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说不说,这日子过得是真没啥实感。
咋说呢,我感觉上一个有记忆的画面,还是国庆假期堵在高速上,看着导航上红得发紫的线路思考人生;下一个有记忆的画面,就是现在,我坐在电脑前,身上盖着毯子,手里捧着热咖啡,对着一屏幕的“双十一大促”链接发呆。
秋天,好像就这么被快递信息给跳过了呢。
为啥我又开始研究这些了呢,因为最近我发现了一个极其恐怖的事情——我的桌面,快被充电头和数据线给淹没了。给手机充电的、给笔记本供电的、给耳机续命的、给智能手表回血的……几乎每个设备都要配一个充电头,每个充电头都拖着一根线,盘根错节,最后汇集到一个早就超负荷的排插上。
看着难受不说,每次出差收拾行李,那更是一场灾难。生怕漏带一个,到了酒店就得面临电量耗尽的社死瞬间。
这种“充电焦虑”,我估摸着不是我一个人有,想借双十一整点配件的,肯定也不止我一个人。
![]()
(图源:京东)
现在问题就来了,面对市面上这些功能吹得天花乱坠的充电配件,很多人估计脑子里塞满了一堆问号:这玩意儿真有用还是纯噱头?各种新技术、新协议满天飞,到底要怎么选?哪个牌子最靠谱?
别急,趁着双十一这波大促,我给各位好好梳理了一下充电配件这块儿。这篇内容,我就把这事儿从头到尾给你捋清楚。
多合一充电器,差旅通勤必备之选
先问各位一个问题,你是不是每天都要背着笔记本电脑上下班,或者是个三天两头就要出差的空中飞人?
对于这类用户来说,充电器的核心诉求就两个字——便携。要小、要轻、要多功能,最好一个就能搞定手机、耳机和轻薄本。所以,百瓦以内,尤其是65W-100W这个功率段,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所以我推荐的第一款产品就是——
1、安克65W三口超能充:小巧、可靠
作为充电配件界的老大哥,安克的产品你可能觉得有点小贵,但用起来是真的省心。
这款安克65W三口超能充,就是典型的安克风格。
性能方面,65W的总功率,采用了安克自家的GaNPrime技术,核心优势在于它的动态功率分配。2个C口和1个A口,当你同时给多个设备充电时,它能智能识别哪个设备更需要补电,优先把功率给到它。
比如笔记本插上时,C口可以单口满血输出65W;同时插上手机,它会自动分配为45W+20W,保证两个设备都能高效快充。
![]()
(图源:京东)
当然了,它最大的卖点其实是安心。
安克在温控和安全性上下的功夫,是很多品牌比不了的。你用它给设备充一晚上,第二天早上摸上去也只是温热,完全不烫手。这种稳定性,对于经常需要在酒店、机场等未知充电环境下使用的差旅人士来说,至关重要。
要说不足的话,主要就一点吧,65W的总功率,在同时充三个设备的时候,会显得有些捉襟见肘,笔记本的充电速度会明显下降。
价格方面,目前官方价77元,多配一条Type-C线,到手价也就100元出头。
2、倍思Nomos 100W伸缩线充:精致的设计感
如果你觉得65W不太够用,想要一个同样小巧但性能更猛的。
那么,作为数码配件界的设计先锋,倍思这款100W伸缩线充电器绝对是今年的明星产品。
![]()
(图源:京东)
性能方面,这玩意儿是真能打。在和安克几乎相同的体积下,它把总功率干到了100W,单口使用时,Type-C口最高能输出100W,可以满速喂饱大部分的轻薄本甚至是一些游戏本。
同样是2C1A的接口配置,但还多了一根伸缩线,这意味着你可以用它同时给MacBook Air、iPhone、AirPods和Apple Watch快速充电,堪称以一敌四。
最重要的,我觉得还是倍思的设计感和技术创新。它采用了第六代氮化镓技术,能量转化效率更高,所以才能在小体积内做到大功率,磨砂和亮面的拼接设计,加上多种时尚配色,颜值这块儿拿捏得死死的。
稍稍遗憾的是,可能是为了极致的堆料,它的发热控制相比安克会稍稍逊色一些,高负载运行时温度会高一点,但也算在安全范围内。
