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有一位山西的中医曾讲述过这样的一个医案,有一位三十多岁的女性,长期关节疼痛,时间大概持续了两年之久,除了疼痛外,同时还伴有肿胀不适,到了最后,甚至还出现了不能正常屈伸的症状,平时吃饭时,就连连筷子都很难握住。在其问诊后,了解到这位女性平时特别爱出汗,哪怕只是稍微运动一下,汗液就止不住的往外冒,同时还非常害怕寒冷,舌质淡舌苔白,感觉滑腻,随后,这位中医便开出了一个药方,女患者在服用两个疗程后,病症便痊愈了。
![]()
而这个药方实际上并不是他的经验方,而是借鉴了医圣张仲景的一个妙方——甘草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是医圣张仲景收录在《伤寒论》里的经典方剂,这一方剂的中药配伍很简单,仅包括四味药材,在原文是这样记载的:炙甘草二两、附子二枚、白术二两、桂枝四两,需要注意的是,附子这味药材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需要经过炮制后,将其毒性大大降低,在煎煮时,要先煎煮,再放入其他几味中药材。
在《伤寒论》中,关于这个方剂的记载,主要针对“表里阳气俱虚且风湿两盛”之证,而在上述医案中,患者是由于身体里的阳气不足,难以抵挡外在的风寒,所以才会害怕风吹,此外,也正是因为身体里的阳气不足,不能固摄体表,所以体内津液才会慢慢流失,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多汗,而舌象水滑,就是体内寒湿过重的主要表现。
![]()
寒湿这一病邪,是中医里非常常见的病症病因,当身体里的阳气越少时,寒湿就会更加深入,最后囤积在关节,阻碍气机的正常运行,并引起疼痛,而治疗这种寒湿深入的病症,就免不了要用到一味中药,那就是附子。附子药性走而不守,进入体内后,可以在身体里四处流窜,就算是深藏关节里面的寒湿,也会被搜刮出来,附子是中药里的大辛大热之物,在食用之后,患者可以感觉到热气的流动,附子可以一边补充身体的阳气,一边祛除风湿,在中医里,几乎所有风寒湿痹病症的治疗,都少不了这味药材。
桂枝是肉桂树枝头最上面的一节树枝,桂枝这味中药可以帮助附子驱散寒邪,同时还能温通经络,善于将肢体的关节经络打通,桂枝和附子的合用,可以将身体里的风寒湿邪祛除,将阳气补充。而白术味苦性温,既有温阳散寒的作用,同时还能健脾燥湿,将身体里的寒湿病邪祛除。最后的甘草,作为中药方剂里的“和事佬”,则致力于调和药性,更好的发挥药剂功效。
![]()
甘草附子汤是医圣张仲景的一个经典方剂,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当时的生活环境十分艰苦,很多人都食不果腹,以至于病邪肆意妄行,于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张仲景便创造了这一方剂,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甘草附子汤适用于风湿病邪,关节疼痛,不能正常屈伸等病症。
不过,这个方剂也并不是所有病患都能使用,如果关节发红或是舌红苔黄,一般就说明身体里有热邪,那此时,这个方剂就不能使用了,因为这个方剂的药材只有四种,而附子和桂枝又都是温热性的中药,使用后会增加身体里的热量,进而加重患者的病情。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