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产替代和技术升级双轮驱动下,我国半导体产业链上企业集体刷新IPO“进度条”。11月12日,主营探针卡的强一半导体(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强一股份”)也将迎来上会。
这家成立于2015年的企业,最近五年内获十轮融资、40家机构入局,估值跳涨;从全球探针卡行业第九跃升至第六,成为国内唯一跻身前十的企业,业绩爆发式增长,可谓熠熠生辉。
然而,银莕财经注意到,公司华丽成绩单背后,竟仅仅依靠单一客户。2022-2024年,公司82%营收依赖关联方B公司,供应链也涉关联交易;拟募资扩产,新增产能消化存疑的同时,还面临折旧压力。
五年十轮融资,估值跳升
2015年8月,王强与周明合计出资2000万元设立强一有限,主营业务聚焦晶圆测试核心硬件探针卡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为MEMS探针卡、非MEMS探针卡、晶圆测试板、芯片测试板以及功能板。
彼时,二人或许都未料到,这家半导体探针卡企业会在最近五年内,掀起资本追捧热潮。其招股书及公开融资记录显示,自2020年启动首轮外部融资起,公司累计完成十轮增资,吸引了华为哈勃、元禾璞华、正心谷资本等40家机构股东入局,形成一连串密集的融资行动线。
2020年10月,丰年资本以5000万元独家完成天使轮投资,成为公司首个外部投资方。彼时公司尚未实现大规模盈利,但丰年资本看中其“本土唯一可量产高端探针卡”的定位,通过大客户调研确认其产品竞争力。
这轮融资成为估值攀升的起点,此后两年多时间里,强一股份以平均每季度一轮的速度完成A轮到D+轮融资,其中2022年5月的D轮融资吸引中信集团、基石资本等十余家机构参与,2023年初的D+轮融资再获诺华资本、复星创富等加码,仅D轮与D+轮两轮融资规模就接近6亿元。
据丰年资本披露,自2020年10月投资后至2023年1月D 轮融资结束,强一股份的估值增长了近10倍。
华为系资本的入局成为估值跳升的关键节点。2021年6月,哈勃科技通过受让股权方式入股,当时对应注册资本转让价格未公开;但到2024年1月,朗玛七十三号、朗玛七十四号以31.22元/股的价格受让股权,同年8月联新三期、广安小平的入股价格已升至36.02元/股,短短七个月每股价格上涨15.37%。按2024年8月最新股权转让价格测算,公司估值已突破33亿元,实控人周明持股价值超9亿元,丰年资本、哈勃投资等早期投资方浮盈分别达4.2倍、2.3倍。
若以其科创板计划发行25%股份、融资15亿元计算,发行估值将达60亿元。
估值狂飙的同时,股东减持与股权腾挪同步发生。2021年至2024年间,实控人周明累计转让281.58万元注册资本,新沂强一、苏州毅强等机构股东多次出售老股,仅2024年就有5家股东完成股权减持。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突击入股的股东中,朗玛峰创投、联新资本等均为行业知名机构,其入股时间距IPO申报不足一年,且未参与前期融资。
绑定关联方,业绩狂飙
当然,就在公司估值上升的同时,公司业绩也开始增长。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强一股份营业收入分别为2.54亿元、3.54亿元、6.4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562.24万元、1865.77万元、2.33亿元,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幅高达1149.33%。同期综合毛利率更是从40.78%一路攀升至68.99%,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
(来源:强一股份招股书,下同)
这一增长的背后,是与关联方B公司的深度绑定。作为全球知名芯片设计企业,B公司芯片出货量大且对中高端探针卡需求旺盛,而强一股份已成为其主要供应商之一。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强一股份对B公司及配套测试厂的收入分别为12,781.77万元、23,915.10万元、52,487.55万元和31,011.8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高达50.29%、67.47%、81.84%和82.83%,三年半时间里依赖度提升超32个百分点。
高毛利的来源同样指向这一关联方。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强一股份对B公司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49.90%、51.66%、58.19%、61.62%,而对其他客户的毛利率仅为35.45%,2024年甚至降至22.32%。
值得一提的是,同期行业平均毛利率从50.78%降至46.17%,同行FormFactor(FORM.O)毛利率仅为37.44%,强一股份的毛利率走势与行业呈现完全相反的轨迹。
对此,强一股份在招股书中解释称,B公司采购的探针卡平均探针数量更多,技术附加值、单价及毛利率均相对较高。但同时也承认,“公司占B公司探针卡采购份额已经相对较高,未来进一步大幅增长的空间相对较小,来自于B公司的收入很可能无法持续保持快速增长”。
供应链端的关联绑定同样值得关注。实控人周明于2021年4月设立南通圆周率,这家企业成立次年即成为强一股份第一大供应商,2022年采购占比达20.33%。2022-2023年,强一股份将功能板、芯片测试板业务以账面价值整体转移至该关联方,而追溯评估显示,相关资产市场价值达2140万元,定价公允性存疑。
需要注意的是,虽长期稳居强一股份前五大供应商之列,南通圆周率却持续亏损。自成立以来,已累计亏损超1.5亿元。2022年-2024年,其净利润分别为-5031.22万元、-7658.38万元、-3479.20万元。
募资大扩产,折旧压力大
此次IPO,强一股份计划募资15亿元,其中12亿元拟投向南通探针卡研发及生产项目,拟新增2DMEMS探针卡产能1500万支、2.5DMEMS探针卡产能1500万支,以及薄膜探针卡产能5000张。
单看薄膜探针卡的扩产规模,已是过去三年薄膜探针卡总销量的8.62倍。2022年至2024年,其薄膜探针卡销量仅为113张、40张、427张。
![]()
(强一股份产销量情况)
2022-2024年,强一股份2DMEMS探针卡的产销率则分别为79.25%、78.40%、81.84%,连续三年均低于85%。而作为扩产重点的薄膜探针卡,2025年上半年仅销售119张。
产能利用来看,2022年-2024年,2DMEMS探针卡、垂直探针卡产能每年呈倍数增长,到2025年1-6月扩至727.90万支,相应的产能利用率也逐年下降,今年上半年录得85.34%。此次IPO募投项目,2DMEMS探针卡将在目前的基础上再扩一倍余,新增产能的消化存疑。
![]()
(强一股份产能利用率情况)
扩产计划还将带来沉重的折旧压力。招股书显示,募投项目达产后年折旧摊销额预计达8327万元。以2024年2.33亿元的归母净利润计算,这一折旧额将吞噬近36%的利润。若新增产能无法消化,将对利润造成巨大的冲击。
且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差异,进一步引发市场对其盈利真实性的质疑。强一股份机器设备折旧年限为5-10年,而FormFactor、中华精测分别为3-5年、3-6年。上交所问询回复显示,若按5年计提折旧,公司报告期内净利润将分别下降58.58%、133.38%、14.04%和12.57%,其中2023年净利润甚至将出现负值。
另外,银莕财经注意到,在境外巨头垄断80%以上市场份额、国内同行技术迭代加速的背景下,强一股份的募投项目中未涉及3DMEMS探针卡等行业前沿方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