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医生提醒:这5种情况不用做肠镜,不要被以健康的名义忽悠了

0
分享至



李大爷今年刚满58岁,平时身体一直不错,除了偶尔肚子不舒服,很少进医院。

可邻居们最近都在传:“年纪一大就该做肠镜,不然肠癌找上门,后悔都来不及!”每次晚饭后,小区里都多了一项热门聊天内容,谁去医院查了新项目,谁提前预防了什么疾病。

李大爷的儿女听了也开始担心,非要他定个日子去检查,心里一直犯嘀咕:“是不是不查反而落后了?”

可上周去社区医院挂号时,门诊医生检查后反而说:“有些情况其实不用做肠镜, 多查反而可能带来不必要麻烦。”



一时间,李大爷疑惑更重什么情况该查?什么又是健康机构的推销套路?是不是“查得越多越健康”?今天,我们就来还原肠镜检查的真相,帮你避开误区,别再被所谓的“健康预防”绑架。

到底什么人才真正需要做肠镜?哪些情况又是根本没必要?别急,尤其是第4条,很多中老年人都想不到。

肠镜检查,作为发现早期肠癌及息肉的“利器”,这几年被不少健康体检中心推得火热。可你知道吗?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发布的最新版《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明确提出,并非所有人都要做肠镜,更不是一到年龄就自动“解锁”这一项。

权威数据显示,我国45岁以下无高危因素普通人群,经过多年随访,结直肠癌发病率不足0.03%。而肠镜作为一项有创检查,虽然属于常规操作,但不代表零风险。



举个例子,有患者检查前无任何指征,仅因“害怕得癌”反复筛查,结果意外出现肠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这种“过度预防”反而害了自己。

熬夜、饮食杂乱偶发腹泻,就一定要查肠镜?严格来说,诊断有科学分层:

没有肠癌家族史、慢性肠道症状、排便习惯突然异常的中老年人,如果只是一两次腹不舒服,根本谈不到做肠镜。

年轻人偶发腹泻,更大概率和肠易激综合征、饮食油腻有关,提前盲查意义不大。在国外,欧美指南甚至建议普通健康成年人,根据评估5-10年查一次即可,有症状才酌情提前。

是不是拒绝肠镜,就代表放弃了预防?恰恰相反,科学筛查才是关键,这些信号,才是真正“警报”:

最近半年内排便习惯明显改变。如持续便秘、血便、或者大便变细。



体重无故下降超过5公斤,未控制饮食也不解释;有肠癌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伴有慢性腹痛、腹胀,药物治疗无好转;查出肠道息肉、慢性肠炎等疾病随访需求。

而没有这些高危因素,单纯体检、消化不良,无需频繁做肠镜。盲目跟风、频率过高,一则增加心理负担,二则带来经济和身体上的多余消耗。

数据显示,每增加一次无明确指征的有创检查,意外并发症发生率提升至0.02%以上。更有医院统计,普通对象每5000人中,有1-2人会因盲目筛查引发穿孔、感染等不可逆转的后果。

没有肠癌家族史,体检无异常,年龄低于50岁的人群

常规建议从50岁开始筛查,45-50岁以下且无家吾史、无异常情况人群,查肠镜收益极低,临床检出率低于0.01%。



偶发腹泻、便秘,但症状快速自行缓解

临时腹泻多为饮食、应激相关,不用着急做有创检查,观察和改善饮食生活即可。

仅因工作压力大出现焦虑性肠道反应

精神压力引起的肠功能紊乱与肠癌无关,对症调理更有效。

无任何症状,仅因“家人、单位同事都在查”随大流做体检

这种“健康焦虑型”筛查,不但无效,还会加重经济和心理负担。尤其是第4条——“健康群体过度筛查”正成为近年来中国体检乱象之一。

既往已经做过合格肠镜,且检查结果完全正常的短期复查

肠道健康人群推荐5-10年复查一次,频繁重复无收益,甚至有创伤风险。

均衡膳食:每天蔬菜水果300-500克,粗粮占主食三分之一;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快走或轻松锻炼,促进肠蠕动;良好作息:少熬夜,不暴饮暴食,避免肠道受损;关注体重:控制腹围,减少高热量、高油脂饮食;及早就医:发现持续腹泻、便血,应及早专业就诊。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日本专家对比中日军事实力:若发生空战和海战,还是日本更强?

日本专家对比中日军事实力:若发生空战和海战,还是日本更强?

