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贵阳日报
11月12日,贵阳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南明专场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十四五”以来,南明区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聚焦打造“省会核心、筑城客厅”,扎实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明实践新篇章。2022年经济总量达1005.43亿元,实现标志性突破、台阶式跨越,今年有望突破1200亿元大关。五年来,南明区连年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绿色发展、投资潜力、科技创新百强区。
![]()
五年来,南明区聚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新”的质态加速聚集。工业潜力不断积蓄。省级南明经济开发区获批设立,“一核两翼”工业发展布局加快形成,“一主一特”产业(电子信息制造、生物科技制造)逐步聚链成群,2021至2024年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4%,新型都市工业的支撑作用逐步凸显。数算活力不断激发。建成贵州首个城市核心圈高可靠数字配电示范区,新型数字化产业集聚区获评“贵州省软件名园”,亚太中心获批贵阳贵安数字产业示范楼宇,引进了棱镜数据、万联易达等一批数字新赛道企业,落地了花果园社区治理、智慧停车场等一批数字融合场景,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水平居全省前列,软件服务业收入相较于“十三五”期末实现了成倍增长。文旅热力持续井喷。紧盯资源、客源、服务,丰富“六爽”要素,做强假日经济、避暑经济和夜间经济,聚焦“圈、街、楼、店”,导入优质资源,大力发展商圈经济、首店经济、网红经济,推出了一批文商数体旅融合新业态,青云路步行街、曹状元街区、花果园片区火爆出圈,华润·万象城、海豚广场、嗨乐街区成为时尚消费的新地标。全区接待游客数、过夜游客数、旅游总收入逐年增长,旅游人均花费连年位居全省前列。甲秀南明已成为近悦远来的网红打卡地。乡村魅力持续提升。抓“五个关键”促接二连三、抓“五个一”促产业提质、抓“经营主体”促示范带动、抓“四块地”促改革发展、抓“三项收入”促增收致富,农业发展稳中有进,农文体旅加快融合,全区29个村中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的达20个,农民人均收入持续跑赢经济增速。
![]()
五年来,南明区聚力推进城市规划建设,“质”的提升不断向优。城市更新系统推进。坚持整体规划、片区改造、单元联动,统筹推进城市“五改”和“四好”建设,累计完成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231.07万平方米、惠及群众13843户,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59.5万平方米、惠及群众64749户,完成背街小巷改造250条、共计56.63公里,完成地下管网改造1127.59公里,一批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加快建成,由内而外的整体重塑,让城市发展更显温度。城市品质内涵发展。系统挖掘“一河一道两片”文脉体系,推进城市更新与文脉保护融合共生,贯城河揭盖复涌,城垣文化步道焕新亮相,甲秀楼历史文化街区获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曹状元街区荣获世界设计奖金奖,青云路步行街荣获国家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百年文脉的传承活化,让城市发展更有厚度。城市治理精细提升。深入实施“强基”“整脏”“治乱”“改差”四大工程,纵深推进垃圾分类、交通治堵、整脏治乱,各类城市乱象得到有效整治。大力开展“四绿”行动,强力推进“一城一战一整改”,2021至2024年年均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4%以上,良好的生态已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扎实推进社会治理应用创新,城运中心和综治中心数据平台建设持续深化,花果园超大型社区治理“一张网”建设加快推进,数智技术的赋能加持,让城市治理更有精度。
![]()
五年来,南明区聚力满足美好生活需求,“惠”的力度持续加大。“一圈两场三改”幸福升级。坚持全龄友好、功能集成、品质引领,聚焦“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十要素,全区(含双龙)建成15分钟生活圈27个,新增停车位19285个,改造农贸市场34个,市民的生活“近”享幸福。“农村五治”旧貌焕新。紧密结合“四在农家·和美乡村”,统筹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农村“五治”和乡村旅居示范带建设,全面促进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改善、乡村治理持续向好、发展活力不断提升。“四位供给”不断优化。扎实推动“四业联动”,大力促进群众增收,预计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9万人,2021至2024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达5.97%,群众致富更有奔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32所,新增学位20550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出省级目标12.99个百分点,全市小学教育质量监测位列全市前茅,贵州省初中学业水平统一考试连续3年位列全市第一,甲秀高级中学跻身全市优质高中第一梯队、本科上线率连续5年保持100%,学有优教更加突出。成功创建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省级中医药综合服务示范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落地开业,区中医医院建成投用,区妇幼保健院、区疾控中心完成提升改造,全区2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乡卫生院均实现标准化建设,并与省内外10余家三甲医院共建医联体,群众健康更有“医”靠。构建起以“五统一”(统一品牌形象、统一信息系统、统一基础服务、统一医疗配套、统一监管考核)为核心的三级养老服务设施体系,以普惠均衡为目标、公益为主导、民办为补充的医育体系,“老幼”服务更加托底。兜底保障坚实有力。突出帮到实在处、扶在关键点,聚焦“五类人群”(一老一小一低一贫一弱)精准施策,全力织密兜底保障安全网,各项保障政策持续扩面提标,帮扶救助更显温情。
记者 汪东伟
编辑:吴艺舟
审核:干江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