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谁能料到,杨振宁先生逝世还不到一个月,围绕翁帆的风波便骤然掀起。
2
10月底,网络上突然传出消息:翁帆已正式加入清华大学。许多人立刻前往清华官网查询师资信息,结果连一个以“翁”字开头的名字都未能找到。
3
舆论瞬间沸腾,嘲讽如潮水般涌来,更有甚者编造出“当年考博靠关系”的虚假说法,试图将她的学术经历污名化。
4
可事实的反转比预想更快——清华大学一纸官方声明,直接击碎了所有不实传言。
![]()
争议爆发
5
10月28日清晨,有网友发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官网“师资动态”栏目中悄然更新了一条信息:“讲师翁帆,研究方向为西方建筑史与文艺复兴建筑理论”。
6
然而这条信息仅存在不到四个小时,再次点击时页面已被删除,既无说明也无公告,仿佛从未出现过。
![]()
7
这一异常操作迅速点燃公众质疑,质疑声如海啸般席卷社交平台。
8
有人制作合成图,将翁帆的照片置于教学楼前,配文讽刺:“这位‘特殊讲师’究竟教什么?是讲授如何攀附名人吗?”
9
更恶劣的是,部分网民翻出她2011年报考清华博士的经历,声称“专业课成绩未达标,全靠杨振宁出面干预才被破格录取”。
![]()
10
谣言愈演愈烈,甚至出现了伪造的“录取名单”,翁帆的名字被刻意标红,并标注“人情特招”,谎称是内部操作的铁证。
11
有细心网友逐页查阅建筑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名录,从正教授到行政助理,均未见其名,由此断定“根本没入职”。
12
大量恶意留言随之涌入她的社交媒体账号,“滚出清华”“别玷污学术殿堂”等攻击性言论充斥评论区,令人不忍卒读。
![]()
校方回应
13
这场风波持续发酵整整七天后,11月4日下午,清华大学通过官方网站发布权威声明,措辞清晰、立场坚定,彻底澄清误解。
14
声明明确指出:“翁帆女士系我校建筑学院合同聘用制讲师,属于非事业编制岗位,不享有编制内人员相关待遇。”
![]()
15
此话一出,不少人感到意外——原来并非所谓的“铁饭碗”职位。
16
学校进一步说明,翁帆与其他三十余位应聘者一样,经历了完整的招聘流程,面试题目统一设置,评审过程公开透明。
17
至于为何在师资名单中查无此人,校方解释:非编制岗位的信息不会长期展示于主师资页面,仅在招聘公示期内短暂呈现。
![]()
18
类似做法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亦属常见,并非特例。
19
更重要的是,该岗位职责远非外界想象中的清闲:
20
一方面需承担本科生《西方建筑史》选修课程的教学任务,每周授课两节,同时负责作业批改及组织实地考察活动;
21
另一方面则专注于整理杨振宁先生遗留的学术手稿。由于其中包含大量个人符号系统,唯有长期协助整理的翁帆能够准确解读。
![]()
22
校方特别强调:“此项工作具有高度专属性,无法由他人替代,绝非普通人员可胜任。”
23
那些指责她“跨界混资历”“缺乏学术能力”的声音,恐怕连她的真实履历都未曾细看。
24
早在2011年,翁帆便成功考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师从著名建筑史学者王贵祥教授攻读博士学位。
![]()
25
十余年来,她始终深耕学术一线,完成《塞利奥论建筑》这部十六世纪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累计发表CSSCI核心期刊论文七篇,成果扎实。
26
剑桥大学去年主动发出邀请,计划于2026年聘其为访问学者,参与“中西建筑史比较研究”项目。对方看重的,正是她在西方建筑思想史领域的专业建树,而非其身份标签。
![]()
总结
27
这场喧嚣一时的争议,终随着清华的正式回应与翁帆本人的学术实力逐渐平息。
28
最初言辞激烈、扣帽辱骂的用户,如今或悄悄删除不当言论,或在评论区留下致歉文字。
![]()
29
毕竟三条硬性标准——非编制身份、全员票选录用、实行“非升即走”考核机制,再加七篇核心论文和权威翻译成果摆在眼前,谁还能说她是凭关系上位?
30
细细回望,翁帆这些年的路并不轻松。既要悉心照料晚年杨振宁的生活起居,又要坚持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但她从未以此为借口懈怠。
31
相反,她在岗位上的投入程度,甚至超过许多青年教师。
32
那些一开始就戴着有色眼镜进行攻击的人,本质上难以接受一位“遗孀”能凭借自身能力站上中国顶尖学府的讲台,总习惯性归因为“背后有人”。
33
但真正的学术圈从来不认身份,只认实力。无论出身如何,没有真才实学终究无法立足。
34
希望今后面对类似事件时,公众能多一分理性,少一些情绪宣泄。先核实信息,再判断是非,而不是仅凭一个标签就肆意批判。
35
像翁帆这样默默耕耘十年,在冷门领域积累深厚成果,最终以实力赢得认可的人,理应获得尊重,而不是承受无端羞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