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秋后昼夜温差大,不少糖友 “药没停、饭减量,血糖仍忽高忽低”。
其实抓住晚餐、运动、睡前三个关键节点,血糖就能逐步回归正轨。今天,邀请控糖专家杨小红主任和大家聊聊应该怎么做。
一、晚餐 “吃对顺序”,比少吃更管用
夜间代谢慢、胰岛功能减弱,晚餐需注意:
避升糖陷阱:拉黑白粥、白米饭、油炸菜,避免血糖骤升。
按 “汤菜肉饭” 吃:先喝清淡蔬菜汤,再吃半斤绿叶菜(如菠菜、西兰花),接着吃掌心大瘦肉 / 豆腐,最后吃拳头大杂粮饭(糙米 + 燕麦佳),7 分饱即停。
二、餐后动一动,血糖 “降得快”
餐后 1 小时是血糖高峰,轻运动可助肌肉消耗葡萄糖:
基础款:小区快走 30 分钟(速度以能正常说话为准),比久坐多降 15% 血糖。
进阶款:骑自行车、打太极拳 20 分钟,护关节且增胰岛素敏感性。
提醒:运动前测血糖,低于 5.6mmol/L 先吃半片面包,防低血糖。
![]()
三、睡前泡脚 “加料”,暖身又稳糖
秋冬糖友易手脚冰凉,晚饭 2 小时后,用 40℃左右温水(没过小腿肚)泡 20 分钟,加一小把花椒、半勺盐,可通经络、促循环,提升葡萄糖代谢效率,还能改善睡眠。
最后想说,控糖需抓 “基础”,坚持这 3 件事一周,可见血糖波动减小、晨起头昏缓解。秋冬是调养黄金期,现在行动,开春能收获更稳血糖。
(注:本文为健康科普,具体方案需结合个人情况,遵医嘱调整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