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开卷未必有益:北大教授的“读书三策”

0
分享至


“教了几十年书,很容易养成‘好为人师’的毛病,这点我很警惕。 ”

话是这么说,关键时刻还是把持不住......我就说三句话,夸张点说,也叫“读书三策”。

● 第一句话:少读书,才能读好书。

那篇根据我2013年5月3日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演讲整理而成的《读书是件好玩的事》,初刊《读书》2013年第9期,《新华文摘》2013年21期转载,其中提及:


“过去总说‘多读书,读好书’,以我的体会,若追求阅读的数量与速度,则很可能‘读不好’。成长 于网络的年青一代,很容易养成浏览性的阅读习惯,就是朱熹说的‘看了也似不曾看,不曾看也似看了’。 因此,我主张读少一点,读慢一点,读精一点。世界这么大,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很多东西你不知道,不懂得,不欣赏,一点也不奇怪。 ”

文章最后建议,认认真真读几本好书,以此作为根基,作为标尺,作为学问储备,也作为精神支柱。不追求阅读的数量,是希望你我停下匆匆的脚步,好好欣赏路边的风景。表面上看在后退,实际上是求进取。

至于什么是“好书”,很难界定。我以前谈过,在宽容的现代人眼中,“经典”可以是临时性的——只要为一时代的读者广泛认可,即不妨冠以此称。这个意义上的“经典”,当然不像《论语》或《圣经》那样“坚不可摧”,而是需要在历史长河中,经由一系列的沉浮,再最终确定其地位。

放眼望去,你会发现,同是“经典”,二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五百年、一千年、两千年,年纪大小与含金量的高低基本上成正比。

两千年前的“经典”,也会面临阴晴圆缺,但有朝一日完全被遗忘的可能性不大;反过来,二十年前的“经典”,则随时可能因时势迁移而遭淘汰出局。

我并不主张只读五百年或一千年的经典。若真的以为“半部论语治天下”,或者“八部书外皆狗屁”,那很容易变迂腐的。新旧并置,长短结合,只要是经得起考验、略有些年纪的好书,都值得你我认真阅读。

● 第二句话,鉴赏优先,批判其次。

先说徐复观读书的故事。抗战中当过蒋介石侍从室秘书的徐复观,抗战结束后以少将军衔退伍,专心做学问,日后成为海外新儒家的代表人物。

话说1943年他到重庆的勉仁书院找熊十力先生求教。熊十力吩咐先读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徐复观说,这书我读过了。熊十力说,回去再好好读。几天后,徐复观来见熊十力,说那书我又读了,里面有好多错误,这里不对,那里不妥。

话还没有说完,熊十力拍案而起,说你这笨蛋,你滚吧,这么读书,一辈子都没有出息。读书先要看它的好处,你整天挑毛病,这样读书,读一百部、一千部、一万部都没有用。徐复观日后追忆,说这件事让他起死回生,明白该如何读书了。

五四以前的读书人,对古人太崇拜了;五四以后的读书人,又把古书太不当回事。我认为,高看古人、没有反叛精神固然不好,低看古人、整天挑毛病也不行。

单就求学阶段而言,熊十力主张读透一部经典,养成好的眼光、趣味与能力,是经验之谈。因为,无论古人还是古书,都是有好有坏,我们时间很紧,犯不着整天替古人担忧,说他如何“脏乱差”。他不好,你绕开就是了,先挑好书读,尚友古人,朝夕相处,你的学问及精神境界就会得到提升。

将来著书立说,你很有见解,说孔子什么话不对,韩愈某个观点有问题,那是以后的事情。读书阶段,你的主要任务是汲取好书中的精华,用来滋养自己,这是第一位的。至于高屋建瓴,火眼金睛,把古人批得体无完肤,那是做研究时才需要的。

● 第三句话,自家体会,文火煲汤。

同样读书,有人读书活,有人读书死,只说“开卷有益”远远不够,还得明白读书的门径与境界。常被问读书有什么窍门,我的回答很让人沮丧:最大的窍门就是别走太多的弯路。因为,世上本无不花气力而迅速成功的“武林秘籍”,你太想寻找诀窍,反而容易走弯路。

