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鲜战争进入尾声之际,美军仍不愿收手。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时10分,板门店停战协议正式签署,中朝代表与美方在协议上落笔,这份文件标志着三年鏖战暂告一段落。协议规定,当晚22时生效。
在此之前,美军加紧动作,试图在最后窗口期捞取最后利益。中国东北边境上空,志愿军阵地严阵以待,早有预判美方可能狗急跳墙。事实证明,这种警惕并非多余。
![]()
美军出动53批次、324架飞机,深入中国领空达110公里之深,炮火倾泻,意图扰乱中朝阵地秩序。
志愿军炮兵迅速反击,击落多架来犯之机,保卫了边境安宁。这场停战前夕的空中入侵,不仅暴露了美帝扩张野心,也为后续悲剧埋下伏笔。
美军飞行员拉尔夫·谢尔曼·帕尔,正是这场入侵的直接执行者。帕尔早年加入空军,二战期间被派往阿拉斯加执行巡逻任务,未见大战硝烟。
![]()
朝鲜战争爆发,他主动请缨,首赴前线驾驶P-51野马式战斗机,执行低空扫射任务,仅击落一架敌机。
1951年返回本土,转训F-86佩刀式喷气战斗机,花两年时间苦练编队战术和高空追击。
1953年5月,他第三次奔赴朝鲜,隶属第335战斗机中队。短短数月,出动47次,击落9架米格-15,跻身王牌行列。
空军内部视其为“米格杀手”,但帕尔对九杀并不满足。他瞄准双料王牌标准——十杀,这份执着驱使他不顾停战大局,伺机而动。
停战协议签署当日,他率领4架F-86,从金川基地起飞,潜入吉林省上空,专为个人战机猎杀目标。
![]()
当日中午前后,帕尔的编队穿越鸭绿江,绕过新义州,直扑中国东北腹地。吉林上空,云层被机群撕裂,F-86的引擎轰鸣回荡。
地面志愿军雷达捕捉到异常信号,但鉴于停战在即,边境值班人员判断美机不会贸然深入,未立即通报空中目标。
这架伊尔-12运输机,本是苏联海军例行航班,从旅顺港起飞,目的地海参崴,载运21人返回本土。机上6名机组人员负责飞行,12名太平洋舰队军官携带公文,3名军医随行携带医疗物资。
![]()
这架飞机从未参与朝鲜战场,从起飞到途中,一切按部就班。起飞前,一名上校军官因私事迟到15分钟,机组未再等待,直接离港,那人因此逃过一劫。
帕尔编队锁定伊尔-12后,未作任何辨识,便发起攻击。F-86的6挺12.7毫米机枪齐射,曳光弹撕裂运输机左翼引擎,金属碎片四溅,黑烟滚滚。
伊尔-12机身剧震,高度急坠,机组试图稳住航向,但第二轮弹雨接踵而至,子弹穿透机体,造成119个弹孔。
![]()
飞机失控倾斜,扑向猫耳山脉,残骸砸入密林,火势吞没一切。21人无一生还,搜救队两天后抵达现场,确认全员遇难。
美军入侵路径清晰,从金川起飞,经鸭绿江,深入吉林110公里,这已构成对中国领空的公然侵犯。
中国空军虽未直接拦截,但情报系统记录全过程,上报中央,暴露了美方停战前的贪婪本性。志愿军阵地虽遭轰炸,弹坑累累,却凭借预先部署,反击有效,伤亡控制在最小范围。
![]()
事件曝光后,苏联震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高层迅速反应,次日向华盛顿发出严正抗议,指责美军入侵中国领空,屠戮无辜运输机。苏联要求赔偿一架伊尔-12价值及21人损失,总计186万美元。
这笔数字基于飞机造价和人员抚恤,合情合理。美方却矢口否认,坚称击落发生在朝鲜境内,坠机系意外所致。
国务卿约翰·福斯特·杜勒斯起草回应,表面道歉,强调无意扩大冲突,却避重就轻,未提入侵中国主权的事实。
![]()
为平息事态,美军仅将帕尔调离飞行岗位,无任何实质惩戒。他反而领取双料王牌证书,继续享受军中荣耀。