至于伸缩线的耐用性...这点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价格方面,双十一到手价杀到240元左右,价格依然不算便宜,但体验上还是值得一试的。
高功率桌面充,一体化的智能桌搭
如果说多合一的充电器解决的是在路上的焦虑,那么高功率桌面充,瞄准的就是我们那张方寸之间的桌面。
你别说,桌面充电站这个品类,今年可以说是突然就火了。
原因倒也简单,传统的充电模式,即排插+充电头+数据线,在这个充电设备越来越多的时代,确实显得有些杂乱且过时了。
在这个情况下,厂商另辟蹊径,给我们创造了一种新的需求——一个能把所有充电需求“化零为整”的桌面充电站。比起一个单纯的充电设备,这玩意还兼顾了提升桌面美学的价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桌搭幸福感的关键一环。
这类产品,就是为那些设备众多、追求效率和桌面整洁的“强迫症”玩家、数码发烧友和内容创作者准备的。
1、安克Prime 240W屏显充电站:能打又好看
如果你想一步到位,直接拿下一款毕业级的选择,那么安克这款Prime系列的桌面充绝对不容错过。
废话不多讲,直接看亮点。
![]()
(图源:京东)
性能方面,240W的总功率,已经是目前消费级市场的性能天花板。3C1A的接口配置,其中一个C口支持最新的PD 3.1协议,单口最高能输出140W,这意味着它可以满速驱动苹果最新的16英寸MacBook Pro,这可是很多桌面充电器都做不到的。
然后就是它堪称“万金油”的协议兼容性。除了PD协议,像高通的QC、华为的SCP、还有高压PPS和融合快充UFCS它基本都支持,还能通过OTA更新快充协议。
![]()
(图源:京东)
当然了,它最大的卖点是那块彩色的智能显示屏。
这块屏幕可不是摆设,它能实时显示每个接口的输出功率和总功率,也有各种风格的屏保时钟、交互菜单等。
对于数码爱好者来说,这种“一切可视、一切可控”的极客范儿,吸引力是致命的。
要说不足的话,主要就两点吧。第一是贵,安克Prime系列的价格一直都挺自信的;第二是缺乏了对小米私有协议的支持,不知道之后能不能补上。
价格方面,双十一配合平台大额券,能做到673元左右。
2、绿联200W桌面充电站:实用万能插座
如果你觉得安克的接口还是太少,自己的设备可远不止这些。那么绿联这款200W桌面充,或许就是为了解决你的终极痛点而生的。
![]()
(图源:京东)
性能方面,200W的总功率,配备了夸张的6C2A,总共8个接口。
这种接口数量,让它更像一个万能插座。别说你一个人的设备,就算是你和你对象的手机、平板、电脑全插上,都还有富余。它的C1/C2/C3口最高支持100W PD快充,驱动大部分高性能轻薄本和游戏本也毫无压力。
最重要的,我觉得还是它的实用性和性价比。
它没有花里胡哨的屏幕,把所有成本都用在了充电配置和接口数量上。除了PD协议,诸如PPS、UFCS、QC、FCP、SCP等快充协议它也基本都支持,只要大概记一下每个接口对应额功率,基本都给你一个不错的快充体验。
对于设备杂又多的用户来说,这种体验确实要省下不少心。
稍稍遗憾的是,各大安卓厂商的私有快充协议它基本都不支持,而且接口之间支持的功率也存在较明显差别。
价格方面,双十一到手价263元,性价比直接拉满。
新国标充电宝:你的续航护身符
该说不说,上面聊的那些氮化镓充电头,确实解决了固定场景下的所有问题。
但人是活的,总不能一直把自己焊在工位或者酒店房间里吧。
就我的体验来说,总有些时候,比如在赶往机场的出租车上,在信号不好的高铁上刷短视频,或者是在景区里疯狂拍照,眼瞅着手机电量从20%滑向红色警告,但方圆十里都找不到一个插座。这种电量焦虑,才是最磨人的。
所以,一个安全、便携、又能打的充电宝,就成了我们数码行囊里最后的“护身符”。尤其是今年开始强制执行新国标3C认证后,能上飞机的充电宝,在安全性和规范性上都让人放心多了。