小时好学,抄了很多古今中外的读书格言。长大后发现,这些佳言隽语仅仅起到励志的作用。书还是要自己读,自己去领悟、去体会,听别人讲总是隔靴搔痒。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陆游的诗句用在读书上最合适。必须亲历实践,包括得意、张狂、挫折、碰壁等,才能有深入骨髓的真切体会。

同样读书,有立马见效的技能培训,但那是低层次的;如果目光远大,追求胸襟与学养,则必须具备良好心态,而且愿意花时间。就像广东人煲汤,火太猛,效果并不好,要文火煲出来的汤才好喝。某种意义上,读书也是这样,要有长期奋斗的准备,不能太急,不能太功利,不能有突飞猛进、日进斗金的时刻表。

不是要“经典导读”吗,为什么说这些?因为,怕你把事情想得太简单太容易了。“导读”有用,但作用有限,只是提供登山的拐杖而已。关键是你自己要读,而且真的在读,这个时候,“天时地利人和”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别人是帮不了什么忙的。

好在能看到以上不怎么励志的“丑话说在先”的,必定是读书种子,且已蓄势待发。若如是,明白前途光明,但也理解荆棘遍地,这个时候上路,才比较从容。

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俯拾即是,人们几乎随时随地都在阅读,无论是一段文字、一篇文章还是一本书。然而,读书未必有用,开卷未必有益。读书的数量固然重要,但质量更重要。

叔本华说:“真正独立思考的人,是思想上的君主。”要站在这样的思想高地上理解世界,需要长期的训练,或者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于快节奏急行的现代人来说,其实并不容易。 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的,就是能够指点迷津,让我们茅塞顿开的前辈老师,和他们作为资深读书人用一生经验所提炼总结出来的读书心法。

因此,《南方周末》特约一百多位人文学者,包括余英时、王学泰、许倬云、杨奎松、江晓原、张鸣、吴思、周濂、刘瑜……请他们向读者介绍自己的读书经历与心得。这些学界大咖的读书“谋心”的文章,汇集成一本书——《我书架上的神明》

他们选书、读书,不是人随书转,而是书随人转,书为己用。就如刘瑜在书中说: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不应该是有多少人赞美过它,而是它真的能帮助你认识当下的世界与自己。

书中学者,不仅是学有所成的学者,更是懂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的读者。138位学者,138个角度,138条选择之路,足可让读者视野大开,少走许多弯路。他们如何在懵懂读书中,寻找和确认自己口味,如何通过读书复苏沉睡的思考能力,更值得读者去发现,去思考。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购买收藏《我书架上的神明》:

来源 | 本文转载自:光明日报。作者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此稿系作者2016年3月6日于北京大学召开的“首都高校师生志愿服务:经典导读‘春晖计划’启动仪式”上的演讲稿。编辑需要,略有删减。

添加:Leonardo201031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短短30多天,荷兰体面认输,中国国运来了,美霸权史诗级大溃败

短短30多天,荷兰体面认输,中国国运来了,美霸权史诗级大溃败

罗列思维
2025-11-10 18:09:30
欲哭无泪!跌到脚踝了,南京一楼盘从9万跌到2万,学区房不吃香了

欲哭无泪!跌到脚踝了,南京一楼盘从9万跌到2万,学区房不吃香了

火山诗话
2025-11-10 08:39:37
孙铭徽与赵岩昊把四川打成笑话!关键时刻浪投打铁,这钱白花了!

孙铭徽与赵岩昊把四川打成笑话!关键时刻浪投打铁,这钱白花了!

篮球资讯达人
2025-11-11 18:05:21
四川一座特大桥垮塌,今年1月才合拢,还没通车就塌了!咋回事?

四川一座特大桥垮塌,今年1月才合拢,还没通车就塌了!咋回事?

