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刷到四川农信挂了2.5万个房产标的,我差点以为手机装错了APP——这不是银行吗?怎么比中介的房源还多?现在的银行是彻底卷疯了,放贷款不够,居然亲自下场当“房东”卖房子了!
不光是四川,吉安人常去的农行、建行、交行都在干这事,兰州银行光2025年就挂了1779套,吉林银行更猛,标的超2000个。
这波操作看得人眼花缭乱,银行到底在搞什么?
![]()
其实银行跨界当“中介”?实属被逼无奈
~别以为银行是闲得慌想赚中介费,人家这是“被迫营业”。这些所谓的“银行直供房”,说直白点就是“抵债房”——有人欠银行钱还不上,抵押的房子就被银行收了;开发商融资违约,抵押的楼盘也成了银行的资产。
以前银行收了房,都扔去法拍市场甩卖,结果今年法拍房彻底遇冷:6月份全国挂了3.2万套,成交率还不到10%,折价率都快跌破30%了。与其在法拍市场耗着,不如自己当“房东”直接卖,流程快还能多回点本。加上今年银行的不良贷款压力不小,按揭不良率涨了20多个基点,经营贷更夸张,部分银行涨超30个基点,赶紧把这些“压箱底”的房子变现,才是正经事。
![]()
划重点!银行“卖房潮”里,普通人能吃到哪些红利
刚需买房更省钱,差价最多能砍25%
这是最直接的福利。银行不是房产中介,不赚差价只图回笼资金,所以标价普遍比市场价低10%-25%。成都的一个小伙就买到了90平主城区房子,银行挂牌83万,同小区中介挂的都在100万以上,光房价就省了近20万,还没花一分钱中介费。
这个渠道买房,直接上各个银行的APP搜“资产处置”板块就行,不用跟中介磨嘴皮子,所有房源标价都是银行一口价,部分流拍的房源还会二次降价。
比如兰州农商行一套125平的房子,第一次挂165万没人买,第二次直接降到151万成交,比小区二手房便宜了近30万。这种“捡漏”机会,以前可很少见。
交易踩坑风险下降,产权更干净
买二手房特别是想捡漏法拍房的,最怕什么?肯定是产权纠纷、隐性租约等等,这些糟心事银行直供房里基本没有。因为这些房子都是银行通过司法程序收来的,早就把债权债务、产权关系捋顺了,拿到手就是“干净房”,不会出现“买了房住不进去”的尴尬。
房贷政策更灵活,困难家庭有“缓冲垫”
虽然自主协商降息不普遍,但银行对房贷客户的包容度确实在提高。比如针对收入暂时波动的家庭,不少银行都能申请“还款宽限期”(一般1-3个月),宽限期内不算逾期;还有的可以申请“阶段性调整还款计划”,像把月供里的本金和利息比例调一调,先少还点本金减轻压力。
![]()
25%差价的房子有坑吗?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不要只看红利,不看风险!
第一个坑:注意低价背后的“硬件缺陷”,8万的商住房、9.9万的刚需房看着诱人,但大概率藏在偏远地段,配套差得能让你怀疑人生。有些是老旧小区的奇葩户型,采光通风全靠“天注定”,毕竟这些房子很多是法拍流拍后转来的,没点瑕疵也不会这么便宜。
第二个坑:全款“门槛”!银行急着变现,部分房源可能会要求一次性付款,手里没点现金储备的别硬凑。就算支持贷款,审批也可能会比普通二手房严,贷款年限或许会被砍,额度也会卡得紧。
第三个坑:税费可能藏“暗雷”,虽然银行会厘清产权,但有些房子可能遗留了抵债环节的税费,比如原房主没交的契税、个税,说不定就得你兜底。签合同前一定要让银行把税费明细列清楚,最好找个懂行的朋友陪着看。
![]()
虽然银行当“房东”对刚需族,相当于多了个“特价房渠道”。看房子的核心都得“理性”:别被低价冲昏头。觉得有用就转发给正准备买房的朋友,咱们一起把钱花在刀刃上!
想获得更详细的置业建议,或交流楼市资讯,可扫描识别下方二维码,进房产资讯群(备注“姓名+电话+咨询楼盘”)!
土拍:
土拍:
工具箱:新房查房价资讯房贷计算器房产地图
声明:“吉安地产情报”致力于房产、建设等领域内容原创及精选。由本公众号推送的原创文章和加工整理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恶意侵权,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
▍综合编辑:吉安地产情报 转载请联系授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