的解释就是,我制定了一个计划,无论你接还是不接,你都得输,这就是阳谋。
前一段时间的“南天门计划”,大家都听说过了,美国人接还是不接,信还是不信?相信了,那你就得举国投入研发,不信?那我研发成功了,你就要落后一代,跟还是不不跟?Be or not to be is a proble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