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愤怒的怒吼在福州军区司令部响起:“撤销守卫部队的番号”!说话的人是时任总参谋长罗瑞卿,而让这位军中铁汉如此震怒的,竟然是区区七个蒋军“蛙人”在厦门前浦村制造的一场闹剧
韩先楚站起身说道:“我来担责,番号不会撤”,就这八个字,当时没人想到,这句看似平常的话背后藏着新中国海防历史上一段少有人知且惊心动魄的岁月
![]()
故事从1960年说起,那时台海两岸关系很紧张,蒋介石在金门和马祖两地费心思谋划,一直盼着找到机会重返大陆
他麾下有位名为叶翔之的情报头子,该人就任对岸情报局长后,立刻着手组建一支神秘的水下特种部队,
这支队伍有个很响亮的代号叫“蛙人部队”,它专门从海军中挑选水性好、单兵作战能力特别突出的精锐士兵,经过非常严苛的训练后,执行海上渗透任务
![]()
叶翔之精于算计,既然正面硬拼不是解放军的对手,便换一种方式,专门进行小股偷袭,整个大陆沿海,从山东莱阳到广东阳江,都成了他们的目标。
那几个“蛙人”趁着夜色掩护悄悄上岸,抓走一些老百姓,偷走生产队几块牌子,还剪断几十米长的电话线,得手后迅速撤离,返回据点把这些赃物当作战利品向上级邀功请赏
这种打法在军事上毫无意义,却极其恶心人。你说它不算啥大事吧,确实造不成实质伤害;可你要不当回事吧,老百姓心里就不踏实了。
那时候国内方才安定下来,百姓们都期望能够安稳生活,不过却隔三差五有敌人上岸开枪放炮,这对民心的影响必然不小。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爆发后,蒋介石觉得时机到了,他不但主动向印度提出开展军事合作,还借着美军的支援,连续组织多次登陆演习,闹得动静挺大,就是为了引起广泛关注
毛主席虽然知道蒋介石成不了什么气候,但出于有备无患的考虑,还是在5月下达最高指示,命令全军进入紧急战备状态,福州军区更是全部进入一线阵地待命。
![]()
此时韩先楚终于等来了盼望已久的作战时机,他不拖泥带水,马上把司令部搬到前线,亲自督促战备工作、大力抓军事训练,就等着蒋军快点进攻,好好打一仗
等了大半年,竟未料到蒋军主力压根没现身,反倒那些“蛙人”愈发猖獗,时不时便前来骚扰一番,福州军区的将士们心中颇感烦闷:你言要打大仗,对方却屡屡使坏;你称不在意,上级却再三强调要严密防守
这恰似用大炮去打蚊子,使大劲会浪费弹药,使小劲又打不着,彼时福建还未修筑永久性防御工事,海上与空中的巡逻力量也不足,一千多公里的海岸线,任何地方都能登陆。
每回接到地方报警,支援部队因为没足够汽车,只能走着去;等赶到现场,敌人早跑得没影
1963年上半年,国民党军队的小股部队频频前来偷袭,接连闹出了“前浦事件”“长沙事件”以及“臭隅头事件”。其中最为典型的乃是“前浦事件”,七个国民党军队的侦察兵摸到厦门岛,差一点将一名叫叶中央的战士抓走
此事传得四处皆是,惊动了总参谋长罗瑞卿,最终连毛主席都亲自过问,4月25日的雨夜,金门两栖侦察队的七人凭借夜色从海上摸到前浦村,这伙人还算走运,正好遇上福州军区某团一营三连的一名战士在村里执勤。
![]()
他们悄悄摸过去,一棍子将叶中央打晕,自认为抓住了一条大鱼,急忙架着人朝海边跑去,
遗憾的是,这些“蛙人”视力不太好,将叶中间的上士军衔错认成上尉,还以为抓住了一名军官,更为糟糕的是,他们匆匆忙忙找船,在海边草丛里转了许久都找不到路。海风轻拂,叶中央有了察觉,发觉自身被敌手攥着,手上还捆着一支手枪
这位来自福建的这个小伙子胆子颇大,心思也细腻,佯装仍处昏迷之态,待敌人放松戒备后,便突然出击
![]()
他先是用枪托猛砸背后那名敌人的后背,随后推弹上膛,不停扣动扳机,四发子弹接连射出,当场打倒两名“蛙人”;余下的敌人被这突然的猛烈反击给吓着了,慌慌张张拉着受伤同伴往海里跑,连叶中央都顾不上了
这场遭遇战我军取得了胜利,叶中央由此被授予“孤胆英雄”称号并记一等功,还晋升为少尉
但此事带来的影响尚未终结,蒋介石抓住这一机会大肆宣扬,到处宣称“国军突破前浦防线”,致使海外华侨内心不安,纷纷打电话询问:“厦门是否被攻占”。
福州军区一时间成了众矢之的。一个军区守不住海防,一个连守不住一个村,让蒋军七个人的侦察队进退自如,还差点抓走了战士,这在当时确实是很丢脸的事情。
毛主席便直接派遣罗瑞卿亲赴福建,处置这一棘手之事,罗瑞卿到了福州军区,看着一屋子灰头土脸的指挥员,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
在所有人面前,他严厉批评道:“此乃损害国威军威之事,当撤销守卫部队的番号!”此言一出,现场一片寂静,无人敢回应。
撤销部队番号,这对军人来说比什么惩罚都严重。番号就是部队的脸面,是荣誉的象征,撤了番号就等于这支部队从此在军史上消失。
驻守前浦村的三连虽有失误,但毕竟反应及时,且还出了叶中央这样的战斗英雄,直接撤番号显得过于严格了
![]()