五角大楼内部审查飞行日志,确认帕尔行动系自发,未获上级明令,却以“英雄”论处,纵容其野心。
苏联岂能咽下这口气。美方推诿,不仅拒绝赔偿,还试图将责任推给“情报偏差”。杜勒斯在国会辩解时,反复强调“意外”,却难掩尴尬。
中国作为事件发生地,第一时间表达支持苏联立场。东北边境搜救中方人员,抬出遗体,覆盖白布,运往军营安葬。
![]()
苏联派员赴华慰问,克格勃调查弹孔,确认F-86弹道痕迹。这起空难,非战场摩擦,而是美帝对中苏友好的蓄意挑衅。苏联公开宣布,将诉诸海牙国际法庭,同时警告采取对等措施。
战斗民族的血性在此显现,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加紧警戒,空军基地米格-15整备待发。7月28日,苏联媒体刊登坠机细节,标题直指美帝暴行。中国东北民众闻讯,志愿军战士加强哨所巡逻,边境恢复高度戒备。
![]()
两天后,苏联回击如期而至。1953年7月29日凌晨,日本海域雾气笼罩,美军一架RB-50G超级堡垒侦察轰炸机从横田基地起飞,编号46-044,绰号“小红屁股”。机组17人,任务侦察苏联沿海,机身挂满相机和电子设备,引擎低吼掠过海面。
苏联远东空军雷达站捕捉信号,海参崴基地两架米格-15迅速升空拦截。飞行员阿纳托利·佩列瓦洛夫和尼古拉·科托夫检查武器,滑出跑道,直追目标。
![]()
米格-15速度达1100公里每小时,很快逼近RB-50尾部。苏联通过无线电发出三次警告,要求美机离开领空。美方回应含糊,继续航线,尾炮手进入战斗位置。
领头米格靠近右侧时,RB-50突然开火,子弹击碎苏联挡风玻璃。佩列瓦洛夫未退缩,猛拉操纵杆,从后上方锁定,37毫米炮弹撕开美机右翼根部,爆炸碎片四散,燃料泄漏引燃火舌。
![]()
RB-50机身剧震,警报大作,飞行员斯坦利·K·奥凯利拉起机鼻试图爬升。科托夫的米格从左翼包抄,23毫米机枪密集扫射,打穿油箱,火光窜入舱内。侦察设备砸落,无线电员发送求救信号。
RB-50翼展断裂,机尾分离,从7000米高度螺旋下坠,海水迎上,残骸砸出巨浪。7人当场丧生,另数人溺水,仅无线电操作员约翰·罗什上士幸存,被苏联搜救艇捞起,押解至西伯利亚劳改营。罗什度过数月铁窗生活,直至1954年经交换释放。
![]()
华盛顿获悉后,国务院一片混乱。艾森豪威尔总统质问情报失误,美方致电莫斯科,斥责苏联“海盗行为”,要求赔偿飞机及人员损失。苏联外交官回应冷峻,坚称RB-50入侵领空10海里,自卫反击,与先前无关。
莫斯科报纸刊登击落通报,直指美帝挑衅。双方外交照会往来数周,美方叫嚣无效,苏联也收起赔偿诉求。事件就此尘封,冷战棋局微妙转移。中国东北边境恢复平静,志愿军拆除临时工事,炮管冷却。
![]()
此事凸显了帝国主义入侵的侵略本质。美军停战前夕,投弹逾千吨,志愿军阵地虽有准备,反击击落数架,却仍留弹坑累累。伊尔-12坠地,猫耳山林间,军官公文散落,军医箱碎裂,药品洒一地。中方搜救人员目睹惨状,铭记于心。
苏联复仇,不仅是为己雪耻,更是为维护中苏同盟尊严。这份铁腕回击,震慑了美帝气焰,也为中国提供了宝贵支持。
![]()
历史长河中,此事如镜,映照冷战铁幕下的空中较量。美军双料王牌光环下,藏着对中苏主权的践踏。苏联战斗民族作风,彰显了维护正义的决心。中国志愿军在炮火中守护家园,铸就了不屈脊梁。
今日,东北边境绿意盎然,猫耳山见证了那段峥嵘。事件虽尘封七十载,却永为后人警钟:侵略者必遭反噬,和平需集体维权。中国崛起之路,正以此为鉴,铸剑为犁,强国强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