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麓山的月亮》是一首以湖湘文化圣地岳麓山为意象的深情之作,作曲家唐老桠和词作者吴巧玲用音符与诗意的歌词搭建起一座连接历史与当下的桥梁。整首作品在婉转的旋律中,不仅唤起了人们对岳麓山千年文脉的追忆,更将湖湘精神、自然景致与现代情感巧妙融合,形成了一幅流动的文化画卷。
一、历史文脉的月光回响
岳麓山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山峦,更是湖湘文化的灵魂栖息地。歌词中“古老城墙旁,湘江依偎静静流淌”以极具画面感的笔触,勾勒出山水与人文交织的厚重底色。唐老桠创作的旋律在“6 6 6 6 3 2 3 2 1”这般深沉而舒缓的推进中,仿佛一步步踏过青石阶,走入湖南的历史长廊——从朱熹、张栻会讲于岳麓书院的理学传承,到近代曾国藩、左宗棠等湘军将领的经世致用,再到毛泽东、蔡和森等革命者在湘江畔点燃的星星之火,这些“前尘往事”与“英雄起航”的意象,被月光温柔地笼罩,凝结成一种超越时间的精神共鸣。副歌部分“把人们心中的理想照亮”不仅是旋律的高点,更是对湖湘文化中“敢为人先、心系天下”的精神礼赞。
![]()
二、自然、人文与现代生活的三重共鸣
这首歌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未将历史文化置于高阁之上,而是通过“红枫绿树”“温柔抚慰”等自然意象,以及“是谁在月光下深情弹唱”的现代场景,让厚重历史变得可亲可感。音乐上,如“5 5 5 3 5 6 7 6 6”这样轻盈而深情的段落,仿佛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今日登山者的肩头。岳麓山不再是教科书中的符号,而是承载着个体情感与集体记忆的活态空间——晨练的老人、漫步的情侣、访古的学子,都在同一片月光下与历史对话。这种将文化圣地重新嵌入日常生活的表达,正是湖湘精神“接地气”的当代延续,也让“心中的梦想”不再是遥远的回响,而是每一代湖南人脚下可奔赴的道路。
![]()
三、 演唱张映龙歌声醇厚富有磁性。
他曾经求学于岳麓山下,对这里的一草一木、自然人文景观满怀心情和敬仰,他把这敬仰和深情注到歌声里,完美地演绎了词曲之美。这支MV画面也构思巧妙,将岳麓山的历史人文自然之景、长沙城市现代景观(尤其是长沙夜景)、历史画面以及演唱者和乐队深情演奏四重穿插融合,使这支MV的画面极具感染力。
![]()
总而言之,《岳麓山的月亮》以音乐为舟,载着听众穿越湖湘文化的浩荡长河,又在月光的柔辉中悄然靠岸,让我们看见:文化传承从未远离生活,它就在每一次登山的脚步中,在每一次凝望湘江的眸光里,生生不息!
(音乐评论作者:湖南省数码摄像艺术协会主席胡建群)
![]()
初审:严蕾
二审:周京霞
终审:格林兰
发稿:《潇湘艺韵》编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