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战争部长皮特·赫格赛斯(Pete Hegseth)最近的一番讲话引发热议。开场时,他说美国当下有一个“外部敌人”,它的形象是这样的:一个计划经济堡垒、跨越时区和大陆、残酷而无情、扼杀自由思想的对手。
场下皆以为他在说苏联、甚至可能是中国。可到最后,他把矛头一转,称“真正的敌人并非外部国家,而是就在美国眼皮子底下的五角大楼官僚体系。”
赫格赛斯指出,五角大楼的官僚体系庞大而臃肿,决策流程繁复,层层审批让军事行动迟缓。每一笔军购、每一次部署,都需要经过无数签字、无数表格、无数委员会审查。对于前线士兵来说,这种“内部的拖沓”可能意味着关键装备迟迟无法到位,上阵打仗的时候会有很大风险。
![]()
这种官僚主义不是简单的低效率,而是“隐形敌人”,它消耗资源、拖慢行动速度,让美军的效率远低于潜力。
赫格赛斯的吐槽不是空口说白话,美国军工体系里的很多大项目,花钱多、交付慢,正好印证了他的这个观点。
比如说F-35战斗机,原预算约3960亿美元,如今总成本超1.7万亿美元(含维护和升级)。如此高昂的成本之下,交付的飞机还存在软件漏洞、发动机故障,部分批次甚至无法投入战斗的问题。这一项目成为美军工浪费的典型案例。
再看看福特号航母,原本预算128亿美元,结果花了超过137亿美元。新装备老是出问题,造船和调试都拖很久,航母的真正战斗力反而严重受限。
还有MRAP装甲车和无人机项目。花大钱买装备,一辆就要五十万美元以上。无人机种类太多,维修麻烦、训练复杂。花了这么多钱,前线士兵的战斗力反倒与成本成了反比。
这些例子显示,美国军工体系虽庞大、技术领先,但高成本、低效率已成为制度性问题。
我们都听过一个词:旋转门现象,说的就是美军工企业和政府高层人员频繁互换岗位,导致利益绑在一起。如此一来军方容易优先选择熟识的大公司、签大合同,而不一定考虑成本效益。
![]()
比如美前防长奥斯汀在退休后直接进入了防务承包商 Raytheon Technologies 的董事会。
一份报告指出,截至 2021 年,至少有672美国政府退休人员,退休后直接进入大型防务承包商工作,担任的职位大多是面向美国政府的公关。
这样一来回头看,赫格赛斯的潜台词其实是:苏联已经解体了,中国虽然厉害,但问题不在中国。真正让美军变弱、反应变慢的,是五角大楼里面的官僚和庞大体系。这比外面的国家对美军的威胁更直接、更致命。
换句话说,真正威胁美军和国防安全的,不是外部敌对国家,而是内部的官僚主义和程序繁复。
赫格赛斯自己当过兵,去过伊拉克和阿富汗,所以很了解士兵在前线的困难。他在福克斯新闻做评论员时习惯夸张、讽刺地说话。
![]()
这次演讲就是先假装在说外敌,让大家以为说的是苏联亦或是中国,结果一转头把问题指向五角大楼内部的官僚体系和浪费现象。这是因为开场说“外敌”——比如苏联、中国——大家下意识会提高警觉,注意力瞬间集中。毕竟美国人对“国家安全、敌国威胁”这种话题天然敏感。
倘若赫格赛斯开场直接讲五角大楼官僚体系,可能会被当作私人抱怨或“内部闲话”,不容易引起场下重视。这种话术安排,让美国人意识到,外部战争可以防备,但真正拖慢美军步伐、消耗资源、威胁士兵安全的,却往往是眼皮子底下的体制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