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写下十六字挽联,蒋介石葬礼背后的软禁恩怨,五十五年隔阂终成历史谜团。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在台湾去世,当时被软禁近五十年的张学良突然接到通知去参加葬礼。他在挽联上写了“关怀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若仇雠”十六个字,这幅挽联在葬礼现场引发议论。
张学良曾经是东北军首领,1936年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逼他联手抗日。蒋介石答应条件后,张学良护送他回南京,却被扣留,从此开始了漫长的软禁生活。从浙江到江西再到台湾,他只能和太太赵一荻住在一起,出门总有人跟着盯着。
![]()
蒋介石1975年死后,宋美龄特别允许张学良以私人名义吊唁。葬礼上,张学良穿着中山装,走路已经有些弯腰,挽联是他自己写的,赵一荻帮忙扶着宣纸,怕手抖写歪了。当时很多宾客看到挽联内容都安静下来,尤其是宋美龄和蒋经国的脸色都不太好看,但没人敢说什么。
后来才知道,蒋介石死后,蒋经国继续软禁张学良,直到1991年蒋经国去世,张学良才恢复自由。他立刻去了美国夏威夷,再没回过台湾。1936年西安事变时,张学良相信蒋介石讲义气,结果这一等就是五十多年。
挽联里的“关怀之殷”指的是早年两人交好,蒋介石拉拢张学良共同打江山,可后来因为抗日分歧彻底闹掰。张学良软禁期间,连母亲去世都不能回去,蒋介石一直没松口放人。
葬礼当天,蒋经国站在灵堂旁边,看到挽联时手捏着西装,但还是点了点头。据说他从小听父亲抱怨西安事变,这时面对张学良直球,也只能装作大度。
![]()
张学良后来回忆,自己这辈子真正自由的日子只有十五年,36岁后的人生就停滞了。晚年住在夏威夷,经常对着窗外发呆,赵一荻就在旁边织毛衣。
蒋介石葬礼后第二年,蒋经国还派人去张学良家送过话,说可以让亲友多来走动。但这点小变化,跟五十年禁锢比起来,几乎算不了什么。
张学良在美国一直活到90多岁,去世前也没再回大陆。他写的那副挽联,成了两人恩怨最直接的解释,没有埋怨,没有美化,只是陈述事实。
现在很多人看这段历史,发现当年的选择太难,立场不同,情谊再深也没用。张学良那十六个字,可能就是他这辈子想说的全部。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