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不大了,也就一两年。”
2011年,在武汉同济医院的诊室里,戴素珍阿姨的家人听到医生这句话,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就在不久前,戴阿姨刚做了左半结肠切除手术,病理报告显示是结肠腺癌,伴有淋巴结转移,情况不乐观。
![]()
术后,按照医生的建议,戴阿姨开始了化疗。前三次,虽然难受,但总算熬了过来。可到了第四次,情况急转直下,她开始频繁地吐血。一家人慌了神,赶紧找到主治医生,没想到等来的却是这样一个近乎“判决”的消息。
绝境之中,家人没有放弃。戴阿姨的女婿在鄂州四处打听,希望能找到一线生机。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位名叫李金连的食管癌病友,向他们提起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袁希福院长。抱着最后一丝希望,2011年9月30日,家人带着虚弱的戴阿姨,从武汉赶到了郑州。
![]()
初诊时,戴阿姨的状态很差:身上疼痛,睡不好觉,整个人都没精神。袁希福院长仔细询问和诊断后,为她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家里人也特意和医生沟通,瞒着她淋巴结转移的实情,只盼着能减轻她的痛苦,尽量延长生命。
起初,家人心里也没底,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但没想到,转机出现了。服用中药一个多月后,戴阿姨的睡眠和吃饭情况就有了明显改善。女婿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感慨:“那几年手术以后,总是反反复复,在同济医院花了几万块都不行。谁知道吃了药,没事了,和别人说都不信。”
![]()
坚持服药到2012年3月回访时,戴阿姨的精神、睡眠、饮食都已经基本恢复正常。虽然腹部刀口偶尔还会疼,但复查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基本没有异常。这给了全家人巨大的信心,戴阿姨也继续坚持治疗,情况越来越稳定。
2017年,在郑州举办的第五届希福中医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上,戴阿姨特意从武汉赶来参加。她激动地感谢袁院长,女婿在一旁补充道:“说出来可能没人相信,现在我妈一点问题也没有,血常规、癌细胞等指标全部正常。”
![]()
时光飞逝,如今14年过去了。在2024年5月“郑州希福中医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武汉站的活动现场,我们再次见到了戴素珍阿姨。她状态很好,女儿女婿开了家服装店,她还能帮忙照看生意,生活平静而充实。当年医生那句“也就一两年”的断言,早已被她用坚韧和希望改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