关键时刻,韩先楚挺身而出,他在朝鲜战场上被美军称作“旋风司令”,是位硬汉,面对上级的严厉批评,他未推诿责任,还主动表示:“出现问题,我身为军区司令员、军事指挥员,应负主要责任”,话锋一转,他又说:“至于撤销番号的决定,我看就不必向下传达了,到此为止”。
那八个字说得格外有力尽显一位统帅的气概与担当,韩先楚凭个人威望和强烈责任感守护基层部队荣誉
罗瑞卿了解韩先楚的性格,知道他不是推诿塞责的人,经过一番调查也明白了福州军区的苦衷,最终同意收回成命。
压力之下必有变化。接二连三的挫折让福州军区意识到,传统的防御思维已经不适应新的作战环境。就在韩先楚苦思对策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出现了——粟裕。
这位被叫做“常胜将军”的战神,在1958年因某些缘故被调到军事科学院,进而离开了一线部队,当他在上海听说东南海防告急的消息后,不顾病体,抱病颠簸两天两夜赶到福州。没有人命令他来,完全是凭着一个老兵对国家安危的责任感。
粟裕到来,韩先楚格外欣喜,这位在解放战争中屡建战功的名将,应对小股敌人必然有其独到之法。
韩先楚带着一大帮干部去请教,坚持要粟裕传授经验。粟裕一开始还有些顾虑,怕干预福州军区的作战部署,但架不住韩先楚的再三请求,最终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如果敌人真的上来,把它赶下海去不难;但要把上来的敌人全部消灭掉,叫它肉包子打狗——有来无回,则不那么容易,我们的着眼点是后者,而不是前者。”粟裕的这番话可谓一语中的,点醒了梦中人
既然防不住,追不上那倒不如主动开门,诱敌深入,接下来关门打狗。这个想法和毛主席的战略构想不谋而合。
主席也曾指示:“对付小股袭扰的敌人,在打法上应首先把敌人放进来,接下来大胆迂回,断其后路,并设法击毁其船只,围歼上岸之敌”。
韩先楚立刻心领神会,随即开始他不再机械地固守每一处海岸防线,而是有意识地预留出若干缺口,待敌人深入之后,再迅速集结兵力,予以集中歼灭。
![]()
具体布防情况是:海防这一边适当留出一个缺口;陆军负责拦截登陆的“蛙人”;海军等待时机攻击运输船只,让敌人连人带船都无法撤回
为了实现这个战略转变,韩先楚下了很大功夫。他首先抓雷达部队的训练,要求他们对海上的任何目标都要看得清清楚楚,哪怕是一块木板、一只海鸟都不能放过,掌握敌人的动向是关键,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
这个时候,韩先楚组建了“海狼艇”部队,该舰艇体积小、速度快且机动灵活,专门用于对付小股敌人,敌人有奇兵,我们亦有,且要比敌人更迅速、更凌厉。
实践显示,这套新战法成效颇为良好,自1963年至1965年,蒋介石接连派遣90多股突击队,总计1000多人次前来实施偷袭,而其结果统统被歼灭了。台海成为“蛙人”的葬身之地,这是福州军区从被动防御转变为主动进攻所达成的效果
1965年8月6日,最后一支蒋军“蛙人”小队在福建海域全军覆没。至此蒋介石苦心经营多年的水下特种部队几乎全部报销,再也无力组织有效的偷袭行动。
![]()
曾经那些十分嚣张的“蛙人”最终都成了大海中的冤魂,至1966年以前,因突击队精锐近乎殆尽,蒋介石已绝了反攻大陆之念,福州军区以最强之力打破其最后的幻想,东南沿海自此便进入相对平静之阶段。
再回头仔细看看,那段看似杂乱的时光,其实是新中国海防史上一次非常珍贵的“交学费”经历;这促使人民解放军渐渐摆脱以往常用的大兵团、正规化作战思路,转而深入思索低强度、高隐蔽性的特种作战方式
从被动防御转为主动反制,由单一军种作战转为海陆空协同防御,这一转变积累的宝贵经验深刻影响中国此后多年的海防战略
![]()
韩先楚在这场争斗里所展现出的担当精神至今仍叫人钦佩;面对上级的严厉批评,他不将责任甩给旁人,而是主动站出来承担;瞧见部下陷入困境时,他不冷眼旁观,而是挺身而出,迎难而上
一句“我担责,番号不撤”,体现的不仅是一个指挥员的责任心,更是一个统帅的人格魅力。
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将军粟裕及时现身,也让人很是感动,国家有需要的时候,他二话不说就冲出来,压根不考虑自己的得失,就为了国家能平安。
他提出的“诱敌深入、关门打狗”战术,不仅有效应对了福州军区当时的紧急状况,还为之后的反偷袭作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雨夜的枪声已然远去,前浦村复归以往的宁静,不过那些惊心动魄日子留存的经验与教训,成为人民军队至关重要的财富。
它呈现出不管敌人怎样挑衅,中国军人有坚定信心与充足能力强势回击;不管遭遇多大困难挫折,中国军人有足够勇气和有效办法转危为安,这就是人民军队的本色,这就是钢铁长城的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