我今天推荐的,就是两款通过了新国标认证的选手。
1、安克任逍遥三合一能量棒:是充电宝,也是充电头。
如果你是一个懒癌晚期患者,或者是个追求极致整合的装备党,那么安克这款与《黑神话:悟空》联名的任逍遥能量棒,你绝对会一眼爱上。
这玩意儿最大的亮点,就是它“三合一”的形态。
它首先是一个10000mAh的充电宝;其次,它自带一个可折叠的AC插脚,可以直接插在墙上给自己充电,这时候,它就变成了一个双口充电头,可以优先给手机充电;最后,它还很鸡贼地集成了一根Type-C输出线。
![]()
(图源:京东)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出差或者短途旅行,真的可以只带它一个东西就够了。
白天出门,它是充电宝,给你续命;晚上回酒店,把它插墙上,它一边给自己“回血”,一边变成充电器给你手机充电,第二天早上又是双双满电,就连数据线都帮你省了。
要说不足的话,主要就一点吧。无论是当充电宝用还是当充电头用,它的C口最高都只能提供30W的输出功率,也就是给iPhone充个电了。
价格方面,安克加上《黑神话》这个顶级IP,价格肯定不便宜,双十一配合平台补贴,到手价是299元。
2、酷态科10号超级电能棒mini:性能小钢炮
如果你觉得上面那款三合一还是有点臃肿,出门只想带一个能揣进口袋的充电宝。
那么,作为数码发烧友圈子里今年很火的性能小钢炮,酷态科这款10号超级电能棒mini绝对值得一试。
![]()
(图源:京东)
要说卖点嘛...首先,这玩意儿在巴掌大的体积里,塞进去了10000mAh电池容量。
不仅如此,它的单C口输出功率,居然直接干到了55W。除了PD协议,他还支持一系列私有协议,市面上大部分手机都能激活45W以上的快充,甚至还能给你的MacBook Air或者其他轻薄本进行应急供电,充电速度比很多原装充电头都快。
最重要的,我觉得还是它对体积和性能的平衡。
它的外形设计就像一个稍大一点的士力架,可以轻松塞进任何口袋或者包里的小隔层。同时,酷态科标志性的标志性设计和电量数显屏也得到了保留,让你能清晰地看到充电功率和剩余电量。
这款产品我自己也有买,实际体验下来,电池容量应对出行基本没啥问题,小米自家的55W快充和90W快充也拉不开太大差距,除了仿金属的塑料机身有点粘手和这块数显屏是库存货外,用起来是真的没啥毛病。
价格方面,酷态科向来是把性能焊死,价格亲民。双十一到手价能做到127元,是小体积、大功率充电宝里的不二之选。
总结
要问如今的消费者,在选购充电配件时到底都关注些什么?
即便是我这个玩了十几年数码的老鸟,也能大概给出个差不离的答案——
首先是功率,其次是便携,最后是安全。
要功率,是因为我们的设备越来越多,充电速度越来越快,一个能打的全能选手远胜过一群杂兵;要便携,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半径在扩大,需要在不同场景间无缝切换,轻装上阵是刚需;要安全,是因为充电这事儿天天都在发生,一个稳定可靠的充电器,是对自己几千上万块的数码设备最基本的负责。
所以我今天筛出来的产品,都是在这三个维度上,找到了精准卡位的好东西。
说点实在话,真心建议哦。如果你还在用着买手机送的那个充电器,不妨趁着双十一,给自己升级一套新的充电配件吧。
相信我,这笔投资带来的体验提升,绝对是“质”的飞跃。这些产品不仅能让你的桌面更整洁,行囊更轻便,更能把你从无尽的电量焦虑中解放出来。
毕竟,时间这么宝贵,又有谁愿意浪费在漫长的等待上呢?
史上最早双11全面开启!
AI与电商深入融合,即时零售全面爆发,大消费浪潮如火如荼,2025年双11注定意义非凡!
雷科技双11·2025专题,聚焦平台动向、品牌战报、好物推荐、电商趋势,立体呈现电商零售年度盛事,敬请关注!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