科普大世界
2025-11-11 21:04:03
墨菲怒批冠中冠组织方:赛事安排简直卑鄙,他们对我非常不尊重!

墨菲怒批冠中冠组织方:赛事安排简直卑鄙,他们对我非常不尊重!

世界体坛观察家
2025-11-11 08:12:13
日本软银以58.3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其在英伟达的全部股份!

日本软银以58.3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其在英伟达的全部股份!

AI商业论
2025-11-11 16:45:57
维金斯空接暴扣压哨绝杀!热火加时险胜骑士 米切尔28+15+8

维金斯空接暴扣压哨绝杀!热火加时险胜骑士 米切尔28+15+8

醉卧浮生
2025-11-11 11:40:42
南宁一中学毕业生实名写自传体恋爱小说遭疯传,涉多名师生真名?教育局:已采取措施保护老师

南宁一中学毕业生实名写自传体恋爱小说遭疯传,涉多名师生真名?教育局:已采取措施保护老师

极目新闻
2025-11-11 16:58:17
宝妈高铁堵道后续!正脸曝光,知情人揭更多内幕,12306硬核回应

宝妈高铁堵道后续!正脸曝光,知情人揭更多内幕,12306硬核回应

以茶带书
2025-11-10 20:15:21
老板当众否决我的方案,三天后竞标会上,对手公司用的是我的方案

老板当众否决我的方案,三天后竞标会上,对手公司用的是我的方案

故事那点事
2025-11-09 07:20:03
公司将592吨强酸废液偷排至城市窨井等,多人获刑

公司将592吨强酸废液偷排至城市窨井等,多人获刑

澎湃新闻
2025-11-11 00:40:03
5万人紧急撤离!大暴雨!未来3天,紧急提醒→

5万人紧急撤离!大暴雨!未来3天,紧急提醒→

观威海
2025-11-11 17:26:09
小米汽车“挖孔”机盖外观专利获授权

小米汽车“挖孔”机盖外观专利获授权

界面新闻
2025-11-11 11:36:15
内马尔遭名宿怒批:“他简直是足球界的耻辱!”

内马尔遭名宿怒批:“他简直是足球界的耻辱!”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11 11:08:23
红军城方向进攻失败的俄军尸体密密麻,阵亡率高达80%~90%

红军城方向进攻失败的俄军尸体密密麻,阵亡率高达80%~90%

环球热点快评
2025-11-11 21:52:28
人到老年才明白的12个道理,别等80-90岁才明白,一切都晚了

人到老年才明白的12个道理,别等80-90岁才明白,一切都晚了

情感大使馆
2025-11-10 09:49:53
-10CM跌停,液冷第一妖股,凉凉了

-10CM跌停,液冷第一妖股,凉凉了

看财经show
2025-11-11 11:33:35
陈慧琳演唱会穿三角裤衩,五十多了合适吗?

陈慧琳演唱会穿三角裤衩,五十多了合适吗?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10 06:24:55
卡地亚晚宴,妖艳四射的巩俐和宋佳,败给了全“裹”出镜的郭晶晶

卡地亚晚宴,妖艳四射的巩俐和宋佳,败给了全“裹”出镜的郭晶晶

春秋论娱
2025-11-11 21:46:42
断货36天后,荷兰终于投降,管理权归还给中方,斯霍夫已通告全球

断货36天后,荷兰终于投降,管理权归还给中方,斯霍夫已通告全球

王姐懒人家常菜
2025-11-11 13:43:14
2025-11-11 23:24:49
游子三月三
游子三月三
提升书店行业专业度
1035文章数 559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最不建议去的三所英国大学!

头条要闻

上海阿姨存了近30年的钱提不出傻眼 银行:找不到底根

头条要闻

上海阿姨存了近30年的钱提不出傻眼 银行:找不到底根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手机
本地
房产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一加大电池机型曝光,新品蓄势待发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凌滩玉魄淬千年,诗意钢城马鞍山

房产要闻

海口湾,1300亩巨无霸地块登场!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空军发布重磅视频 多款新型战机亮相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