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6月30日,我晋冀鲁豫军区的第一纵队(杨勇纵队),第二纵队(陈再道纵队),第三纵队(陈锡联纵队),第六纵队(王近山纵队),在刘邓首长的指挥下,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就此揭开了解放战争中我军战略进攻的大幕。
随即,鲁西南战役打完,刘邓大军稍作休整,就下定决心,不要根据地,坚决向南,一路南进,直接杀向大别山!
![]()
所以,你看抗日战争,伟人是把其划分为三个阶段的。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
解放战争,则只有战略防御和战略反攻两个阶段。
为何我们要付出巨大代价,也要去大别山?依托老根据地,打歼灭战,今天消灭敌人一个旅,明天消灭敌人一个军,慢慢的不就把敌人消灭完了吗?
凡是这样想的,都是对战争不是全面了解的。
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说的就是,战争的军费开支,是极其浩大惊人的。
八路军新四军打的抗日战争,以及后来我军进行的解放战争,都是需要根据地财政进行浩大的军费支出的。
每一颗子弹,每一枚手榴弹,每一枚炮弹。。。都是要从这些来之不易的军费里面支出。比如,当时我解放区兵工厂制造一枚82毫米迫击炮弹,造价是240斤小米;而制造一发75毫米的94式山炮弹,造价是1300斤小米!
而一个中农之家,每年的生活耗费,也就是1000多斤小米。所以,一炮打掉一个中农,就是说的这意思。
![]()
这些军费,最终都是由解放区人民来承担的。如果每一次战役,都在我解放区内打,则战争破坏全部都由老解放区承担,这样解放区人民的负担非常重。
而老蒋则是通过残酷的经济手段,不断收割国统区人民的财富,和粮食,人力,用于支持数百万蒋军,向我根据地发起疯狂进攻,妄图在几个月内,踏平我解放区。
所以,要想稳住解放区的经济不至于被庞大的战争费用压垮,就要坚决的把战争引入国统区,派出一支支大军,进军国统区,直接在当地筹粮,招兵。我军吃掉国统区一斤粮食,蒋军的军粮就少一斤;我军在国统区招兵百人,蒋军的兵源来源就少百人。这样才是从战略上削弱敌人,壮大自己的第一阳谋。堂堂正正的上策。
创造出新的战场,把整个中原地区,都作为我们的战场!
率先进行战略反攻,这就是历史赋予我晋冀鲁豫野战军的神圣使命!
只要兵进大别山,就等于直接把战争的硝烟,点燃到了武汉和南京的近郊。老蒋必然要把全力进攻我解放区的兵力,进行回调。就此,也减轻了老解放区的压力。
![]()
然后,老解放区一下少了数以十万计的军队吃饭,就可以再征兵练兵,培养出第二茬野战军,用于和这些进攻解放区的军队作战。
而进入国统区的部队,则是执行外线作战任务,无老解放区作为依托,当然要面临着众多的困难。
其中一个困难,就是,新区转战,没有了成熟的军工厂系统支持,部队在初期的所有作战弹药,只能依靠自身携带的弹药来支撑。如果打了一仗,缴获的弹药比消耗的弹药还要少,那就是打了个亏本仗。
![]()
所以,刘邓大军在进入大别山转战期间,进行的大型战役不多。主要原因就是,不但缺少重武器火力,而且轻武器弹药也不敷消耗。
对此,我晋冀鲁豫老解放区,当然不能坐视不理。就要想办法,对南征大军进行各种对口支援。缺人,就调人;缺弹药,就送弹药,缺棉衣,就送棉衣。
在首批四个纵队南下后,晋冀鲁豫军区又组织了第二批南下的队伍,以晋冀鲁豫第10纵队为主,在1947年的11月,继续南下,向大别山挺进!
而此时,刘邓部需要从老解放区调一批手榴弹过去,为数18000枚。
怎么运送呢?
按照常理,应该是组织一个车队,或者是汽车,或者是胶轮马车,然后由部队护送,南下大别山。
但是,运这18000枚手榴弹,并没有采取这种常规运送方式,而是用了另外一种特殊方式。
那就是,采用人力运送。
原来,我军为了依托大别山,创建新的中原军区,不但需要大批的精兵,军火,也需要大批的地方干部。
所以,晋冀鲁豫区,就从全区抽调了3200名各级干部,编成了干部队,准备随着十纵一起南下。
跟随这3200名干部队的,还有3000多名在之前的战斗中受伤,留在老解放区养伤,如今伤愈要归队的老兵和军队干部。
上级把这3000多名老兵,和军队干部,编组为3个临时的战斗团,发给一些武器,路上也能打一打。
等于第二批南下的第十纵队,是个战斗整体,需要主要承担路上的作战任务。而这6200人的干部队和老兵队,都是临时组队,到了大别山,再由中原军区在中原全区分配工作,在这南下一路上主要任务就是走路,走到大别山。
所以,怎么运这18000枚手榴弹过去?上级就有了一个新的方案。
那就是,你们这6200人,只要平均每个人在身上携带3枚,就把18000枚手榴弹运过去了。到了地方,你们把身上的手榴弹集中交付部队即可。
当时的一枚木柄手榴弹,重量在1斤左右。每个人身上带3枚,重量也就是多了3斤。
所以,这个南下干部队的所有干部们,也就每个人分了3个手榴弹,然后一路背着手榴弹,千里行军,到达大别山,当了一次长途搬运工,为了缓解,新解放区的弹药危机,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
![]()
而干部队的所有干部们,无论原来的职务高低,也很乐意承担这样的任务,反正都是要走这一千里路,咬咬牙,就把多出的这三斤军火,送到了我军战士的手里打敌人,何乐而不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