云上乌托邦
2025-09-04 11:45:33
驾驶证不再是12分?车辆将不再年检?交警:有车没车都需要了解下

驾驶证不再是12分?车辆将不再年检?交警:有车没车都需要了解下

李博世财经
2025-11-14 14:23:08
卓伟曝著名男星离婚已不可挽回,更多猛料曝光网友锁住目标,炸了

卓伟曝著名男星离婚已不可挽回,更多猛料曝光网友锁住目标,炸了

阿伧说事
2025-11-15 09:13:41
全线崩溃!比特币、黄金、科技股无一幸免!

全线崩溃!比特币、黄金、科技股无一幸免!

米筐投资
2025-11-15 07:09:03
2.7万亿电诈大佬的佘智江:给老乡发红包时,妙瓦底有人正被关水牢

2.7万亿电诈大佬的佘智江:给老乡发红包时,妙瓦底有人正被关水牢

热风追逐者
2025-11-14 09:54:50
江苏一市纪委监委通报:刘滔被查,涉嫌严重违法

江苏一市纪委监委通报:刘滔被查,涉嫌严重违法

大象新闻
2025-11-15 07:54:02
官方提醒国人“避免前往”:日本旅游雪上加霜?

官方提醒国人“避免前往”:日本旅游雪上加霜?

环球旅讯
2025-11-15 09:58:16
薛剑“越战越勇”!当众提出“中国有权驻军日本”,高市向G7告状

薛剑“越战越勇”!当众提出“中国有权驻军日本”,高市向G7告状

云上乌托邦
2025-11-15 15:03:13
U22国足vs韩国:汪士钦拜合拉木先发 依木兰替补

U22国足vs韩国:汪士钦拜合拉木先发 依木兰替补

体坛周报
2025-11-15 18:51:11
一位7年护工自白:只要老人进了养老院,九成以上就再也回不了家

一位7年护工自白:只要老人进了养老院,九成以上就再也回不了家

小怪吃美食
2025-11-14 08:01:04
借贷13万元最终要还1260万元?成都一“套路贷”犯罪团伙被打掉

借贷13万元最终要还1260万元?成都一“套路贷”犯罪团伙被打掉

封面新闻
2025-11-15 12:53:02
泰国王后衣袂扬,两天三衣会中文会开飞机,黑金战袍配小火炉美炸

泰国王后衣袂扬,两天三衣会中文会开飞机,黑金战袍配小火炉美炸

全球时尚号
2025-11-15 12:37:48
香港保安局更新日本外游警示资讯,呼吁游日港人注意安全

香港保安局更新日本外游警示资讯,呼吁游日港人注意安全

界面新闻
2025-11-15 17:33:59
奋斗后发现大麻烦,网友:只要努力就必然负债!

奋斗后发现大麻烦,网友:只要努力就必然负债!

特约前排观众
2025-11-15 00:05:08
安德玛为何宁愿多花9500万,也要终止与库里12年的合作?

安德玛为何宁愿多花9500万,也要终止与库里12年的合作?

体育产业独立评论
2025-11-14 22:24:08
人民日报:唱衰香港的滥调可休矣!

人民日报:唱衰香港的滥调可休矣!

上观新闻
2025-11-15 06:57:02
宁德时代大消息 股东黄世霖 拟巨额套现

宁德时代大消息 股东黄世霖 拟巨额套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5 16:21:27
乌克兰全黑了!核打击前最后警告,俄军发射13枚“全球禁止”导弹

乌克兰全黑了!核打击前最后警告,俄军发射13枚“全球禁止”导弹

史纪文谭
2025-11-11 14:16:47
日本通告全球,中国不认栽,就驱逐外交官,话音刚落空军王炸来了

日本通告全球,中国不认栽,就驱逐外交官,话音刚落空军王炸来了

兰妮搞笑分享
2025-11-14 15:45:42
太难了!江苏一工厂放假3个月,网友:今年不挣扎了,提前回家…

太难了!江苏一工厂放假3个月,网友:今年不挣扎了,提前回家…

火山诗话
2025-11-14 17:34:00
2025-11-15 20:20:49
话史官1
话史官1
执笔话尽历史,品人生百味。
1329文章数 10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头条要闻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案狗主家10人进院 喊"弄死你全家"

头条要闻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案狗主家10人进院 喊"弄死你全家"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限时10.59万起 新款星海S9将11月19日上市

态度原创

房产
亲子
健康
时尚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亲子要闻

孕妇饿了要立即吃东西吗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冬天的“销冠”,已被羽绒服预定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