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屋内,58岁的老王像往常一样睁开朦胧的双眼。身为一位有着近30年烟龄的大叔,每天早上他都习惯点上一支烟。
可最近,他突然注意到,自己的同龄“烟友”中,很多人一觉醒来总要咳嗽半天、喉咙沙哑,甚至胸口发紧,而自己却很少有类似症状。
这不禁让他心生疑惑:“难道我抽了这么多年,还能‘侥幸’拥有健康的肺?”每次体检时,医生总是建议戒烟,说长期吸烟最容易损伤肺部。
![]()
但老王心里却嘀咕:“真有那么严重?”究竟,经常吸烟的人,醒来后没有哪些症状,说明“肺”还算健康?背后的医学依据又是什么?尤其是第三点,很多人往往会忽略,值得每个烟民警醒。
吸烟对身体危害早已是共识,但不少人对“早起体感”与肺部健康的关联却知之甚少。其实,早晨醒来时的几种“异常表现”,往往是肺功能悄悄拉响的“警报器”。
近年来,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发布的研究指出,长期吸烟人群,每天清晨若反复出现咳嗽、胸闷等症状,肺功能损伤概率显著增加。
相反,如果起床后没有明显不适,往往说明肺部自我修复能力尚可。不过,这些表面“平安”的迹象,是否真的代表“肺”还健康?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一项横断面队列数据显示,重度吸烟者只要同时符合以下3个清晨特征,肺功能长期障碍的风险可大幅下降(下降幅度约12.6%)。
![]()
以下3种症状,如果你都没有,可以适当放心,但如果出现,建议重视。
第一,无持续性咳嗽或晨起剧烈干咳
哈佛大学一项跨国样本研究发现,有吸烟史的中老年人,若每日晨起反复咳嗽持续超过8天,慢性阻塞性肺炎(COPD)及气道炎症的发生率显著上升。临床显示,80%慢阻肺患者在发病初期,晨起咳嗽和咳痰是最早、最常见的信号。
![]()
若你每天早晨醒来时气道通畅、未伴有持续性剧烈干咳,那么肺部炎症反应可能相对较轻。但需要注意,个别长期吸烟者因气道敏感度下降,即使肺损伤并不表现为典型咳嗽,不等于完全无事。
第二,清晨没有憋闷、气短、胸口闷痛
据《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数据,吸烟者出现晨起胸闷、呼吸费力,往往提示支气管通气功能受损,气体交换效率下降,尤其在秋冬交替时节更为明显。
如果连续一周早上都没有气短、胸闷“吸不饱气”的体感,且日常锻炼无明显乏力等症状,则说明肺换气功能还算正常。
反之,若早起活动便喘不上气,或睡觉时有阵发性胸闷、呼吸困难,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检测肺功能和心脏状况。
![]()
第三,没有晨起喉咙异物感、粘痰或容易沙哑
这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信号”。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团队研究发现,长期吸烟者若晨起频繁感觉喉咙有异物感、需要清嗓子、口水混杂黄白痰液,或晨间声音嘶哑,提示上气道及声带黏膜处于慢性炎症或轻度纤维化阶段。
正常健康的气道清晨应无大量分泌物堆积,声音依然通畅、不发哑。“咽干、痰多”,往往正是肺部自净能力下降的标志。
如果你每天起床喉咙清爽、声音正常,并能顺利说话、咽口水,说明肺部黏膜尚未受到显著损伤。
![]()
肺病的隐匿损伤常比想象更早“埋伏”身体。即使短期内无不适,也存在健康风险积累的隐患。对此,呼吸科专家建议以下自检及调养方法:
每年至少一次正规医院肺功能筛查。可借助肺功能测定仪(FEV1、FVC等指标)检测实际肺部状况,更早发现无症状期的功能变化。
养成晨起深呼吸及温水漱口的习惯,有助“唤醒”呼吸道、辅助痰液排出。最新研究显示,每日清晨5-10分钟腹式呼吸,可提升肺活量8%左右。同时,选择慢走或轻度伸展等适度运动,有利于促进全身氧气循环。
依然建议逐步减少吸烟频率。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完全戒烟后肺部自愈能力提升达20%-30%,慢阻肺及肺癌风险随之下降。即使短期难以完全戒断,持续减少数量也能显著缓解肺部“工作负担”。
饮食方面,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E等抗氧化食物,如深色蔬菜、柑橘类水果,抵御慢性氧化损伤,并保持良好睡眠作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