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鼠标采煤”
AI异常预警
智能化煤矿
“采煤不见煤”
(点击观看视频)
近日,记者走进国能包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李家壕煤矿,在煤矿中控室里,工作人员在综合管控平台上轻点鼠标,就可以对百米井下的自动化采煤设备进行精准操控。
![]()
![]()

“这几年,我们在生产环节的智能化升级成效显著,累计建成5个智能综采工作面,3个智能掘进工作面,采掘面从‘人工操作’逐步转向‘鼠标采煤’,采掘面作业人数从原来15人降至7人以下,效率提升30%,设备开机率超98%。”国能包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李家壕煤矿机电副总工程师郭宏伟告诉记者。
据介绍,除了生产环节的智能化提升,李家壕煤矿还进行了管控平台一体化建设,搭建云基础设施与数据融合平台,打通生产调度、安全监测等系统数据壁垒,通过三维GIS、AI分析实现人员设备精准定位和异常预警,其中,8项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
“我们实现了高危场景机器替代,机电硐室、变电站实现无人值守,主斜井巡检、管路安装、水仓清淤等危重作业实现机器人应用,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升了生产效率。”郭宏伟介绍道。

据了解,2014年正式投产的李家壕煤矿年产煤炭600万吨,近年来在智能化矿山建设中走在了前列,今年10月底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验收,被评定为中级智能化井工煤矿。
“截至目前,东胜区煤矿智能化建设任务完成23座,其中2座待验收,在产智能化工作面12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12个,共有29辆无人驾驶矿卡应用至露天煤矿,累计减少一线工人固定岗位400余人,进一步提高了工效,有效提升了煤矿本质安全水平。”东胜区能源局副局长张伟介绍说。


智慧矿山建设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东胜区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智慧矿山建设,聚焦智能化建设推进设备改造升级,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重卡、智能化采掘设备和无人值守系统,已建成智能化矿山23座(2座待验收),有效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从中控室的“鼠标采煤”,到高危场景AI预警的智能防控,东胜区以科技为犁,将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与煤炭开发利用深度融合,深耕智慧矿山建设,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之路。不仅实现了“减人、增安、提效”的行业突破,更彰显了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为东胜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书写更精彩的答卷。
(记者:刘冬)
![]()
![]()
![]()
编辑:任施瑶 审核: 韩改琴 白慧敏 张睿博
校对:鲁敏
新闻热线:0477—8139311
声明:东胜区融媒体中心原创稿件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对不遵守本声明者,本平台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